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新冠病毒的肆虐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研發(fā)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2020年9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授予疫苗研究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弘揚他們忠誠、擔當、奉獻的崇高品質。請根據(jù)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檢測新型肺炎的一般策略是檢測疑似病例是否攜帶新冠病毒。新冠病毒主要由
RNA和蛋白質
RNA和蛋白質
構成,如果檢測其核酸,一般的方法是
DNA一RNA分子雜交技術(或分子雜交技術、或探針法)
DNA一RNA分子雜交技術(或分子雜交技術、或探針法)

(2)圖中①為將新冠病毒滅活后研制的滅活病毒疫苗,這種疫苗失去新冠病毒的
致病性(或:傳染性、感染性、毒性)
致病性(或:傳染性、感染性、毒性)
,而保留有抗原性,能激活人體產生免疫反應,但通常需要多次接種,原因是
初次免疫產生的抗體量和記憶細胞少,需要通過多次免疫接種,免疫應答才更持久(或才能達到免疫要求或為了產生更多的抗體和記憶細胞)
初次免疫產生的抗體量和記憶細胞少,需要通過多次免疫接種,免疫應答才更持久(或才能達到免疫要求或為了產生更多的抗體和記憶細胞)
。
(3)圖中②所示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制作原理是將編碼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S蛋白的基因與腺病毒的核酸連接,構建成無害的腺病毒載體。腺病毒和質粒等之所以適合做運載體,是因為其遺傳物質是
DNA
DNA
,且具備
能自我復制、有一個或多個切割位點、有標記基因(位點)、對受休細胞無害、大小適宜
能自我復制、有一個或多個切割位點、有標記基因(位點)、對受休細胞無害、大小適宜
條件。
(4)腺病毒載體疫苗注入人體后,可表達出新冠病毒的
刺突蛋白(或S蛋白)
刺突蛋白(或S蛋白)
,進而激活人體的免疫功能。

【考點】免疫學的應用
【答案】RNA和蛋白質;DNA一RNA分子雜交技術(或分子雜交技術、或探針法);致病性(或:傳染性、感染性、毒性);初次免疫產生的抗體量和記憶細胞少,需要通過多次免疫接種,免疫應答才更持久(或才能達到免疫要求或為了產生更多的抗體和記憶細胞);DNA;能自我復制、有一個或多個切割位點、有標記基因(位點)、對受休細胞無害、大小適宜;刺突蛋白(或S蛋白)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1引用:1難度:0.7
相似題
  • 1.目前我國規(guī)定兒童在出生后24h內需接種第一針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免疫結核病),兒童在接種該疫苗后不會發(fā)生的是(  )

    發(fā)布:2024/12/31 5:0:5組卷:5引用:3難度:0.7
  • 2.新型冠狀病毒在世界范圍內傳播已有一段時間,各國在防止病毒傳播、擴散的同時,都在努力加快疫苗研發(fā)進度;到目前為止,已有部分疫苗進入臨床使用階段。如圖是部分疫苗制備的流程,結合圖回答有關問題。

    (1)滅活疫苗方案具有技術方案簡單、成熟度高、研發(fā)快速的優(yōu)點,但作用效果低,即在體外培養(yǎng)新冠病毒,經過滅活減毒處理后注入人體刺激其產生
     
    。
    (2)若制備腺病毒載體新冠病毒疫苗,首先需要在
     
    作用下,以新冠病毒的遺傳物質RNA為模板經過逆轉錄獲得DNA;此外,還需要
     
     酶參與,才能制備重組的腺病毒,該步驟在基因工程中被稱為
     
    ;
    (3)核酸疫苗,也稱基因疫苗,是指將含有編碼的蛋白基因序列的質粒載體導入宿主體內,通過宿主細胞表達抗原蛋白,誘導宿主細胞產生對該抗原蛋白的免疫應答,以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核酸疫苗制備更加簡易,更加安全,使用更加方便。下面是制作關于2019-nCoV的RNA疫苗的簡化過程:擴增該病毒的某種基因→插入病毒復制子中→病毒自我復制并提取mRNA→混入載體(如脂質體)中。而DNA疫苗的制備方法為將2019-nCoV的基因插入基因表達載體,并提取質粒使用。在擴增該病毒的某種基因時,可用 
     
    (請寫完整中文名稱)技術,擴增時的三個階段分別變性,復性和
     
    ;擴增時需加入引物,如擴增n次,則需要引物 
     
    個;引物不宜過短的原因是 
     
    。
    (4)新冠疫苗制備后,經過一段時間后,可能會起不到良好的預防作用,原因是
     

    發(fā)布:2024/12/31 5:0:5組卷:4引用:2難度:0.6
  • 3.麻疹病毒減毒活疫苗的廣泛接種,顯著降低了麻疹的發(fā)病率。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將麻疹列為優(yōu)先消滅目標。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發(fā)布:2024/12/31 5:30:3組卷:2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