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上海新版九年級上冊《第2章 身邊的化學物質(zhì)》2018年單元測試卷(2)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 1.下面是CO2、O2的自述,屬于物理性質(zhì)的是( ?。?/h2>

    組卷:48引用:17難度:0.9
  • 2.今上半年,云南等五省市持續(xù)嚴重干旱,造成人、畜飲水困難.水是生命之源,應該愛護水資源.下列凈化水的方法中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的是( ?。?/h2>

    組卷:13引用:6難度:0.9
  • 3.生活中常見的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組卷:13引用:1難度:0.6
  • 4.下列變化過程中,不包含緩慢氧化的是(  )

    組卷:75引用:123難度:0.9
  • 5.下列學生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組卷:57引用:27難度:0.9
  • 6.搜救人員克服嚴重的高原反應等困難,全力展開搜救.吸氧是克服高原反應的方法之一,吸氧可以幫助搜救人員的高原反應的原因是( ?。?/h2>

    組卷:74引用:20難度:0.9
  • 7.“低碳生活”是指減少能源消耗、節(jié)約資源,從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h2>

    組卷:74引用:53難度:0.9

二、非選擇題

  • 22.實驗室部分儀器或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指定儀器的名稱:A
     
    ,B
     

    (2)若要組裝一套二氧化碳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可選擇圖中的
     
    。(填標號)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達式為
     
    。如圖I所示,向燒杯中傾倒二氧化碳,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zhì)是
     
    、
     
     
    ,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
     
    。
    (3)排水法收集與排空氣法收集CO2的比較(分別用體積相同的2個集氣瓶收集)
    比較項目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CO2氣體生成和從水面逸出的速率遠大于其溶解和與水反應的速率。CO2密度比空氣大,且
     
    。
    收集過程分析集滿現(xiàn)象:
     
    。
    “驗滿”分析:因氣體無色,故集滿與否較難確定。即便用燃著木條移近容器口火焰熄滅,也難以證明空氣完全排盡。
    向收集到的CO2的集氣瓶內(nèi)倒入等體積適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蕩先渾濁后變澄清所需時間較短。先渾濁后變澄清所需時間較長。
    由上述實驗可得結(jié)論
     
    ;②
     
    (4)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寫出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文字表達式:
     
    。用圖所示裝置收集氧氣,氧氣應從
     
    (填“a”或“b”)端導入。

    (5)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氣(NH3),則制取氨氣的發(fā)生裝置應選用
     
    ,還缺少儀器為:
     
    。收集氨氣的裝置只能用G,而不能用F或H,由此可知氨氣應具有的性質(zhì)是
     
    。

    組卷:8引用:1難度:0.3
  • 23.今年我市化學實驗操作考察的實驗之一是“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現(xiàn)摘錄某同學的實驗過程如下:
    ①選擇適當儀器,組裝成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②檢查裝置氣密性,裝置氣密性良好;
    ③向集氣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氣瓶底部出現(xiàn)氣泡;
    ④將藥品平鋪于干燥試管底部,在導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團,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鐵架臺上;
    ⑤點燃酒精燈加熱,待導管口有氣泡產(chǎn)生,立即用集氣瓶進行收集;
    ⑥氣體收集完畢,用毛玻璃片將集氣瓶口蓋好,從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滅酒精燈,后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
    (2)欲調(diào)整試管高度,應調(diào)節(jié)圖中A、B、C哪個旋鈕:
     
    ;
    (3)步驟②的操作與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若裝置無破損,加熱一段時間后,觀察到高錳酸鉀已大量分解,但導管口仍未產(chǎn)生明顯氣泡,可能的原因是
     
    ;
    (4)上述實驗步驟中,可能導致集氣瓶中收集的氧氣不純凈(水蒸氣不計)的是
     
    ;
    (5)步驟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
     

    組卷:82引用:4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