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北省鄂東南省級示范高中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家”字可以說最能伸縮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個人,“家門”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羅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親熱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圍是因時因地可伸縮,大到數(shù)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為什么我們這個最基本的社會單位的名詞會這樣不清不楚呢?在我看來卻表示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西洋團體格局),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fā)生聯(lián)系。每個人在某一時聞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系就是這種丟石頭形成同心圓波紋的性質(zhì)。親屬關系是根據(jù)生育和婚姻事實所發(fā)生的社會關系。從生育和婚姻所結成的網(wǎng)絡,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無窮的人,過去的、現(xiàn)在的、和未來的人物。這個網(wǎng)絡像個蜘蛛網(wǎng),有一個中心,就是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這么一個以親屬關系布出去的網(wǎng),但是沒有一個網(wǎng)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個社會里的人可以用同一個體系來記認他們的親屬,所同的只是這體系罷了。當我們用這體系來認取具體的親親戚戌時,各人所認的就不同了。我們在親屬體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卻不是你的父母。再進一步說,天下沒有兩個人所認取的親屬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兩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兒女。因之,以親屬關系所聯(lián)系成的社會關系的網(wǎng)絡來說,是個別的,每一個網(wǎng)絡有個“己”作為中心,各個網(wǎng)絡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們鄉(xiāng)土社會里,不但親屬關系如此,地緣關系也是如此。在傳統(tǒng)結構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圍劃出一個圈子,這個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請酒,生了孩子要送紅蛋,有喪事要出來助殮、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機構。可是這不是一個固定的團體,而是一個范圍。范圍的大小也要依著中心的勢力厚薄而定。有勢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窮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鄰的兩三家。這和我們的親屬圈子一般的。像賈家的大觀園里,可以住著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寶釵,后來更多了,什么寶琴,岫煙,凡是拉得上親戚的,都包容得下??墒莿萘σ蛔?,樹倒猢猻散,縮成一小團。到極端時,可以像蘇秦潦倒歸來,“妻不以為夫,嫂不以為叔?!敝袊鴤鹘y(tǒng)結構中的差序格局具有這種伸縮能力。在鄉(xiāng)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錢的地主和官僚階層,可以大到像個小國。中國人也特別對世態(tài)炎涼有感觸,正因為這富于伸縮的社會圈子會因中心勢力的變化而大小。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給父母膳宿費的西洋社會里,大家承認團體的界限。在團體里的有一定的資格;資格取消了就得走出這個團體。在他們不是人情冷熱的問題,而是權利問題。在西洋社會里爭的是權利,而在我們卻是攀關系、講交情。
