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學校中考物理模擬試卷(5月份)

發(fā)布:2024/5/6 8:0:9

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45分)

  •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422引用:1難度:0.7
  •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組卷:64引用:1難度:0.7
  • 3.如圖所示是“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操作情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2204/14/f76f859b.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組卷:135引用:1難度:0.7
  • 4.下列四個現(xiàn)象中,力的作用效果和其他三個不同的是(  )

    組卷:836引用:5難度:0.9
  • 5.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氣壓來工作的是( ?。?/h2>

    組卷:72引用:5難度:0.8
  • 6.小紅用彈簧測力計、鐵圓柱體、兩個相同的大燒杯做“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其實驗步驟和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562引用:2難度:0.6
  • 7.如圖甲所示是伽利略彩球溫度計,它的外部為一根密封的玻璃管,內部裝有密度隨環(huán)境溫度升高而減小的液體。液體中有體積相同、質量不同且標有溫度值的小球。圖乙所示,是伽利略溫度計的簡化示意圖。若環(huán)境溫度等于小球上標示的溫度時,小球會懸??;環(huán)境溫度超過這個玻璃球上標示的溫度后,則該玻璃球會下沉,反之會上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25引用:1難度:0.5
  • 8.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順利完成首次自動交會對接(如圖所示),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h2>

    組卷:161引用:3難度:0.8
  • 9.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fā)出的“咕咚”聲而得名,是中國獨創(chuàng)的美食之一,而四川火鍋更是名揚世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306引用:5難度:0.9
  • 10.新冠疫情尚未結束,防控決不能掉以輕心,每個人都要有自我防控意識。新型冠狀病毒一般呈球形,直徑在75~160nm之間,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68引用:2難度:0.8
  • 11.對下列物理量的估測中,你認為最接近實際的是( ?。?/h2>

    組卷:82引用:2難度:0.7
  • 12.小樂連接了如圖所示的電路,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h2>

    組卷:1261引用:2難度:0.5

二、綜合題(共10分)

  • 36.中國移動5G智能機器人如圖甲所示,運用到校園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進行紅外智能測溫以及校園消毒。智能機器人配備了5臺高清攝像頭和紅外熱成像測溫儀,能夠在5m范圍內同時掃描多達10人的體溫,如果檢測到體溫異常,機器人會向相關人員自動發(fā)送警報。機器人當剩余電量減為電池容量的20%時,會主動尋找充電器充電。如表為某智能機器人的部分參數(shù)。
    額定工作電壓 25V 額定行進功率 200W
    電池容量 30Ah 額定噴灑功率 100W
    水箱容積 25L 行進速度 0.3~0.6m/s
    額定霧化量 15L/h 凈重 102kg
    (1)該機器人僅執(zhí)行消殺任務,以正常工作狀態(tài)行進,充滿電后最多可連續(xù)工作
    h。
    (2)小明設計了如圖乙的模擬智能測溫報警電路:電源電壓為25V,報警器(電阻不計)通過的電流達到或超過25mA時就會報警,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600Ω,電阻箱最大阻值為999Ω,熱敏電阻Rr其阻值隨溫度T的變化關系如圖丙所示。
    要求:當所測溫度達到或超過37℃時,系統(tǒng)報警,按照下列步驟調試電路:
    a.電路接通前,應先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置于b端,再將電阻箱調到
    Ω;
    b.將開關S向c端閉合,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直至

    c.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不變,將開關S向另一端閉合,報警系統(tǒng)即可正常使用。
    (3)用上面已調試好的報警電路進行測溫,測得某學生的體溫為38℃,此時該電路中的電流是
    mA(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數(shù))。

    組卷:96引用:1難度:0.6
  • 37.如圖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實心均勻物體A、B和薄壁容器C均為正方體,容器C內裝有一定量的水,相關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已知ρ=1.0×103kg/m3,g=10N/kg。忽略物體吸附液體等次要因素,若計算結果除不盡保留一位小數(shù)。
    正方體A 正方體B 正方體容器C 容器中的水
    高度/cm 10 20 30
    質量/kg 2 6.4 4.5
    (1)最初容器中的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2)先將B放入C中,B靜止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比放入前增加了400Pa,請判斷B在水中的狀態(tài)并說明理由【提示:漂浮、懸浮或沉底(浸沒、未浸沒)等】。
    (3)再將A重疊靜置在B上,A、B的重心始終在同一豎直直線上,繼續(xù)向C中加水,繼續(xù)注水質量為mx千克(mx取值不確定),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隨mx變化的函數(shù)關系式。

    組卷:138引用:1難度:0.2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