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七年級生物興趣小組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進(jìn)行了如下實驗:
試管編號 |
① |
② |
③ |
饅頭 |
饅頭碎屑適量 |
饅頭碎屑適量 |
饅頭塊適量 |
清水或唾液 |
A |
2mL唾液 |
2mL唾液 |
溫度 |
37℃ |
37℃ |
37℃ |
加入碘液 |
2滴 |
2滴 |
2滴 |
攪拌 |
攪拌 |
攪拌 |
不攪拌 |
結(jié)果 |
變藍(lán) |
不變藍(lán) |
變淺藍(lán) |
(1)若①和②能形成一組對照實驗,則在字母A處應(yīng)該加入
2ml清水
2ml清水
,變量是
有無唾液
有無唾液
。
(2)試管②不變藍(lán)的原因是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為麥芽糖,麥芽糖遇碘不變藍(lán)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為麥芽糖,麥芽糖遇碘不變藍(lán)
。
(3)某實驗小組的同學(xué)按上述實驗步驟做實驗,發(fā)現(xiàn)3支試管中的溶液都變藍(lán)了,可能的原因是
饅頭碎屑的量過多(或攪拌的不充分,時間太短)
饅頭碎屑的量過多(或攪拌的不充分,時間太短)
(寫出一個原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