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7-2018學年重慶市綦江中學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代文閱讀(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意象,作為詩人情感思想的對應物,在一些詩人的筆下被描繪成靜態(tài)的,因而缺乏生命的動態(tài)。而在有的詩人筆下,通過情感的驅動,化物體的靜態(tài)為動態(tài),使其具備一種流動的美感。徐志摩的詩大多屬于后者,他著意追求意象的動態(tài)化,使本來相對靜止的東西活動起來而具有流走的動感,進而使詩歌也具有動態(tài)之美。
    徐志摩善于用化靜為動、以靜寫動和寓動于靜的方法去構建動態(tài)美的畫面,而這畫面往往因在靜中注入了動的血液,因而使詩歌愈加清新、活潑、充滿生氣。
          化靜為動是徐志摩創(chuàng)造詩歌動態(tài)美的重要手法。《她是睡著了》描寫的是少女的睡態(tài)。少女的睡態(tài),本是安謐、寧靜的,但詩人抓住少女“可愛的漩渦”這一靜態(tài)特征,用荷盤中顫動的露珠作比,從靜態(tài)中寫出輕盈的動態(tài),使讀者在少女如“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蓮”的睡態(tài)中,感覺到她在“朝陽里”將是如何像“水仙”那樣鮮艷芳菲?!渡街小芬辉姡瑢戩o夜里詩人在院中思念山中的戀人。在那月華如水的靜夜里,詩人卻想要“攀附月色,化一陣清風”,去“吹醒群松春醉,在山中浮動”。面對情人靜謐的窗口,詩人不忍打擾熟睡的姑娘,只愿化為一片碧葉,掉在她窗前,“輕柔如同嘆息”。詩人在苦心經營了一個極其幽靜的環(huán)境后,又將筆峰輕輕一轉,抓住“一針碧葉”掉下發(fā)出“如同嘆息”般的聲響這一動態(tài),使整首詩充滿了一種妙不可言的流動美。在徐志摩筆下,“秋雨在一流清冷和秋水”里從“憔悴的秋柳”的“將黃未黃的秋葉”上聽見“親親切切喁喁唼唼”的情語(《私語》),“樹上的葉子”會與他的心在無言的交談中同病相憐,天上的星星也會在夜半時分爬上樹尖與他的魂靈對話(《變與不變》)。
          徐志摩還善于以靜寫動,即以客觀環(huán)境極度的靜謐來反襯自己心靈空間的大波瀾。如在《再別康橋》中,極靜的氣氛中蕩漾著詩人對康橋的戀戀不舍之情。作者對母校的眷戀之情,全部濃縮到詩中那富有個性特色的意象之中。詩的開頭就很別致,輕輕的來,輕輕的走,輕輕的招手,一切都是“輕輕的”;結尾部分,理該放歌而又不愿放歌,這一宕蕩敘盡了詩人對母校的深情?!绑虾崱迸c“悄悄”、“夏蟲”與“沉默”本來是幾乎不能夠調和在一起的,但詩人偏偏要把這對立的事物串在一起,“悄悄”也就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如通人情似的也不鳴叫。這靜寂的氣氛愈加烘托了詩人異常強烈而深沉的依依別情。
          寓動于靜是徐志摩創(chuàng)造詩歌動態(tài)美的第三個手法。詩人往往會通過對靜的描寫,使人產生聯想。而這種聯想就能使詩歌產生動態(tài)美。在《難得》一詩中,雖然詩中的兩位朋友在清寂的夜里“只靜靜的坐對著爐火,只靜靜地默數遠巷的更”,“一雙寂寞的靈魂”“無言的相對”,此時此刻,萬籟俱寂,一切仿佛都已睡去,然而從那默默地為口唇干裂的朋友遞去的那一杯白水中,從添上了幾塊煤后的一爐紅焰中,讀者會聯想到,在兩位朋友如此“無言的相對”后面,蘊藏著何等的默契,包含著何等的深情。而正是這樣的聯想,使詩歌不再單調死板。                        (節(jié)選自劉景蘭《徐志摩詩歌語言研究》,有刪改)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某些詩人的筆下,作為詩人情感思想的對應物的意象被描繪成靜態(tài)的,因而缺乏生命的動態(tài)。
    B.在《變與不變》一詩中,“樹上的葉子”會與作者交談,天上的星星也會在夜半時分爬上樹尖與樹的魂靈對話。
    C.在《她是睡著了》一詩中,徐志摩抓住少女“可愛的漩渦”這一特征,用荷盤中顫動的露珠作比,從靜態(tài)中寫出了動態(tài)之美。
    D.在詩歌中,徐志摩善于用客觀環(huán)境的極度靜謐來反襯自己心靈空間的大波瀾,這是他常用的以靜寫動的手法。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徐志摩往往是無意識地追求意象的動態(tài)化,這使本來相對靜止的東西活動起來,具有了流走的動感。
    B.在《山中》一詩中,詩人不僅變成了月色,還化作了清風,想要“吹醒群松春醉,在山中浮動”。
    C.在詩歌中,徐志摩往往喜歡通過對靜的描寫來使人產生聯想,而這種聯想則會使詩歌產生了動態(tài)美。
    D.在《再別康橋》一詩中,“笙簫”與“悄悄”、“夏蟲”與“沉默”是完全不能夠調和的。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徐志摩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其詩歌最大的特點就是追求詩歌意象的動態(tài)化,這一特點也影響了之后許多詩人的創(chuàng)作。
    B.徐志摩善于用化靜為動、以靜寫動和寓動于靜的方法去追求意象的動態(tài)化,使詩歌也產生動態(tài)之美。
    C.在《再別康橋》中,極靜的氣氛反襯出徐志摩心靈空間的波瀾,將對母校的眷戀之情,全部濃縮到了詩中那富有個性特色的意象之中。
    D.徐志摩在運用寓動于靜時,并沒有直接描寫動,而是通過對靜的描寫使人產生聯想。

