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四校高二(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3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傳統(tǒng)“正史”中,《史記》和《漢書》雙峰并峙,影響深遠,而兩者間的高下之比較,也成了中國史學史上最有興味的話題之一。漢唐間,《漢書》對《史記》占有壓倒性優(yōu)勢,因為《史記》被當作誹謗憤怨之書。中唐之后,文風遞變,《史記》開始受到青睞,宋人如鄭樵和劉辰翁都貶低《漢書》。到明代,文學領(lǐng)域的擬古派、唐宋派都對《史記》推崇備至。清代隨著考據(jù)學興起,《漢書》地位相對升高而《史記》稍詘,但也算不上扳回一局。
          那么,唐宋間這個“史升漢降”的轉(zhuǎn)變是如何發(fā)生的呢?
          徐復觀的看法具有代表性:《史記》實際上是“以文而見重”。中古中國是個貴族社會,典雅淵懿的《漢書》符合貴族階層愛好駢文的審美口味。唐以后,貴族社會向平民社會轉(zhuǎn)變,隨著市民文化的興起,對散文的愛好逐漸成為主流,《史記》地位因此快速上升。這個解釋之外,胡寶國的名文《<史記>的命運與史學的變化》增加了史學內(nèi)在理路的解釋:這和史學從“重敘述”走向“重解釋”的變化有關(guān),《史記》貫穿了對歷史的某種解釋,當宋代以后人們逐漸重視歷史解釋的時候,《史記》自然就受到了推崇。
          在“史升漢降”的轉(zhuǎn)折點上,有一個人起了重要作用,這就是唐代的韓愈。韓愈對《史記》推崇備至,他本人“雄深雅健”的風格也和司馬遷一脈相承。錢鍾書《管錐編》講:劉勰尚不特重《莊子》和《史記》,是韓愈卓越的鑒賞力改變了這一點。韓愈提倡古文運動,主張越過六朝的駢文時代,回到司馬遷時代,以《史記》為古文典范,由此開始了《史記》的復興與地位提升。推崇《史記》,韓愈是關(guān)鍵人物,當然韓愈提倡古文運動實際上也代表了時代的脈動和文風之演變,此后唐宋諸家、明代的歸有光、清代的桐城派皆追隨其后。
          這里我們就著歷史思維的一個特點,補充一個對“史升漢降”的觀察。這個特點就是“據(jù)后以論前”,按歷史哲學家阿瑟?丹托的看法,歷史評論都是“據(jù)后以論前”的:立足于后面發(fā)生的事情,不斷修正對前面發(fā)生事情的評價。后人繼承著前人,續(xù)寫著歷史,但從歷史評價的角度來看,后人加入歷史就會影響前人的歷史定位,續(xù)寫歷史同時也改寫著歷史。后出的歷史把各種可能性變成現(xiàn)實,同時使人們調(diào)整此前歷史的敘述。胡寶國說:“宋代史家有追求會通的風氣……他們從會通的角度看《史記》,自然會給司馬遷以很高的評價。到清代,紀傳體已經(jīng)走過了漫長的道路,飲水思源,認識到《史記》的開創(chuàng)之功是比較自然的事情?!边@段話就是采取了“據(jù)后以論前”視角。到唐初為止,除《史記》外,可以說還沒有一部成功的通史,到唐宋后出現(xiàn)“三通”、《資治通鑒》等出色的通史著作,長于會通的《史記》隨之更受重視;后世紀傳體越是蓬勃發(fā)展,紀傳體鼻祖《史記》的地位自然會越來越高?;蛟S就像阿瑟?丹托的名言“彼特拉克無意開創(chuàng)文藝復興”一樣,司馬遷也無意開創(chuàng)“歷代紀傳體正史”,彼特拉克“文藝復興開創(chuàng)者”的身份和司馬遷《史記》“史部第一書”的地位,不完全是由其自身,而是由其后加入的名家名作推上去的,踵效其后的人物越多、陣容越盛,其歷史地位就越高。
    (摘編自章益國《“史升漢降”與史學史之延長》)
    (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唐時期,《史記》的地位不如《漢書》,這與《史記》和《漢書》不同的藝術(shù)風格不無關(guān)系。
    B.不同的社會階層喜歡不同的史書,相對于貴族階層,平民階層更喜歡“以文而見重”的《史記》。
    C.韓愈提倡古文運動,希望越過六朝的駢文時代,學習司馬遷的創(chuàng)作風格,因此他特別推崇《史記》。
    D.“三通”、《資治通鑒》等出色的通史著作的出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讓《史記》的地位越來越高。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段先提出本文的中心論點,然后從漢唐到明清,按照時間順序論述,條理清晰。
    B.第二段在結(jié)構(gòu)上承上啟下,設問句的運用,引發(fā)了讀者思考,并且有總領(lǐng)下文的作用。
    C.文章第四段引用錢鍾書《管錐編》中的句子,說明韓愈相校于劉勰,更加喜歡《史記》。
    D.文章在論證“據(jù)后以論前”觀點時,先解釋了它的具體含義,然后列舉事例進行分析。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班固的《漢書》側(cè)重于敘述歷史事件,而司馬遷的《史記》在敘述的同時還貫穿著對歷史的某種解釋。
    B.“史升漢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像韓愈一樣的精英人物在鑒賞方面的引領(lǐng)是最重要的原因。
