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國議會起源于中世紀,在大貴族與國王的斗爭中不斷擴大其職能。都鐸王朝時期,形成了“王在議會”的原則,即議會是由國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聯(lián)合組成。17世紀中期,資產(chǎn)階級與新貴族以議會為陣地,進行反封建王權斗爭,通過內(nèi)戰(zhàn)確立了自己的統(tǒng)治?!肮鈽s革命”后,議會通過《權利法案》,確定了近代議會制度的大框架,確立了議會權力高于王權的原則。1832年議會改革,擴大了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的權利。此后30多年間,是英國議會制度的“黃金時代”,“議會主權”達到鼎盛。
--摘編自閻照祥《英國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近代議會實踐活動大事年表
19世紀四五十年代 |
林則徐、魏源等人對西方議會進行了較詳細的介紹。 |
19世紀七八十年代 |
鄭觀應認為,西方“育才于學校,議政于議院”,是其富強的根本。 |
19世紀90年代 |
康有為、梁啟超從“興民權”的角度,提出“設議院,立議員”。 |
20世紀初 |
在資產(chǎn)階級立憲派推動下,全國掀起了請求速開國會運動。 |
1909年-1910年 |
各省成立了咨議局,全國性的資政院也建立起來。 |
1912年 |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臨時參議院作為立法機關,通過了《臨時約法》。 |
1914年 |
袁世凱解散國會,實行專制獨裁統(tǒng)治。 |
--摘編自張海鵬主編《中國近代通史》材料三 新中國成立時,《共同綱領》明確規(guī)定,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但是當時召開人民代表大會的條件還不成熟。隨著國內(nèi)外形勢的變化,中央人民政府于1953年2月公布了選舉法。地方各級人大的逐步召開,選舉產(chǎn)生了560余萬名基層人大代表,16680名省、直轄市和自治區(qū)人大代表以及1226名全國人大代表。1954年9月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標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全國范圍內(nèi)實施。
--摘編自郭德宏等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專題史稿》(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英國議會制發(fā)展的原因。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敘述議會制在近代中國的實踐。
(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特點,并分析其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