某小組的同學們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實驗前杠桿停在圖甲所示的位置,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該將右端平衡螺母向
右
右
(填“左”或“右”)調節(jié);實驗過程中使杠桿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方便測量力臂
方便測量力臂
。
(2)該組的同學在調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按圖乙所示,通過加掛鉤碼分別改變F1、F2,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并用刻度尺在杠桿上測出對應的L1和L2,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如下表:
次數(shù) |
F1/N |
L1/cm |
F2/N |
L2/cm |
1 |
1 |
8 |
2 |
4 |
2 |
2 |
8 |
1 |
16 |
3 |
2 |
12 |
3 |
8 |
小組中的小夏通過觀察以上實驗裝置,并分析數(shù)據得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動力乘以動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阻力乘以阻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小組中的小雨說他的結論不正確,小雨同學為了驗證自己的觀點。只將如圖乙中的F
1改用彈簧測力計來拉。實驗中改變拉力的
方向
方向
,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比較拉力的
大小
大小
,即可證明小夏的觀點是否正確。
(3)小組的同學最終得到了杠桿平衡的條件是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
(4)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在圖丙裝置的左右兩邊各取下一個鉤碼后,杠桿
左
左
(填“左”或“右”)端下沉,為使杠桿恢復水平平衡,只需將右側鉤碼移至第
9
9
格。
(5)用繩子拴住一根粗細不同的大樹某處,靜止后大樹水平平衡,如圖丁所示?,F(xiàn)將大樹從拴繩處沿豎直方向切成A、B兩段,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判斷G
A>
>
(填“>”“=”或“<”)G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