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大版八年級上冊《2.2 光的折射》2023年同步練習卷
發(fā)布:2024/9/1 17:0:8
一、選擇題
-
1.當光線從一種透明物質(zhì)進入另一種透明物質(zhì)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A.光線的傳播方向一定發(fā)生改變 B.光線的傳播方向有時不發(fā)生改變 C.入射角一定小于折射角 D.入射角一定大于折射角 組卷:8引用:0難度:0.9 -
2.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入射角為45°,則折射角可能為( )
A.0° B.32° C.45° D.90° 組卷:493引用:4難度:0.6 -
3.在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如果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則下列說法中可能的是( ?。?/h2>
A.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 B.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 C.光從玻璃垂直射入水中 D.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 組卷:24引用:1難度:0.7 -
4.關于光的折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A.光從水里斜射入空氣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B.光發(fā)生折射時,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光從一種物質(zhì)進入另一種物質(zhì)中時,光的傳播方向一定改變 D.透過清澈的池水觀察游泳池的底,看起來要比實際的深度淺一些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5.一束光線由空氣斜射入水中,當入射角增大時,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反射角逐漸增大,折射角逐漸增大 B.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逐漸增大 C.反射角逐漸減小,折射角逐漸減小 D.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的夾角逐漸變小 組卷:56引用:1難度:0.7 -
6.下列事實中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的是( ?。?/h2>
A.太陽光穿過樹葉間的小空隙,在地面上留下了光斑 B.人在河邊看見“白云”在水中飄動 C.人在水中潛泳時看見水中的魚 D.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變淺了 組卷:3引用:1難度:0.8 -
7.人站在岸上看到水底的“鵝卵石”的光路圖正確的是( ?。?/h2>
A. B. C. D. 組卷:819引用:17難度:0.4 -
8.在圖中,畫出了光線射在空氣與玻璃的界面處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的四幅光路圖,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組卷:230引用:24難度:0.9 -
9.一束光線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漸增大,則折射角( ?。?/h2>
A.逐漸變小 B.逐漸增大,但總小于入射角 C.不變 D.逐漸增大,但總大于入射角 組卷:199引用:9難度:0.7 -
10.關于虛像和實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A.由光的反射成虛像,折射成實像 B.虛像是人的幻覺,并無光進入人眼,實像則相反 C.實像能用光屏得到,虛像則不能 D.平面鏡成虛像,小孔成像也是成虛像 組卷:9引用:1難度:0.5
四、實驗探究題
-
29.如表是光和聲音在15℃時在幾種介質(zhì)中運動的速度,如圖甲是光在幾種介質(zhì)中發(fā)生折射時的光路圖。
介質(zhì) 聲速/m?s-1 光速/m?s-1 密度/kg?m-3 空氣 340 3×108 1.29 水 1500 2.25×108 1.0×103 人體軟組織 1700 0.5×108 1.1×103
(2)綜合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和圖甲中的光路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3)醫(yī)學中常用超聲波擊碎人體內(nèi)的結石,這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能量超聲波從空氣中斜射入人體類似光一樣發(fā)生折射,也遵守速度與偏折規(guī)律。已知超聲波在人體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快,如圖乙所示,超聲波進入人體擊碎結石時,試在圖乙中畫出超聲波的大致路線圖。組卷:74引用:3難度:0.6
五、解答題
-
30.某小組同學在“研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按正確的方法安裝和調(diào)節(jié)好實驗裝置。他們使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按表一中的入射角i依次進行了三次實驗,并將相應的折射角r記錄在表一中。然后他們使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重復上述實驗,并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二中。為了進一步探究入射角i和折射角r之間的關系,他們進行適量的運算,將結果分別記錄在表一和表二的后四列中。
表一(空氣斜射入水)實驗
序號入射角i(度) 折射角r(度) 入射角的正弦sini(×10-2) 折射角的正弦sinr(×10-2) 入射角的余弦cosi(×10-2) 折射角的余弦cosr(×10-2) 1 23.0 17.5 39 30 92 95 2 36.0 26.7 59 45 81 89 3 51.0 36.9 78 60 63 80 實驗
序號入射角i(度) 折射角r(度) 入射角的正弦sini(×10-2) 折射角的正弦sinr(×10-2) 入射角的余弦cosi(×10-2) 折射角的余弦cosr(×10-2) 4 23.0 15.0 39 26 92 97 5 36.0 23.0 59 39 81 92 6 51.0 31.3 78 52 63 85
(2)分析比較每一次實驗數(shù)據(jù)中的入射角i與折射角r的大小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3)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4(或2與5、3與6)數(shù)據(jù)中的入射角i與折射角r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4)請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中經(jīng)運算后得到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并歸納得出結論。
(a)分析比較;
(b)分析比較。組卷:57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