    C.史書的地位不僅由作品本身決定,還和后來的效仿者有密切的關(guān)系,名家名作模仿者越多,其歷史地位就越高。
    D.一定程度上,通過人們對待《史記》和《漢書》的態(tài)度,可以窺知不同時代的學術(shù)氛圍與思想傾向。

    組卷:4引用:5難度:0.5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中國氣象學上,氣溫在35℃以上時可稱為“高溫天氣”,如果連續(xù)幾天最高氣溫都超過35℃時,即可稱作“高溫熱浪”天氣。高溫是一種較常見的氣象災害,對人們?nèi)粘I詈徒】狄约皣窠?jīng)濟都有一定的影響。一般來說,高溫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氣溫高而濕度小的干熱性高溫;另一種是氣溫高、濕度大的悶熱性高溫,稱為“桑拿天”。
    (摘編自《什么是高溫熱浪》)歷次高溫天氣數(shù)據(jù)
    高溫時段 持續(xù)時間(天) 35℃以上范圍 38℃以上范圍 40℃以上范圍 單站最高氣溫(℃)
    (萬平方公里)
    2003年6月30日至8月11日 43 337.6 163.2 40.3 浙江麗水43.2
    2013年6月29日至8月29日 62 423.0 212.4 77.6 浙江新昌44.1
    2017年7月7日至8月25日 50 545.8 328.7 99.3 陜西旬陽44.7
    2022年6月13日至7月12日 30 502.1 206.9 73.5 河北靈壽44.2
    (來源:中國天氣網(wǎng))材料二:
          二十一世紀以來,北半球夏季高溫熱浪事件日趨頻繁。聯(lián)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變暖正以過去200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速度發(fā)生,氣候系統(tǒng)不穩(wěn)定加劇,被稱之為“全人類的紅色警報”。由于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將其焚燒時會產(chǎn)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fā)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即溫室效應。而當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tǒng)吸收與發(fā)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tǒng)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這一現(xiàn)象。全球變暖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僅危害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還威脅人類以及動物的生存。
          國家氣候中心相關(guān)專家表示,全球變暖是北半球高溫熱浪事件頻發(fā)的氣候大背景,大氣環(huán)流異常則是全球多地高溫熱浪頻發(fā)的直接原因。今年6月以來,在北半球副熱帶地區(qū)上空,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大西洋高壓和伊朗高壓均階段性增強,由此形成大范圍的環(huán)球暖高壓帶。在暖高壓帶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氣流,有利于地面增溫,加之在大范圍高壓帶的作用下,空氣較為干燥,不易形成云,也使得太陽輻射更容易到達地面,導致高溫頻發(fā),且強度較強,進而造成北半球多地出現(xiàn)持續(xù)高溫熱浪事件。
    (摘編自《中國氣象局:北半球夏季熱浪事件趨多,全球變暖是根本原因》,環(huán)球網(wǎng)2022年7月14日)材料三:
          長時間、高強度的高溫天氣,對電力供應、生產(chǎn)生活用水、車輛出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均會造成不利影響。高溫加劇了土壤水分蒸發(fā)和作物蒸騰作用,影響玉米、棉花等作物生長,對經(jīng)濟林果有不利影響,需及時采取管理措施。高溫還會對人體健康產(chǎn)生影響,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中暑可能性加大。專家建議,各相關(guān)部門需關(guān)注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做好電力供應和水資源調(diào)度,并防范城市和林區(qū)火災,需加強防御工作。