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lián)系成的社會關系,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在這里我們遇到了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了。
(選摘自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差序格局》)材料二:
差序格局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以家族制度為手段存在下來的。在任何社會,血緣關系都是存在的,但并不是任何社會的血緣關系都被強加有同樣的義務。中國人的血緣關系深受儒家孝悌思想的影響,每個人都被儒家思想在血緣關系的網(wǎng)絡中安排了具體的道德義務,而家族制度進一步在組織和制度上強化了這種義務。西方的宗教信仰和國家觀念則大大削弱了血緣關系中的這些義務。因此,中國傳統(tǒng)社會血緣關系的義務與西方社會血緣關系的義務有所不同,這就是費老講中國傳統(tǒng)社會是“差序格局”,而西方社會是“團體格局”的理由。
但在今天的中國農(nóng)村,家族的力量已基本上消失了,特別是以族規(guī)家法為代表的宗族制度早已不再存在。而儒家“孝悌”思想在現(xiàn)代傳媒和市場經(jīng)濟的沖擊下,也不大有道德約束力。這種情況下,構成附著在傳統(tǒng)中國血緣關系上的道德義務越來越弱,以至于與西方社會相差不多了。這時候,我們不應再說中國農(nóng)村社會結構是“差序格局”的。
與“差序格局”解體相一致的是農(nóng)民人際聯(lián)系的日漸廣泛,姻親關系的重要性在許多農(nóng)村已遠遠超過宗親,朋友同學關系越來越多,類似的人生經(jīng)歷、共同的業(yè)余愛好、一致的經(jīng)濟利益、相近的年齡等等,都正在構成農(nóng)村人際關系的主流。以前農(nóng)村人情往來大都是宗親與煙親,現(xiàn)在人情中朋友的比重則越來越大。農(nóng)民越來越成為社會各個朋友圈子的一部分,而不再只是宗族圈子的一員。朋友圈子是團體格局的,如徐勇所說“圈子內(nèi)的人具有一定的平等和互利性”。
重要的是,在差序格局解體的時候,人們自己選擇關系,這種選擇的關系,依他們的理性算計。市場經(jīng)濟和現(xiàn)代傳媒則為農(nóng)民提供了進行理性算計地交往朋友的理由。人際關系與經(jīng)濟利益越來越緊密地掛上了鉤,人際關系變得越來越理性化了。
當前農(nóng)村普遍的人口流動和農(nóng)民的貧困化進一步強化了農(nóng)村人際關系理性化的趨勢。人口流動使農(nóng)民可以擺脫村莊輿論對自己的壓力,從而更容易擺脫道德義務和選擇交往空間。貧困化則使他們將較少的資源更多地用于投資那些可以帶來經(jīng)濟回報的人際關系而不是由血緣決定的人際關系之中。
人際關系理性化在農(nóng)村形成了一個一個較宗族小得多的圈子,尤其是朋友圈子和親戚圈子。當農(nóng)村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較為惡劣、農(nóng)民占有的經(jīng)濟資源較少時,這些圈子可能會缺乏經(jīng)濟滋潤而變得更小。而農(nóng)村傳統(tǒng)文化的解體,使農(nóng)民越來越看重實際的有時是即時的好處,越來越忽視交往中的感情,這個時候,理性算計的農(nóng)民終于會因為沒有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足夠的人際聯(lián)系,而在出現(xiàn)突發(fā)性生產(chǎn)生活事件時,沒有應對能力。
(選摘自賀雪峰《新鄉(xiāng)土中國?人際關系理性化》)(1)下列對材料一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家”的含義,小到一個人,大到全天下,說明“家”字有很強的伸縮性。
B.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兩個人的差序格局是完全相同的。
C.中國傳統(tǒng)結構中的差序格局的變化是由人情冷暖的社會現(xiàn)象導致的。
D.西洋社會,孩子住在家給父母膳宿費,是孩子對成人權利的重視。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差序格局的人際關系,已基本不符合當今中國農(nóng)村的發(fā)展。
B.“差序格局”的解體,在某種意義上,其實質(zhì)就是“人際關系的理性化”。
C.過去農(nóng)村人們將較少的資源更多地用于那些由血緣決定的人際關系之中而不是投資可以帶來經(jīng)濟回報的人際關系中,從而導致自身貧困。
D.隨著人際關系與經(jīng)濟利益越來越緊密,人際關系變得越來越理性化,其原因之一是人們的理性算計。
