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訥河市小升初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與運用。
-
1.看拼音,寫詞語。
qīnɡ fù jīnɡ huánɡ pì jìnɡ jié rán qīn xí pái huái yán jùn dān diào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恍然大悟 焉知非福 可見一斑 狂風(fēng)怒號 B.囫圇吞棗 流連忘反 張冠李戴 抑揚頓挫 C.排山倒海 無影無蹤 滔滔不決 不解之緣 D.見微知著 自做自受 興高采烈 懸崖峭壁 組卷:5引用:1難度:0.9 -
3.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A.《北京的春節(jié)》描繪了一幅幅北京春節(jié)的民風(fēng)民俗畫卷,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氛圍的溫馨與美好,表達了作者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rèn)同和喜愛。 B.《十六年前的回憶》是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同志在 1943 年寫的,正值李大釗同志遇難十六周年。 C.《陽光的兩種用法》寫了我的母親畢大媽充滿智慧地使用陽光,表達了我對普通勞動者的贊頌,以及對平淡生活的贊美。 D.《那個星期天》有一段敘述了“我”怎樣“挨時光”的情景,文章借助寫“跳房子”“看著云彩走”這些舉動,真實自然地表達了“我”等待時“焦急又興奮”的情感。 組卷:8引用:3難度:0.7
二、閱讀理解。
-
9.課外閱讀。
非雪天不能讀書 讀書不分四時。春天讀書,有杏花春雨,別具一番風(fēng)情;夏天讀書,有接天蓮葉相伴,也令人神往。而我半生讀書,都似乎與杏花、春雨、蓮葉無緣,飄滿記憶中的是山鄉(xiāng)茅屋的一天風(fēng)雪。
我年少時即插隊山區(qū),那里地曠人稀,勞動很緊張,每年繁忙的春耕春播、夏收夏種、秋收秋種,常常是忙得兩頭摸黑。雖然有時雨天不出工,但能夠留給我讀書的時間畢竟太少,也太零碎。
只有冬天,對我來說是奢侈的日子,會有整把整把的時日供我閉戶讀書,我可以在火爐里煨上幾只紅薯,讓書香伴著薯香。書讀足了,就從灰燼里拔出幾只又香又燙的紅薯來吃,吃飯后又翻開喜愛的書來讀。這種時日,我往往將平日里想讀而無暇讀的書堆滿一床,逐本讀過去,或者將一年中零零散散讀過的書全翻出來,恣意地重讀一遍。
雪夜讀書在我也是歡樂的事。一爐紅火,滿室雪光,四野靜謐的落雪聲,我時而默誦,時而低吟,一直到雄雞初啼才戀戀不舍地吹燈睡覺?,F(xiàn)在回想起來,我生平所讀的書,在那些雪天里讀的最多,也記憶最深。
我常常思忖:為什么我一回憶起讀書的生活,總是想到那些苦寒的雪天?難道我就沒有楊柳岸邊書相伴的日子嗎?難道我今天在窗明幾凈的書房里讀書不值得留戀嗎?可是近年來我的讀書成了消遣,早期的銳志沒有,更常常禁不住燈紅酒綠的誘惑。許多書買來,一堆一堆還沒翻過,有些只看了開頭的幾頁就再也沒有碰過。現(xiàn)在我似乎懂了:人的一生,可用來讀書的日子數(shù)來不少,但真正用在讀書上的時間卻不多。讀書,是需要一點生存壓力的。清人袁枚在《黃生借書說》里道,年輕時因家貧,他如饑似渴地借書讀,做官后,生活安順,書也“俸去書來”容易得到了,反而塵土蒙卷,讀書的時間反倒不多了……
袁枚說的是書非借不能讀,而我則想說書非雪天不能讀。寒冬,是時令的雪天;艱難逆境,是人生的雪天;清靜寡欲,是情志的雪天。雪天讀書,正如旅人在風(fēng)雪之夜里對家園的思念,更有一番神思的投入和徹骨的深味。
(1)給文章的標(biāo)題換種說法(句式):
(2)第1段中,“有接天蓮葉相伴”一句,是由
(3)第1段中“一天風(fēng)雪”中“一天”的意思是
(4)“奢侈”的本義是花大量錢財追求過分享受,它在第3段中如何理解?
(5)縱觀全文,題目中的“雪天”既指
(6)仿照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續(xù)寫兩個句子。
秋天讀書,
冬天讀書,組卷:8引用:1難度:0.4
三、習(xí)作。
-
10.豐富多彩的小學(xué)生活就要結(jié)束了,在成長的道路上,你是否也曾有過把握良機、獲取成功的喜悅?你是否也曾有過失去去良機、傷心失落的遺憾?請以“把握”或“遺憾”為題,寫下感受深刻的經(jīng)歷,用來作為學(xué)習(xí)和生活道路上的借鑒或鼓勵。要求:(1)內(nèi)容要具體;(2)語言要通順、連貫;(3)表達真情實感;(4)不少于 400 字;
組卷:3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