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兼愛       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譬之如醫(y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當(dāng)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天下之為盜賊者亦然。盜愛其室,不愛異室,故竊異室以利其室;賊愛其身,不愛人,故賊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大夫各愛其家,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其家;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天下之亂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
      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猶有盜賊乎?故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亡有。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
(1)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C
C

A.當(dāng)察亂何自起。
B.故不孝不慈亡。
C.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
D.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2)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語沒有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D
D

A.雖父之不子。
B.故虧父而自。
C.愛其室,不愛異室。
D.君臣父子皆能孝慈
(3)對下列句子的句式類型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

A.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定語后置句)
B.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判斷句)
C.皆起不相愛。(狀語后置句)
D.當(dāng)察亂何自起?(賓語前置句)

【考點】散文通假字詞類活用;文言句式
【答案】C;D;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4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一)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踐華為,因河為,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guān)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
    (二)       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愛,焚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后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詐力,安危者貴順權(quán),此言取與守不同術(shù)也。秦離戰(zhàn)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秦離戰(zhàn)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
    B.秦離戰(zhàn)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
    C.秦離戰(zhàn)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
    D.秦離戰(zhàn)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二周”,在東周王朝最后的周赧王時,東西周分治,史稱東西二周。秦始皇消滅“二周”統(tǒng)一了國家,故曰“吞二周”。
    B.“先王”,“先”,可以指“祖先,上代的人”,也可以是“尊稱死去的人”。這里泛指秦以前的帝王。
    C.“黔首”,秦朝對百姓的稱呼。秦始皇自以為得水德,衣服旄旌節(jié)旗皆尚黑。平民以黑巾裹頭,故名。黔,黑色。
    D.“城池”,城墻和護(hù)城河?!佰`華為城,因河為池”的意思是據(jù)守華山以為帝都東城,以黃河作為帝都的護(hù)城河。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段(一)概括敘述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以敘述為主;文段(二)分析秦王失國的原因,以議論為主。
    B.作者認(rèn)為秦之所以失天下,主要原因是攻守之勢異,而“取與守”沒有“不同術(shù)”。
    C.這篇《過秦論》講究鋪陳渲染,行文又多用駢偶,朗朗上口,雖然不是賦,卻帶有賦的特色。
    D.本文敘史的特點是,在觀點統(tǒng)率下對史實作出高度概括,并講求細(xì)節(jié)的準(zhǔn)確真實。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
    ②廢王道而立私愛,焚文書而酷刑法。

    發(fā)布:2024/10/29 9:30:1組卷:42引用:3難度:0.6
  • 2.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復(fù)于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瘎t王許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br />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钦\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遣粸橐?,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对姟吩疲骸逃诠哑?,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耘e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
    ——節(jié)選自孟子《齊桓晉文之事》(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獨何與
    B.為長者折枝
    C.刑于寡妻
    D.輿薪之不見
    (2)下列加點字詞解釋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有復(fù)于王者曰 復(fù):稟告
    B.以于家邦 御:治理
    C.言舉斯心加彼而已 諸:各個
    D.權(quán),然后知輕重 權(quán):稱量
    (3)下列加點詞語,古今意義全部相同的一項是
     

    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②今恩足以及禽獸
    百姓之不見保
    ④不推恩無以保妻子
    以及人之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4)下列句子與其他三項不同類的一項是
     