(3)結合材料,下列選項中不能支持“差序格局”觀點的一項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地僻柴門堪系馬,家貧蕉葉可供書
C.一人飛升,仙及雞犬
D.有酒有肉是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
(4)簡要闡述材料一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5)根據(jù)材料二,歸納當下中國農(nóng)村“人際關系越來越理性化”的原因。組卷:29引用:5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平凡的世界 (節(jié)選)
路遙 ①快過端陽節(jié)了,頭上的太陽熱烘烘的。山雞和野雞清脆的叫喚聲,不時打破這夢一般沉寂的世界。大地上的綠色已經(jīng)很惹眼了。大部分秋莊稼剛鋤過一遍草。莊稼地中間的苜蓿盛開著繁密的紫紅色的花朵。向陽的山坡上,稀稀拉拉的麥穗開始泛出了黃顏色;路邊灰白的苦艾叢中有時猛地會竄出一只野兔子,嚇得田福軍出一頭冷汗。
②他一邊走,一邊揪了一把苦艾、湊得鼻子上去聞。這苦澀而清香的艾葉味,使他不由想起小時候的端陽節(jié),他和福堂哥總要一大早就爬起來,拔好多艾草,別在門上,別在全家人的耳朵上,然后再揭開噴香的粽子鍋……唉,從那時到現(xiàn)在,不覺得幾十年就過去了。人啊,有時候覺得日子過得太慢;有時候又覺得太快了,簡直來不及做什么!記得文化革命開始時,他剛?cè)鲱^,正是風華茂盛之時——結果這好年華白白地浪費掉了。前幾年雖然恢復了工作,但也等于仍然在油鍋里受煎熬。直到不久前“四人幫”被打倒后,他才好象一下子又變年輕了。只要國家有希望,工作就是把人累死也暢快!他多年來一直處在實際工作中,因此非常清楚十年文化革命所帶來的災難性破壞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在朝夕間就消除。他常想,作為一個基層領導干部,必須在他的工作范圍內(nèi)既要埋頭苦干,又要動腦筋想新辦法。當然,眼下最重要的仍然是農(nóng)民的吃飯問題?,F(xiàn)在看來,沒有大的政策變化,這問題照樣解決不了。那么,能解決多少就解決多少,最起碼先不要把人餓死……臨近中午的時候,田福軍才走到這個叫土崖凹的小村子。
③田福軍被現(xiàn)在隊長引到家里吃午飯。隊長的一孔土窯象個山水洞一般黑暗,大白天進去竟然看不清家里有幾個人。他坐在爛席片炕上向生產(chǎn)隊長詢問村里的情況。隊長的老婆在鍋灶上做飯。不久他才發(fā)現(xiàn),這家人六個孩子一個比一個大點,都擠在門圪嶗里驚恐地看他。孩子們幾乎不穿什么衣服,也分不清男女,一律剃著光頭——大概是怕生虱子。午飯端上來后,田福軍拿起一個玉米面饃。他剛準備吃,發(fā)現(xiàn)這黃饃上沾些黑東西。他一下從炕上站起來,走到后炕頭上揭開鍋蓋。他看見,鍋里只有兩個玉米面饃,其它都是糠團子。他的喉嚨頓時被堵塞了。
④田福軍把自己碗里的玉米面饃放進鍋里,用手去拿糠團子。他手剛一抓,這團子就被他捏成了一把碎渣子。他順手拿起鍋臺上的鐵鏟子,把這堆渣子鏟在自己碗里,然后澆了兩勺熬鍋水,回到炕上埋下頭吃起來。隊長一家人嚇得連一句話也不敢說。兩個大人和六個孩子都眼睜睜地看著他吞咽那碗糠水飯。
⑤他還沒有把飯碗放下,門里突然闖進來一個老漢。田福軍還沒有反應過來,這老漢就雙膝跪在隊長的腳地上,一邊向炕上的他磕頭,一邊嘴里連哭帶喊:“青天大老爺!快救救我一家人的性命……”
⑥田福軍慌得一把摜下碗,跳下炕來扶起老漢,問他:“什么事?什么事?”
⑦老漢連哭帶說:“我一家三口人四天都沒吃一顆五谷了!快餓死了……”
⑧“一顆糧也沒了?”田福軍問。
⑨“就是的……”
⑩“口糧哩?”
?“扣了!”
?“為什么扣了?”
?這時,隊長開口說:“他家的小子出門盲流了,公社和大隊命令要扣口糧。我們也不敢給……”
?“我娃也是餓得不行了,才出門的……”老漢哭著說。“走,我到你們家去看看!”
?田福軍立刻扶著老漢出了隊長家的門;隊長本人也緊攆在后面來了。
?田福軍進了這老漢家,看見炕上睡著一個老婆婆,已經(jīng)餓得奄奄一息了。他彎下腰問話,這老婆婆連眼皮都抬不起來,更沒力氣給他回答。在窯墻根下,還有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孩子,合住眼靠墻坐著,臉上已經(jīng)成了青黃色。她見來了生人,勉強用手托著墻站起來,絕望地望著他。
?田福軍目睹這慘狀,淚水洶涌般從眼睛里淌出來了。他哽咽著,狠狠揪著隊長的肩膀,說:“快去盤糧食!”隊長愚蠢地囁嚅說:“公社和大隊領導不放給他們分糧,我……”
?“混蛋!”有教養(yǎng)的田福軍忍不住破口大罵。他一把扯住隊長的衣服,拉著他即刻就去盤糧食。
?當田福軍和隊長一人扛一口袋糧食回來時,這一家三口人都爬蜒著跪在門口,哭成了一堆……三天以后,遵照田福軍的指示,后子頭公社把二十幾個大隊書記都召集在了公社來開會。
?會議一開始,田福軍劈頭就問:“你們哪個隊有斷了糧的家戶?有多少戶?缺多少糧?”
