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報燕王書 望諸君(即樂毅)乃使人獻書報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順左右之心,恐抵斧質之罪,以傷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義,故遁逃奔趙。今王使使者數(shù)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書對。
臣聞賢圣之君,不以祿私其親,其功多者賞之;不以官隨其愛,其能當者處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論行而結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學者竊觀之,先王之舉錯,有高世之心,故假節(jié)于魏,而以身得察于燕。先正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使臣為亞卿。先王命之曰:‘我有積怨深怒于齊,不量輕弱,而欲以齊為事?!荚唬骸螨R,霸國之遺教而驟勝之遺事也,嫻于甲兵,習于戰(zhàn)攻。王若欲伐之,則必舉天下而圖之。舉天下而圖之,莫徑結于趙矣。約楚、趙、宋盡力,四國攻之,齊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節(jié),南使臣于趙。顧反命,起兵隨而攻齊,大勝之。輕卒銳兵,長驅至國。齊王逃遁走莒,僅以身免。珠玉財寶車甲珍器盡收入燕。自五伯以來,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為愜其志,以臣為不頓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國諸侯。臣不佞,自以為奉令承教,可以幸無罪矣,故受命而弗辭。
臣聞賢明之君,功立而不廢,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毀,故稱于后世。若先王之報怨雪恥,夷萬乘之強國,收八百歲之蓄積,及至棄群臣之日,遺令詔后嗣之馀義。臣聞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昔者伍子胥說聽乎闔閭,故吳王遠跡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故吳王不寐先論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見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跡者,臣之上計也;離毀辱之非,墮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臨不測之罪,以幸為利者,義之所不敢出也。
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之去也,不潔其名。臣雖不佞,數(shù)奉教于君子矣??质逃咧H左右之說,而不察疏遠之行。故敢以書報,唯君之留意焉?!?br />(節(jié)選自《古文觀止?報燕王書》)(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CC
A.望諸君(即樂毅)乃使人獻書報燕王曰 | 報:回復 |
B.今王使使者數(shù)之罪 | 數(shù):數(shù)落,列舉 |
C.不以官隨其愛 | 愛:喜歡 |
D.故受命而弗辭 | 辭:拒絕 |
D
D
①恐侍御者之親左右之說,而不察疏遠之行
②顧反命,起兵隨而攻齊
③吳王不寐先論之可以立功
④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
⑤齊王逃遁走莒,僅以身免
⑥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C
C
A.樂毅怕惠王身邊的人不了解先王之所以容留臣下的道理,就寫了這封信,書信詞真情切,富有感染力。
B.樂毅認為圣明國君是“功立而不廢”,而“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毀”,含蓄表達對賢圣之君及“蚤知之士”的景仰,實則含蓄批評燕惠王。
C.樂毅得燕昭王之恩遇,但卻不為燕惠王所賞識?;萃跞〈浔鴻?,還有加害責難之意,故樂毅憤而奔趙,欲說趙伐燕。
D.本文鋪張排比,氣勢不凡,同時也運用對偶、排比等修辭,闡釋了君臣正道、用人原則、功名俸祿等原則問題,可謂遣辭精當婉曲,柔中帶剛。
(4)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嫻于甲兵,習于戰(zhàn)攻。王若欲伐之,則必舉天下而圖之。
②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之去也,不潔其名。
【答案】C;D;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1引用:2難度:0.6
相似題
-
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 ?。?br />
①浪遏飛舟 遏:阻止 ②契闊談讌 契:離散 ③山不厭高 厭:滿足 ④枉用相存 存:問候 ⑤越陌度阡 阡:東西向田間小路 ⑥依依墟里煙 墟里:村子的里面 發(fā)布:2025/1/1 0:0:2組卷:12引用:4難度:0.6 -
2.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1 22:30:1組卷:3引用:2難度:0.6 -
3.對下列兩組句子加點詞的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br />①黎明即起,灑掃庭除
②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③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④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發(fā)布:2025/1/1 2:30:1組卷:9引用:3難度:0.9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