          當發(fā)布高溫黃色預警時,有關(guān)部門和單位應按照職責做好防暑降溫準備工作,午后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對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高溫條件下作業(yè)和白天需要長時間進行戶外露天作業(yè)的人員應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當發(fā)布高溫橙色預警時,應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戶外活動,高溫條件下作業(yè)的人員應當縮短連續(xù)工作時間;對老、弱、病、幼人群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注意防范因用電量過高,以及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負載過大而引發(fā)的火災。當發(fā)布高溫紅色預警時,應盡可能停止戶外露天作業(yè);對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護措施,要特別注意防火安全。
    (摘編自中國氣象網(wǎng),2022年7月8日)(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在中國氣象學上,“桑拿天”氣溫在35℃以上,不僅氣溫高,而且濕度大,是最常見的一種高溫天氣。
    B.近二十年,中國發(fā)生過多次高溫事件,2017年高溫天氣覆蓋國土面積達545.8萬平方公里,單站溫度最高。
    C.2022年高溫天氣發(fā)生和結(jié)束較早,影響范圍和單站最高氣溫不及2017年,但均超過了2003年和2013年。
    D.從上表可見,歷史同期地處我國西部的陜西、中部的河北和南部的浙江發(fā)生高溫天氣差異不大,都是酷熱難當。
    (2)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地氣系統(tǒng)吸收與發(fā)射的能量不均衡,使溫室效應不斷積累,是影響氣候穩(wěn)定的主要因素。
    B.由于氣候變暖導致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給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嚴重失衡,對人類以及動物的生存也帶來了威脅。
    C.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2022年6月以來北半球部分地區(qū)形成大范圍環(huán)球暖高壓帶,氣流下沉,空氣干燥,導致高溫頻發(fā)。
    D.持續(xù)高溫不僅導致水電供應緊張,也加劇土壤水分蒸發(fā)和作物蒸騰作用,還容易引發(fā)火災,給環(huán)境帶來破壞。
    (3)面對高溫天氣這樣的氣象災害,人們該如何科學應對?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說明。

    組卷:1引用:3難度:0.5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元宵節(jié)的燈
    肖復興
          ①在老北京,上元燈節(jié)最輝煌要數(shù)明朝,最早起于宮廷而逐漸流入民間,是在明末清初,一直綿延到民國前后。我小時候,趕上燈節(jié)的尾巴。北京城燈節(jié)最熱鬧的地方,早已經(jīng)從燈市口轉(zhuǎn)移到前門,燈火最為燦爛的,要數(shù)廊房頭條、大柵欄、西河沿和西打磨廠這幾條街。那時候,我家住在西打磨廠,買燈、看燈的好地方。買燈籠,要到廊房頭條,那里被稱之為燈籠街,短短的巷子里,最多的時候曾經(jīng)集中了二十多家燈籠鋪子,可以說是鱗次櫛比。其中好多家燈籠鋪子,一直開到新中國成立以后公私合營,到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南移至珠市口,成立了北京宮燈廠。
          ②去廊房頭條買燈籠,大多是買賣人家,個人去,得是有錢的主兒。反正,我是一次也沒有去過那里買燈籠。我們大院里的孩子,只是用彩紙(好一點兒的用電光紙,差一點兒的用糊窗戶的高粱紙),自己糊個簡單的燈籠,在里面插上支紅蠟燭,拎著它滿院子滿街地跑,照樣一個樂和,那是我們孩子的燈節(jié)。
          ③有時候,我們也到前門看燈去,穿過廊房頭條,賣燈的吸引不了我們多少目光,我們主要是到大柵欄看燈。大柵欄里,老店鋪多,瑞蚨祥、同仁堂、馬聚源好多家都在那里;廣德樓、三慶園、同樂等幾家老戲園子也在那里,它們的門前掛著的燈籠最是講究,映照得大柵欄一條街燈火輝煌,看得人眼花繚亂。
          ④那時候,那么多燈,只知道看熱鬧,叫不出它們的名字,認識的,只有一種叫做“氣死風”的燈籠,一種是走馬燈,覺得這兩種燈已經(jīng)很高級了。
          ⑤“氣死風”,只是一種簡單的圓形或橢圓形提燈。說它“氣死風”,是說你提著它怎么跑,風也吹不滅,不過是夸張而已。這種紙做的燈籠,跑不了多久,只要風稍微一大,里面的蠟燭一歪,燈籠就著了。不過,這種“氣死風”,一般物美價廉,有各種圖案和造型,其中金魚燈最受老幼歡迎,老人圖它個年年有余的吉利,孩子則圖它好看玩著痛快,即使最后被風吹得呼呼地燃著成一個火球,也會讓孩子在大呼小叫中獲得一種難得的快樂。