    A.夫子之謂也
    B.輿薪之不見
    C.王請度之
    D.彼且奚適也

    發(fā)布:2024/10/29 8:0:2組卷:13引用:4難度:0.7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選自《六國論》,有刪節(jié))【乙】
          有蜀君子曰蘇君,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義修于家,信于鄉(xiāng)里,聞于蜀之人久矣。當(dāng)至和、嘉祐之間,與其二子軾、轍偕至京師,翰林學(xué)士歐陽修得其所著書二十二篇獻(xiàn)諸朝。書既出,而公卿士大夫爭傳之。其二子舉進(jìn)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學(xué)稱于時。眉山在西南數(shù)千里外,一日父子隱然名動京師,而蘇氏文章遂擅天下。君之文博辯宏偉,讀者悚然想見其人。既見而溫溫似不能言,及即之,與居愈久,而愈可愛。間而出其所有,愈叩而愈無窮。嗚呼!可謂純明篤實之君子也。
          曾祖諱祜,祖諱杲,父諱序,贈尚書職方員外郎。三世皆不顯。職方君三子:曰澹、曰渙,皆以文學(xué)舉進(jìn)士,而君少,獨不喜學(xué),年已壯猶不知書。職方君縱而不問,鄉(xiāng)閭親族皆怪之。或問其故職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始大發(fā)憤謝其素所往來少年閉戶讀書為文辭歲余,舉進(jìn)士再不中,又舉茂才異等不中,退而嘆曰:“此不足為吾學(xué)也。”悉取所為文數(shù)百篇焚之。益閉戶讀書,絕筆不為文辭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經(jīng)百家之說,以考質(zhì)古今治亂成敗、圣賢窮達(dá)出處之際,得其精粹,涵畜充溢,抑而不發(fā)。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筆頃刻千言。其縱橫上下,出入馳驟,必造于深微而后止。蓋其稟也厚,故發(fā)之遲;其志也愨,故得之精。自來京師,一時后生學(xué)者皆尊其賢,學(xué)其文,以為師法。以其父子俱知名,故號老蘇以別之。
          初,修為上其書,召試紫微閣,辭不至。遂除秘書省校書郎。會太常修纂建隆以來禮書,乃以為霸州文安縣主簿,使食其祿,與陳州項城令姚辟同修禮書,為《太常因革禮》一百卷。書成,方奏未報而以疾卒,實治平三年四月戊申也。享年五十有八。天子聞而哀之,特贈光祿寺丞,敕有司具舟載其喪歸于蜀。治平四年十月壬申葬于彭山之安鎮(zhèn)鄉(xiāng)可龍里。君生于遠(yuǎn)方而學(xué)又晚成,常嘆曰:“知我者唯吾父與歐陽公也?!比粍t非余誰宜銘?
    (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有刪節(jié))【注】①愨:篤實。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或問其故職/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始大發(fā)憤/謝其素所往來/少年閉戶讀書為文辭
    B.或問其故職/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始大發(fā)憤/謝其素所往來少年/閉戶讀書為文辭
    C.或問其故/職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始大發(fā)憤/謝其素所往來/少年閉戶讀書為文辭
    D.或問其故/職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始大發(fā)憤/謝其素所往來少年/閉戶讀書為文辭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謀臣,參與謀劃或善于出謀劃策的臣子。歷史上著名的謀臣有姜子牙、管仲、范蠡等。
    B.諱,生曰“名”,死曰“諱”。連稱則曰“名諱”,通用于生者及死者,含有尊敬之意。
    C.六經(jīng),《詩》《書》《禮》《易》《樂》《春秋》的合稱。是指經(jīng)過儒家弟子整理而傳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D.戊申,干支之一,順序為第45個。例如:1968年為戊申年,那么下一個戊申年就是2028年。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中的“嗚呼”和“悲夫”兩語在文中各領(lǐng)出一層意思?!皢韬簟?,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結(jié)果之慘。
    B.《六國論》選自蘇洵所寫的《權(quán)書》中的一篇,這篇文章并不是單純地評論古代的歷史事件,而是借古諷今,警告北宋統(tǒng)治者不要采取妥協(xié)茍安的外交政策。
    C.在至和、嘉祐年間,蘇君和他的兩個兒子蘇軾、蘇轍共同來到京城,翰林學(xué)士歐陽修得到了蘇洵所寫的二十二篇文章并推薦給朝廷。
    D.蘇洵跟姚辟一起編成了《太常因革禮》,書剛剛上奏朝廷沒有得到答復(fù)就因病去世了。死前請求歐陽修為他寫墓志銘。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其二子舉進(jìn)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學(xué)稱于時。
    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③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④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發(fā)布:2024/10/29 6:30:1組卷:1引用:3難度:0.6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wù)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網(wǎng)站地圖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