    組卷:2引用:3難度:0.7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只取千燈一盞燈
    喬忠延
          江南水鄉(xiāng)的眾多古鎮(zhèn),我獨鐘千燈。于是,坐飛機,乘汽車,趕去尋訪。
          千燈果然有燈。清水滋潤的河邊是一條古舊的石板街,就在那石板街邊的店鋪中間,有一座古屋,里面陳列著很多的燈,據說,真夠上千盞了。那些燈有陶捏的,有瓷質的,有鐵鑄的,有銅制的。品類眾多,造型各異,幾乎每一盞燈都閃射著人們心靈中智慧的光芒。
          無疑,千燈在江南水鄉(xiāng)里是亮色獨具的。然而,我追溯的卻不是這聚合起來的文物拼盤。流動的河水,飛翹的屋檐,都能夠標示本土文化的輝澤。流動的河水名為尚書浦,因為曾經疏浚河道的是明朝尚書夏元吉,尚書名氣就不小了,可他手下主事的一位官員竟然是比他名氣還要大的海瑞。這河流豈可小瞧!凝固的屋檐也不弱,他的羽翼下名人輩出,有江南絲竹的首創(chuàng)者、陶淵明的后裔陶峴,有世人尊為昆曲鼻祖的顧堅,有明代的抗倭英雄陳先鋒,還有昆山市出自南宋的第一位狀元衛(wèi)涇……一個小鎮(zhèn),孕育出這么多的人杰精英,實屬罕見。更罕見的是,明清以來考中的進士居然多達35人!
          這樣濃郁的文化氛圍令人陶醉,也令人叩問:是否千燈這方水土當真不凡?當真有千盞明燈輝映著人們的心智?我遠道造訪,莫非就是奔這智慧的明燈來的?其實不然。我傾心的是石板街最南端的一座院落。屋舍不能算闊大,花園不能算精巧,陳設不能算豪華,不要說和山西的喬家、常家等大院相比,即使和周莊的沈園,同里的退思園相比也有差距。然而,就是這個院落令我頂禮膜拜,因為這里走出了一個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文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顧炎武。
          顧炎武原來叫繼坤,改名炎武是因為清兵南下,社稷將傾。為了抵御外侵,他決心投筆從戎,抗擊敵寇。只是,寡難敵眾,失敗后他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遠走北國。然而,他立定志向,誓不叛明,決不屈膝為官。顧炎武四處游走,嚴謹治學,撰出《日知錄》《亭林詩文集》等著作,成為名聲顯赫的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在明末清初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作三位大儒。
          在我眼里,一位思想家不在于他的著作有多么繁富,學說有多么縝密,如果缺少了獨具慧眼的發(fā)現,缺少了照亮心靈的光色,那只能是平庸的再造或翻版。不要說他筆下那浩瀚的論著,就一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便具有晴天霹靂的震驚效應,它照亮了我愚暗的心扉,給了我新的啟迪。我知道這不是他的原話,這話是梁啟超為之合成的。他的原話是:“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辯?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時光逝去數百年了,我坐在書齋輕輕掀動《日知錄》,當字行里跳出這段話時,眼睛竟亮得如電光閃射,神魂竟震撼得如驚雷炸響!我把顧炎武尊為補天者,他要補的天是仁愛的蒼穹,道德的星空。誠如那個陰沉沉的午后,我走進尚書浦畔的顧家宅第,頓覺陰霾四散,華光迸射,心胸亮堂得少見。是的,仁愛是天,一旦失去仁愛,人和獸還有何種差別?若是世道真的淪為“率獸食人,人將相食”,那可是最為恐怖的災難??!這災難不是天塌,其危害甚于天塌;不是地陷,其危害甚于地陷。要免除這人為的天塌地陷有何良策?顧炎武已明確指出:“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是的,匹夫有責,匹夫履責,才會民風和洽,才會其樂融融,才會重現堯天舜日的美景。
          顧炎武點起了一盞燈,一盞照亮人心的明燈!顧炎武就是一盞燈,一盞閃爍在中華大地的思想明燈!我在千燈的清流秀水邊徘徊,我在千燈的老街故宅里追溯,尋訪的就是顧炎武這盞明燈。我不敢貪婪,若是千燈容許我?guī)ё咭槐K燈,那我就帶走顧炎武這一盞!
    (原載2011.4.20《人民日報》,有刪節(jié))
    (1)下列對這篇散文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一項是
     

