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閱讀。
賢主愈大愈懼,愈強愈恐。凡大者,小鄰國也;強者,勝其敵也。勝其敵則多怨,小鄰國則多患。多患多怨,國雖強大,惡得不懼?惡得不恐?故賢主于安思危,于達思窮,于得思喪?!吨軙吩唬骸叭襞R深淵,若履薄冰?!币匝陨魇乱?。
武王勝殷,入殷,未下輿,命封黃帝之后于鑄,封帝堯之后于黎,封帝舜之后于陳。下輿,命封夏后之后于杞,立成湯之后于宋,以奉桑林。武王乃恐懼,太息流涕,命周公旦進殷之遺老,而問殷之亡故,又問眾之所說,民之所欲。殷之遺老對曰:“欲復盤庚之政?!蔽渫跤谑菑捅P庚之政,發(fā)巨橋之粟,賦鹿臺之錢,以示民無私。出拘救罪,分財棄責,以振窮困。封比干之墓,旌箕子之宮,表商容之閭,士過者趨,車過者下。三日之內與謀之士封為諸侯諸大夫賞以書社庶士弛政去賦然后濟于河西歸報于廟。乃稅馬于華山,稅牛于桃林,馬弗復乘,牛弗復服。釁鼓旗甲兵,藏之府庫,終身不復用。此武王之德也。故周明堂外戶不閉,示天下不藏也。唯不藏也,可以守至藏。
趙襄子攻翟,勝佐人、中人,使使者來謁之,襄子方食摶飯,有憂色。左右曰:“一朝而兩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憂色,何也?”襄子曰:“江河之漲也,不過三日。飄風暴雨日中,不須臾。今趙氏之德行,無所于積,一朝而兩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聞之曰:“趙氏其昌乎?”夫憂所以為昌也,而喜所以為亡也。勝非其難者也,持之其難者也。賢主以此持勝,故其福及后世。齊荊吳越,皆嘗勝矣,而卒取亡,不達乎持勝也。唯有道之主能持勝??鬃又畡?,舉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墨子為守攻,公輸般服,而不肯以兵知。善持勝者,以術強弱。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慎大覽第三》)(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于得思喪 |
喪:失掉 |
B.命周公旦進殷之遺老 |
進:任官 |
C.使使者來謁之 |
謁:拜見 |
D.旌箕子之宮 |
旌:表彰 |
(2)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三日之內與謀之士封/為諸侯諸大夫賞/以書社庶士弛政去賦/然后濟于河西歸/報于廟。
B.三日之內/與謀之士/封為諸侯/諸大夫賞以書社/庶士弛政去賦/然后濟于河/西歸報于廟。
C.三日之內與謀之士封/為諸侯諸大夫/賞以書社庶士/弛政去賦/然后濟于河/西歸報于廟。
D.三日之內/與謀之士封為諸侯諸大夫/賞以書社/庶士弛政去賦/然后濟于河西/歸報于廟。
(3)下列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武王奪取天下后,給鼓旗甲兵都涂上牲血,收藏到府庫里,再也不使用,還在華山、桃林等處繁殖牛馬,致力于發(fā)展農業(yè)。
B.賢明的君主在實力越強大時就越恐懼,就算在國家安定、順利的時候,也會像靠近深淵、腳踩薄冰一樣心驚膽戰(zhàn)。
C.武王雖然打敗了商朝,但依然害怕,不敢進入殷都,所以才會封賞堯舜等賢君的后人,緊接著又采取一系列政治措施。
D.文章結尾處引用孔子舉起門閂和墨子折服公輸般的例子都是為了證明國家要想取得勝利進而維持勝利,武力并不是最重要的。
(4)把文言文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出拘救罪,分財棄責,以振窮困。
②今趙氏之德行,無所于積,一朝而兩城下,亡其及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