          ⑥走馬燈,見過我們大院里有錢人家的孩子買過玩兒。那種燈里面有一柄紙傘,用鐵絲綁著,可以轉(zhuǎn)動,蠟燭點燃后,造成冷熱空氣流動,燈籠便不由自主地轉(zhuǎn)動不停,顯然比我們糊的燈籠要強很多。大了以后,讀到《燕京歲時記》,才知道,走馬燈有大有小,小的有四面,大的有九面和十二面。大者燈的四周可以工筆細描畫著西廂紅樓,如旋轉(zhuǎn)舞臺,成為連貫的一出戲,只可抬頭觀賞;小者才是我們大院孩子提著滿院跑。
          ⑦大柵欄里老店鋪門前掛著的可不是走馬燈,更不會有“氣死風”,也不是如今只是千篇一律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很多是富麗堂皇的宮燈,也有用細絹為面、以鐵絲線掐制成為骨架的精致花燈,還有火寶塔那樣巨型的彩燈。得佩服中國人的智慧,簡單的一盞盞燈,在我們的手里,可以變化萬千,展現(xiàn)著豐富無窮的想象。讀《京都風俗志》中,里面有這樣對燈節(jié)燈的記載:“其燈有大小、高矮、長短、方圓等式,有紗紙、琉璃、羊角、西洋之別,其繪人物,則列國、三國、西游、封神、水滸、志異等圖,花卉則蘭、菊、梅、桂、萱、竹、牡丹,禽獸則鸞、鳳、龍、虎以至馬、牛、貓、犬與魚、蝦、蟲、蟻等圖,無不顏色鮮美,妙態(tài)傳真,品目殊多?!?br />      ⑧在這里,人們已是看燈不是燈,有著更多象征的意義和美好祈愿在燈里面了。繽紛的燈光幻影里,有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包括審美、性情、志趣、避災納福的祈愿與民俗諸多方面,眾多的燈匯聚一起,就是一個小百科全書呢。
          ⑨非常有意思的是,元宵節(jié)看燈,老北京人,一般管這叫做“逛燈市”,或者叫做“鬧花燈”,也有叫做“踏燈節(jié)”的,民國竹枝詞里就有“銀燭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燈人”。無論是一個“逛”字,還是一個“鬧”字,或一個“踏”字,都體現(xiàn)了那時燈節(jié)的張揚勁頭。我以為,只有立春被稱之為“咬春”“打春”“踏春”,才能夠與之比擬。燈節(jié)之時,東風夜放花千樹,如此火爆的場面和勁頭,就類似西方的狂歡節(jié)吧?
          ⑩前些年,我有一次春節(jié)前去那里,看到這條老街的西半截,已經(jīng)被改造得面貌一新,但從叫做草場三條的新馬路以東,還有不少老房子頑強地立在那里。見到一位老街坊,他指著我們大院大門口的房檐,問我看見沒,房檐下面有鐵鉤子?經(jīng)他這樣指點,我看到了鐵鉤子,不止一個,是一排,間隔有序,伸向遠處。他問我知道這是干什么用的嗎?沒等我回答,他說就是過節(jié)時掛燈籠用的。
          ?順著老街望去,一排院子鋼灰色房檐下,一溜兒生銹的鐵鉤子,間隔一米左右排列在那兒,彎彎翹著老式古樸的造型??煲粋€世紀過去了,它們依然還在,訴說著昔日的燈火輝煌。
    (有刪節(jié))(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北京城燈節(jié)最輝煌的時期是明朝,最熱鬧的地方原本是燈市口,但是在作者小時候已經(jīng)轉(zhuǎn)移至前門,作者的家就在那里。
    B.廊房頭條被稱作燈籠街名副其實,短短的巷子最多時竟然密密排列著二十多家燈籠鋪子,這也暗示著昔日燈節(jié)的輝煌。
    C.詳寫“氣死風”和走馬燈兩種燈籠,是因為作者熟悉,后一種雖沒玩過,但看到別的孩子玩過。
    D.用彩紙糊個簡單的燈籠拎著滿院子滿街跑,圖的是樂和,是孩子的燈節(jié);從中也看出當時的孩子物質(zhì)和精神生活的貧乏。
    (2)《元宵節(jié)的燈》第③段中說大柵欄老店鋪門前掛著的燈籠“最是講究”,講究在哪里?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概括。
    (3)肖復興說他的散文寫作期冀做到“清、細、真”這三點,“清”是一種境界,“細”是講究構(gòu)思,“真”是真情實感。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這三點在本文的具體體現(xiàn)。

    組卷:6引用:1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3分)

  • 9.請將下面的語句改成四個較短的語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人們還記得,三名宇航員在太空中的失重環(huán)境里創(chuàng)下首次在太空中吃包含我們中國傳統(tǒng)美食餃子的年夜飯的記錄。

    組卷:12引用:3難度:0.8

四、作文(60分)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有人說,對于駕駛員來說,掌握住油門、剎車、方向盤,就成功了99%。意思是,駕駛要善于踩油門,也要適時剎車,還要掌握方向盤來選擇和調(diào)整方向。同時,面對不同的情況,駕馭員要加以調(diào)整,靈活采取這三種操作行為,才能順利到達目的地。
    ??以上駕駛操作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35引用:11難度:0.2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