    A.本文首段多采用短句,表現了作者探訪千燈古鎮(zhèn)的急切之情。
    B.本文以作者的游蹤為線索,略寫千燈古鎮(zhèn)的自然景觀,詳寫該鎮(zhèn)的人文氛圍,詳略得當,言近旨遠,觸人深思。
    C.“誠如那個陰沉沉的午后,我走進尚書浦畔的顧家宅第,頓覺陰霾四散,華光迸射,心胸亮堂得少見。”這一句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顧炎武仁愛思想給我?guī)淼木薮笳鸷场?br />D.“千燈”一語雙關,既指江南水鄉(xiāng)陳列千盞明燈的古鎮(zhèn)——千燈鎮(zhèn),也指這個古鎮(zhèn)的獨具亮色的文化特點。
    (2)第三段中,作者列舉千燈鎮(zhèn)許多歷史文化名人,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3)作者為什么在“千燈”中只取顧炎武這一盞明燈,請結合文本內容及現實分析。

    組卷:1難度:0.6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從起初遙遠的一點,到依稀模糊的輪廓,再到清晰可見的機身,減速、放下起落架、穩(wěn)穩(wěn)在某軍用機場降落。“獎狀”飛機又一次執(zhí)行特殊任務凱旋了。
          走近它,“小”是給人最直觀的印象。機身長、寬不過數米,差不多一人高,而讓人很難想到的是,眼前這小小的“個頭”,竟能在13000米的高空飛行,最大巡航速度0.72馬赫,可連續(xù)飛行6個小時。一進入機艙,才發(fā)現這個小小的“身板”還著實能“裝貨”:在直徑不足1.5米、高只有1.45米的狹窄機艙內,就裝有3個固定座椅,兩個座椅在駕駛艙,1個長椅在后艙,各型電子設備占據了艙內大半個空間。而這也給駕駛“獎狀”飛機的機組成員帶來了麻煩,狹小的艙內空間使得除兩名駕駛員外,機組其他人員只能擠坐在一尺見方的小長椅上,蜷縮著直不起腰、伸不開腿,時間一長,腰酸背疼不說,想方便也找不著地方。但就是在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下,他們每次執(zhí)行任務都要連續(xù)飛行四五個小時。
          談及飛行經歷,機長張凱如數家珍,“自1986年配備‘獎狀’號,我們中隊已先后7次入藏,20余次進疆,飛行面積超過250萬平方公里,協(xié)助完成10余項重大科研攻關,完成搶險救災任務160余架次?!?br />      多年的飛行,讓“獎狀”中隊滿載殊榮,也使他們不少人患上了“職業(yè)病”。
          副教導員孫文奎說,“每晚7點半要準時守在電視機前看天氣預報,不管有沒有任務,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看天?!薄耙挥袨那椋瑹o論天氣如何,我們都會自發(fā)處于待命狀態(tài)。在那種情況下,災情就是命令,我們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br />      一次,張凱機組飛往重災區(qū)北川遙感航拍,電瓶溫度指示燈突然報警,溫度直線上升。如果處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空中斷電的危險。千鈞一發(fā)之時,機長張凱腦海中掠過了一個個特情處置預案,一個個處置口令也脫口而出:
