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中考化學二模試卷

發(fā)布:2024/5/3 8:0:9

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做法與該主題不相符的是(  )

    組卷:39引用:26難度:0.5
  • 2.微量元素對于人體健康非常重要,缺乏或過量均能引發(fā)甲狀腺疾病的元素是(  )

    組卷:24引用:3難度:0.8
  • 3.下列物質(zhì)由離子構成的是( ?。?/h2>

    組卷:21引用:3難度:0.6
  • 4.在我們生活的物質(zhì)世界里,物質(zhì)總是在不斷地變化著。下列變化中,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h2>

    組卷:231引用:12難度:0.9
  • 5.實驗室欲配制100g15%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水的質(zhì)量為( ?。?/h2>

    組卷:98引用:2難度:0.6
  • 6.唐宋時期人們已能從柿子中提取具有利尿功效的甘露醇,其化學式為C6H14O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359引用:10難度:0.5
  • 7.石灰氮(化學式為CaCN2)是一種固態(tài)肥料,遇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N2+3H2O═CaCO3+2X↑,則X化學式為(  )

    組卷:394引用:17難度:0.6
  • 8.植物光合作用在植物葉片中合成有機物時,能正確表示物質(zhì)進出葉片的圖片是( ?。?/h2>

    組卷:17引用:1難度:0.7

填空題

  • 24.鐵及其化合物在生產(chǎn)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一、鐵的冶煉和應用
    (1)我國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開始生產(chǎn)和實用鐵器。
    ①深埋的古墓中有些鐵器保存至今是因為
     
    (選填序號)。
    A.鐵不活潑
    B.密封缺氧
    C.干燥少水
    ②“曾青得鐵則化為銅”是近代濕法冶金的先驅,F(xiàn)e和Cu相比,
     
    的化學性質(zhì)更穩(wěn)定。
    (2)用赤鐵礦高爐煉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生鐵煉鋼,主要是降低
     
    元素含量,調(diào)整并除去生鐵中硅、錳、硫和磷等元素。
    (3)硫酸亞鐵可作補鐵劑,其藥片表面包裹著用淀粉制作的糖衣,淀粉(C6H10O5n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很大,淀粉屬于
     
    。如無此糖衣,F(xiàn)eSO4暴露在空氣中轉化成Fe(OH)SO4而失效,轉化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二、鐵紅(Fe2O3)的制備
    用工業(yè)燒渣(含有Fe2O3、FeO和SiO2)制備化工原料鐵紅的工藝流程如下。

    (4)酸溶液將燒渣粉碎,目的是
     
    。寫出酸溶時發(fā)生的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
     
    。
    (5)氧化時發(fā)生的反應為:2FeSO4+H2O2+H2SO4=Fe(SO43+2H2O。反應溫度不宜太高,原因是
     
    。
    (6)過濾2所得固體必須洗滌,判斷固體已經(jīng)洗凈的方法是
     
    。
    三、鐵觸媒的制備
    鐵觸媒是工業(yè)合成氨的催化劑,主要成分為Fe3O4。用下圖裝置對鐵觸媒的制備進行研究。取48.00g鐵紅至于裝置A中,控制不同的溫度對其加熱,測得裝置B和C的質(zhì)量變化如下表。
    表:裝置B和C的質(zhì)量變化
    溫度/℃ 裝置B/g 裝置C/g
    室溫 300.00 400.00
    550 300.45 400.55
    600 300.90 401.10
    650 301.80 402.20

    【資料卡片】:
    加熱到500℃以上,F(xiàn)e2O3和CH4開始反應,生成鐵的其他氧化物、CO2和H2O。溫度高于700℃,生成Fe。
    (7)裝配好實驗裝置后,先要
     
    。
    (8)加熱前后及過程中均需通入CH4,加熱前通CH4的目的是
     
    。
    (9)加熱到650℃時,裝置A中剩余固體為FeO和Fe3O4的混合物,則兩物質(zhì)的質(zhì)量比m(FeO):m(Fe3O4)=
     
    。
    (10)用鐵紅制取鐵觸媒,裝置A應控制的適宜溫度為
     
    ℃。

    組卷:146引用:1難度:0.1
  • 25.化學興趣小組對CO2與NaOH溶液反應的發(fā)生進行了探究。
    (1)從壓強變化的角度探究。

    ①利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先擠壓膠頭滴管,再打開止水夾,觀察到燒瓶內(nèi)形成紅色“噴泉”,原因是:燒瓶內(nèi)壓強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氣壓。
    ②利用圖2裝置進行實驗,分別將等體積的NaOH溶液和水同時注入盛有等體積CO2的玻璃容器中。證明CO2與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是
     
    。
    ③寫出CO2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利用“數(shù)字化實驗”探究。?

    ①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檢驗CO2的方法是
     
    。
    ②實驗測得燒杯中溶液的pH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4所示,可推知反應過程中濃度不斷減小的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
    (3)氯堿工業(yè)生產(chǎn)的燒堿樣品中常含有Na2CO3和NaCl等雜質(zhì)。為測定燒堿樣品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稱取20g燒堿樣品,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稱量,得到0.197g碳酸鋇(BaCO3)固體。
    ①檢驗燒堿樣品中是否含有Na2CO3,可選擇的試劑是
     
    (填序號)。
    A.稀鹽酸
    B.澄清石灰水
    C.酚酞
    ②計算燒堿樣品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組卷:95引用:1難度:0.4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