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1《第六章 自然災害》2020年單元測試卷(3)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讀圖,完成1~2題。
圖示自然災害是( ?。?/h2>組卷:14引用:0難度:0.80 -
2.讀圖,完成1~2題。
寒潮帶來的良性影響可能有( ?。?/h2>組卷:7引用:0難度:0.60 -
3.如表為某地重點監(jiān)測溝谷參數表。根據表中參數推測,發(fā)生泥石流可能性較大的溝谷是( )
溝谷編號 集水面積(km2) 平均坡度(°) 流域落差(m) 植被覆蓋率(%) ① 5.3 24.3 537.2 15.7 ② 2.7 30.1 670.3 19.6 ③ 20.0 40.8 1353.7 13.2 ④ 4.5 26.1 384.7 20.5 組卷:23引用:2難度:0.6 -
4.如圖示意2018年2月6日臺灣花蓮縣附近海域發(fā)生6.5級地震,導致此次地震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該地區(qū)處在( )
組卷:6引用:2難度:0.5 -
5.如圖為漫畫“表里不一”。完成5~6題。
按自然災害的成因與發(fā)生過程分,漫畫所示自然災害屬于( ?。?/h2>組卷:4引用:0難度:0.70 -
6.如圖為漫畫“表里不一”。完成5~6題。
能有效緩解城市內澇的措施是( )組卷:5引用:0難度:0.30
二、綜合題
-
2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黃河是世界罕有的多沙河流。黃河調水調沙是根據水庫蓄水情況,充分利用自然力量,通過精確調度小浪底水庫的水量進行沖沙減淤,輔以人工擾動措施,調整其河道淤積形態(tài),加大排沙量,即利用進入下游河道水流的挾沙能力,在懸河主槽淤積最為嚴重的河段實施河床泥沙擾動,擴大主槽行洪能力。如圖示意黃河流域局部及調水擾沙工程景觀。
(1)運用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原理,分析甲地區(qū)最主要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對該地區(qū)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2)每年6月下旬到7月初,小浪底需要放水排沙,但每年放水排沙時間并不固定。對此作出合理解釋。
(3)說明人工擾沙工程選取圖示河段的主要原因。組卷:10難度:0.5
[地理一選修6:環(huán)境保護]
-
29.2019年異常的高溫天氣和嚴重的干旱,使得澳大利亞東南部從9月份開始就爆發(fā)了森林火災,火災持續(xù)了多月以后,依舊有100多處森林起火點。到2020年1月8日,澳大利亞山林大火仍在持續(xù)燃燒。據報道,過火面積已經增加至1030萬公頃,死亡人數為25人。數百座房屋被毀,數十萬公頃土地被燒毀,火災對野生動物、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環(huán)境造成巨大破壞。
簡析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對當地環(huán)境的影響,請為澳大利亞森林滅火獻計獻策。組卷:7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