    “下降高度!”
    “跳開X號保險絲!”
          終于,飛機從7000余米下降到6000米,故障被機組成員鎮(zhèn)服。
          讓機組成員終身難忘的是2011年7月的西藏航拍任務。當時,西藏正值雨季,動輒狂風驟雨,天氣變化無常,氣象條件非常惡劣;每個成員都出現了較強的高原反應,為了保證有足夠的體力飛行,大家只好邊吸氧、邊打點滴、邊研究飛行計劃,最后圓滿完成了既定任務。
          飛險區(qū)、闖禁空、測山河、赴震區(qū)……一次次的枕戈待旦,一次次的受命飛行,這支“獎狀”中隊屢建奇功,滿載殊勛。在這光環(huán)的背后,蘊含著的是一份大愛。
          除日常的訓練外,“獎狀”飛行團隊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時間在外執(zhí)行飛行任務,陪同家人的時間自然也就少了許多,有時接到緊急任務,還會和事先安排好的“家事”“撞車”。
          或許在有些人的眼里,他們不是合格的父親、丈夫和兒子,但在家人的心目中,卻有著不同的答案。
          一位飛行員家屬說道:“選擇了飛行員,就是選擇了寂寞,為了‘大家’,一點犧牲不算啥?!币粋€輕松的回答,一個燦爛的微笑,折射出的是一份包容與關愛。
    “總覺得平時虧欠他們的太多,在家的時候就多給老婆孩子彌補一點?!币粰C組成員輕描淡寫的一句話,道出了這位飛行30多年、6000余小時飛行員的氤氳柔情。
    (摘編自蘇銀成等《探空測地的“九天神眼”》)(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獎狀”飛機雖“小”,但“裝貨”能力不??;它的本領也不小,飛行高度高,航速不低,續(xù)航能力強。
    B.“獎狀”飛機艙內空間逼仄狹窄,機組成員的活動空間不到機艙的一半,這給機組成員帶來了諸多不便。
    C.“獎狀”號機組自1986年成立以來,飛行架次多,作業(yè)面積廣;多次參與導航工作,為社會做出了貢獻。
    D.文章寫2011年7月西藏航拍一事,突出了“獎狀”號機組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難的優(yōu)良作風。
    (2)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篇通訊點面結合、以小見大,主要通過動作、語言、心理等描寫,來表現中國當代軍人的陽剛之美。
    B.文中2.3段使用大量的數據,展示出“獎狀”飛機的優(yōu)良性能和張凱機組的優(yōu)秀作戰(zhàn)能力,這比起單純的文字報道,表現更清晰,說服力更強。
    C.文中寫北川航拍時排除險情一事,突出了張凱機組技術精湛,臨危不亂以及團結協(xié)作,配合密切的特征。
    D.一位飛行員家屬說“選擇了飛行員,就是選擇了寂寞……”,在她們輕松回答、燦爛笑容背后,除了折射出包容與關愛,還能隱隱體會到她們沒有言說的心酸。
    (3)結合全文內容,簡析文中劃橫線的句子“蘊含著的是一份大愛”的含義。

