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在廢水處理方面進行固定化酶及固定化微生物的生物處理廢水研究,從好氧活性污泥和厭氧污泥中分離篩選對某一種廢水成分分解能力強的微生物,將其固定化用于廢水處理試驗?;卮鹣铝袉栴}:
(1)該實驗小組在用于篩選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的培養(yǎng)基中加入了蛋白胨,蛋白胨的作用是 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碳源、氮源和維生素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碳源、氮源和維生素。為了使培養(yǎng)基凝固通常需要加入 瓊脂瓊脂作為凝固劑,實驗室將菌液接種到固體培養(yǎng)基一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
(2)培養(yǎng)基上獲得的微生物菌種會呈現出不同的菌落特征,菌落的特征包括 菌落的形狀、大小、顏色和隆起程度菌落的形狀、大小、顏色和隆起程度(至少答出3點),進行多次實驗時發(fā)現培養(yǎng)基的營養(yǎng)成分比例不同,篩選得到的菌種也不同,原因是 不同微生物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求存在差異不同微生物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求存在差異。
(3)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的實驗步驟:酵母細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鈉溶液→海藻酸鈉溶液與酵母細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細胞。海藻酸鈉在水中溶解的速度較慢,需要通過加熱促進其溶解,加熱時采用 小火或間斷加熱小火或間斷加熱的方式。查閱資料得知,海藻酸鈉濃度和CaCl2濃度均對凝膠珠數目有影響,且海藻酸鈉濃度在1.5%~2.5%,凝膠珠數目多;而CaCl2濃度在4%~5%,凝膠珠數目多。研究人員認為要進一步增加凝膠珠的數目,需要對海藻酸鈉和CaCl2濃度進行優(yōu)化,請為該優(yōu)化實驗設計一個實驗結果記錄表。
。


【考點】酶的特性及應用;微生物的選擇培養(yǎng)和計數.
【答案】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碳源、氮源和維生素;瓊脂;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菌落的形狀、大小、顏色和隆起程度;不同微生物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求存在差異;小火或間斷加熱;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