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用餐,從使用公筷公勺開始”。近幾年來,隨著健康和食品安全備受關注,全國各地均在倡導消費者使用“公筷公勺”,做文明餐桌的先行者。某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就餐時使用公筷能否減少病菌的傳播,設計了如下實驗:
就餐前,小組成員分別對5道菜品進行取樣。
②之后將這5道菜平均分成2份,分別放在A、B兩個餐桌上。
③小組成員隨機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兩組分別在A、B兩個餐桌就餐,在A桌的小組成員就餐時使用公筷,在B桌的小組成員就餐時不使用公筷。
④就餐完畢后,對兩桌的每道菜再次進行取樣。
⑤所有采集的樣本在相同且適宜的環(huán)境下進行培養(yǎng),統(tǒng)計菌落數(shù),結(jié)果如下表:
菌落數(shù)目 |
糖醋里脊 |
魚香肉絲 |
酸菜魚 |
辣子雞丁 |
麻辣豆腐 |
就餐前 |
60 |
130 |
60 |
40 |
80 |
就餐后(A桌) |
80 |
150 |
260 |
50 |
110 |
就餐后(B桌) |
720 |
1700 |
3300 |
580 |
900 |
(1)有些細菌和真菌可以引起人患病,這些病菌大多營
寄生
寄生
生活;該小組成員觀察到培養(yǎng)的菌落中部分呈現(xiàn)絨毛狀或絮狀,可推測這些可能屬于
真菌
真菌
菌落。
(2)對于本實驗,該興趣小組作出的假設是
使用公筷能減少病菌的傳播
使用公筷能減少病菌的傳播
。
(3)此實驗中,是A、B兩餐桌人數(shù)相等,且采集樣本的量以及培養(yǎng)的環(huán)境都相同,目的是
控制單一變量
控制單一變量
;就餐前對所有菜品進行取樣培養(yǎng)菌落數(shù)的目的是
避免偶然性
避免偶然性
。
(4)通過對比表格中A桌和B桌培養(yǎng)得到的菌落數(shù)目,可以得到的結(jié)論是
使用公筷能減少病菌的傳播
使用公筷能減少病菌的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