    組卷:0難度:0.7

四、古代詩文閱讀(一)文言文閱讀

  • 4.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
          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擊趙,大破之。當此時,趙歇為王,陳余為將,張耳為相,皆走入鉅鹿城。
          初,宋義所遇齊使者高陵君顯在楚軍,見楚王曰:“宋義論武信君之軍必敗,居數日,軍果敗。兵未戰(zhàn)而先見敗征,此可謂知兵矣。”楚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悅之,因置以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為次將,救趙。諸別將皆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
          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項羽曰:“吾聞秦軍圍趙王鉅鹿,疾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應其內,破秦軍必矣?!彼瘟x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今秦攻趙,戰(zhàn)勝則兵,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秦、趙。夫被堅執(zhí)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齊,送之至無鹽,飲酒高會。天寒大雨,士卒凍饑。項羽曰:“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飲酒高會,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強,何敝之承!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且掃境內而專屬于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表椨鸪砍蠈④娝瘟x,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令羽誅之?!碑斒菚r,諸將皆懾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將軍家也。今將軍誅亂?!蹦讼嗯c共立羽為假上將軍。使人追宋義子,及齊,殺之。使桓楚報命于懷王。懷王使項羽為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皆屬項羽。
          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zhàn)少利,陳余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于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zhàn),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
          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zhàn)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
    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注釋】①鉅鹿城,古縣名,治所在現在河北平鄉(xiāng)西南。②卿子冠軍,卿子是當時對人的尊稱。宋義是上將軍,在諸將之上,所以稱為卿子冠軍。③承其敝,承,趁;敝,疲憊。④枝梧,抵抗。
    (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戰(zhàn)勝則兵 罷,通“疲”
    B.故不如先秦、趙 斗,使……相斗
    C.送之至無鹽,飲酒高會 身,親自
    D.楚王令羽誅之 陰,陰沉地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B.使人追宋義子,及齊,殺之 項伯乃夜馳沛公軍
    C.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飲酒高會 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
    D.懷王使項羽為上將軍 請以劍舞,擊沛公于坐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
     

    A.“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充分地表現項羽及其軍隊的勇猛和超強的戰(zhàn)斗力,為后文埋下了伏筆。
    B.項羽認為,雖然若論坐于軍帳,運籌決策,他比不上宋義;但是披堅甲執(zhí)銳兵,勇戰(zhàn)前線,宋義比不上他。于是作為次將的項羽心里不服宋義為上將軍。
    C.由于宋義不戮力救趙攻秦,拒諫飾非,飲酒高會,不體恤士卒,卻去鉆營私利,“久留不行”,所以項羽殺了他。
    D.項羽軍破釜沉舟,抱著必死決心,于是士氣大增,無不一以當十,勢如破竹地戰(zhàn)勝了秦軍和諸侯的軍隊,最后諸侯軍“無不膝行而前”的臣服。
    (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②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組卷:2難度:0.3

七、表達題

  • 11.將下面的這則消息概括為一句話新聞。(不超過10字)
          一架從俄羅斯起飛的伊爾-76飛機,日前載著一位尊貴的北極”客人“抵達大連國際機場,它就是來自北極圈內的珍稀動物--白鯨。這也是白鯨家族在歷史上首次登陸中國,它將成為大連老虎灘極地海洋動物館的正式成員。
          這只3歲的白鯨,身長近4米,體重500公斤左右,是個溫順的“小姑娘”。在來中國之前,它已學會了轉圈、唱歌、與人接吻,生氣了還會叫上幾聲。白鯨的新家被安置在剛剛建好的極地館內,它也是第一位入住極地館的成員。為了使它適應館內的水溫,工作人員準備了2-3噸的冰塊,以備降溫使用。春節(jié)前后人們可一睹這只白鯨的風采。

    組卷:13引用:10難度:0.7

八、作文

  • 12.根據要求完成作文。
          五四時期,新派人物陳獨秀曾經和反對五四運動的舊派人物田桐等人在文藝思想方面發(fā)生過激烈的論戰(zhàn),為此,雙方結怨很深。1919年6月,陳獨秀在北京街頭散發(fā)《北京市民宣言》時被捕。消息迅速傳遍全國,各界函電交馳,要求釋放陳獨秀。其中,聲援陳獨秀的就有田桐,還有桐城派古文家馬伯通和姚叔節(jié)等人。有學者評論說,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深深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和溫暖。
          生活中,我們常能感受到這種人性的光輝。它讓情感更真純,讓社會更美好,讓世界更充滿愛心,讓生活更多姿多彩。
          請以“人性的光輝”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組卷:1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