?他的問話剛完,許多支部書記都哭開了。他們紛紛敘說各自隊里的不幸狀況??磥沓^個別村,大部分村子都有許多缺糧戶;有的只能維持一兩個月,有的當下就揭不開鍋了。
?問題相當嚴重。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后子頭公社今年可能要餓死不少人。不是說這些隊沒一顆糧食。所有的大隊都有“戰(zhàn)備糧”。但這些糧食是準備未來打仗吃的;上面規(guī)定,任何情況下都不準動用——動用這糧食就等于犯法!
?此刻,田福軍無法顧及個人的后果——他不能看著把人餓死。他當即決定,立即打開各隊的糧庫,盡快把糧食分發(fā)給缺糧戶。戰(zhàn)備糧空缺下的數(shù)目,以后逐漸再補上——這樣就可以看作是借糧,而不是分糧。反正不管怎樣,他已經(jīng)嚴重違犯了禁令。他想,為此就是把他押到法庭上,他也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辯護……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他的喉嚨頓時被堵塞了”通過寫田福軍當時的感覺,表露出他發(fā)現(xiàn)百姓生活艱難情況后的難過和愧疚之情。
B.看到田福軍和隊長扛著兩袋糧食回來時,老漢一家哭成了一堆,是因為終于可以活命,心里感到暫時有希望了。
C.小說寫田福軍考察村中百姓生活狀況后決定開倉放糧,戰(zhàn)備糧空缺下的數(shù)目以后再補,旨在表現(xiàn)他靈活變通的個性。
D.隊長一家人吃糠咽菜,生活困難;老漢一家更是衣不蔽體,家中老人奄奄一息,這些反映了當?shù)匕傩丈畹钠毡闋顩r。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寫快到端陽節(jié)時,山雞和野雞鳴叫、苜蓿盛開、麥穗泛黃的鄉(xiāng)村景色,交代了時間和地點,賦予了人物活動的空間。
B.“合住眼靠墻坐著,臉上已經(jīng)成了青黃色”的神態(tài)描寫,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了女孩子因為體弱多病而產(chǎn)生的絕望心理。
C.小說語言有很高的辨識度,多處語言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和鮮明的時代印記,如“口糧哩?”就是當時典型的生活用語。
D.文章多次運用細節(jié)描寫,展示當時農(nóng)村百姓生活的艱難,為塑造田福軍的形象作鋪墊,也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3)小說第二段的插敘有何作用?請結合內(nèi)容簡要概括。
(4)路遙在另一部作品《人生》中曾說過:“人生,其實無非是矛盾與選擇的綜合體,無關對錯,僅僅在于我們能否有勇氣在矛盾中作出選擇并勇敢承擔一切后果?!闭埥Y合這句話的內(nèi)涵,分析文中田福軍這一人物形象。組卷:85引用:25難度:0.3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減少腦血管病危害的最好辦法就是預防腦血管病發(fā)生!幸運的是,①
(1)在以下選項中選出合適的句子填入括號中
A.假如避免這些危險因素,改變一些生活方式和習慣
B.只要積極避免這些危險因素,適當改變一些生活方式和習慣
C.只要完全避免這些危險因素,改變生活方式和習慣
D.假如完全避免這些危險因素,適當改變一些生活方式和習慣
(2)在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文意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組卷:5引用:2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又是一年九月一,各高中校園,又是那幾幅相同的畫面。畫面沒變,只是人變了。背著沉重行李的家長,自由晃動雙臂的學生;
清晨,校園門口,開車騎車的家長,下來的是上學的學生;
晚自習,校園門口,又是車的世界,家長接已長大的寶寶回家。
年年如此,日日如此。孩子的人生,父母在負重前行。
想起初中課本里,高爾基筆下的海燕,獨自在暴風雨中飛翔;茅盾筆下的白楊樹,在北方貧瘠的土地上獨自傲然挺立。更容易想起,剛翻開的高中課本里,毛澤東獨立寒秋,肩負救國救民偉業(yè)的身影;郭沫若一人海外歸來,“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的英姿!
只有獨立,才能讓人嚴肅地思考人生,深層次地理解“感恩”“責任”“理想”等詞沉甸甸的含義。
以上論述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以“獨立,才能走出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字。組卷:6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