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某中學一學習小組為研究新航路開辟課題,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甲:1453年,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攻陷君士坦丁堡,占領巴爾干、小亞細亞及克里米亞半島等地區(qū),從而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通商要道。一方面,帝國軍隊肆意搶劫商旅,另一方面,帝國當局還規(guī)定對過往商品課以重稅。鑒于此,西歐商人很自然地渴望另辟一條通往東方的商路。自從《馬可?波羅行紀》在歐洲流傳以來,歐洲人一直把東方,特別是中國看成是遍地黃金的人間天堂,所以想到東方去實現(xiàn)黃金夢的人比比皆是。
乙:14世紀,葡萄牙人改造了阿拉伯人的三角帆,因此加快了船的航行速度。這樣,船身增大了,速度加快了,操縱也更加靈便了。1485年,葡萄牙人第一次使用星盤,不久星盤被更廉價的象限儀所代替。而象限儀是確定經度所必需的儀器。早在14世紀,西歐繪制地圖的技術已相當發(fā)達了,當時開始出現(xiàn)標明海岸線及港口位置的航海圖。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材料二 1529年,廣州重開市舶司,澳門成為中國朝廷允許外國商船停泊的八大海港之一。下表為16世紀中期以來形成的有澳門的三條國際貿易航線。
航線 |
航線主要商業(yè)活動 |
備注 |
葡萄牙里斯本-印度果阿-澳門 |
葡萄牙人將經廣州轉運到澳門的中國貨物運返歐洲,如綢緞、香料、細工木器、漆器和瓷器等,又由歐洲運來毛織品、玻璃制品等 |
以白銀為最大宗,1585-1591年,經果阿運到澳門的白銀約90萬兩 |
澳門-日本長崎 |
每年初夏,葡萄牙商人東渡日本,將生絲、香料、棉布等中國貨物運往長崎,然后待秋季返航澳門,運回日本的白銀、土特產等 |
明政府鑒于“倭寇禍烈”,嚴禁中日通商 |
澳門-菲律賓馬尼拉-墨西哥 |
澳門的葡萄牙商人以及華商,將生絲、綢緞等運到馬尼拉,再由西班牙商人將這些貨物和少量菲律賓貨物運到拉丁美洲的墨西哥等地,然后將拉丁美洲的白銀運回歐洲,然后再運回澳門,再購買中國的絲貨和其他貨物 |
中國與美洲貿易的最早航線,構成了以中國絲貨和世界各地的白銀為主要交換內容的“絲銀之路” |
(1)從研究新航路開辟的背景看,分析材料一甲、乙之間的邏輯關系,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航路開辟的其他背景。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析“絲銀之路”對中國和世界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