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西省晉中市榆次一中高一(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全球,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生命災難和經濟損失,也使人困惑、焦慮乃至恐懼。這是一場全人類與病毒的斗爭,阻斷病毒傳播、控制疫情波及范圍是世界各國的當務之急。人類與流行病長期斗爭的歷史啟示我們,在思考疫情防控問題時,除了對付病毒還應超越病毒,探討其背后存在的人與動物乃至人與自然的關系;除了隔離病人還應治理環(huán)境,進而思考生態(tài)安全的大問題。
如果說疾病是與人類始終同在,并且仍將是影響人類歷史的基本參數(shù)和決定因素之一,那么流行病更是如此,它在人類歷史上一直產生著重要的影響。美國細菌學家和病理學家辛瑟爾認為,“刀劍、長矛、弓箭甚至是烈性炸藥,對一個民族的命運所造成的影響,都遠遠不及傳播鼠疫的跳蚤和傳播黃熱病的蚊子”,因為它們是傳播流行病的媒介。流行病在人類一系列重大事件中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包括加速羅馬帝國的滅亡、加劇三十年戰(zhàn)爭的禍害等。同時辛瑟爾批評“人類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去看待大自然的萬事萬物”,并斥責人類認為虱子是許多流行病傳播的罪魁禍首的觀點。此外,辛瑟爾還強調各國在流行病應對中應求同存異、戳力合作。這提醒著人們,在流行病暴發(fā)與擴散的歷史中,不僅世界上不同人種有共同的命運,而且人類與其他相關生物都有著共同的命運。將它們的故事整合起來,才能更好地認識和研究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
美國著名史學家麥克尼爾在《瘟疫與人》一書中系統(tǒng)梳理了自古以來各類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影響。從探討“人類共同體”到探討“瘟疫與人”的互動,不僅把疾病納入人與自然互動共生的歷史進程中,而且強調疾病“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都在自然平衡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人類與流行病的斗爭從未停歇,學界與社會上普遍認為,人類對地球的關心不夠,沒能處理好與自然界其他生物的關系,尤其是對自然界過于貪婪和掠奪,給其他生物帶來了生存壓力,從而為病毒和疾病向人類擴散提供了機會。2014年出現(xiàn)在幾內亞的埃博拉病毒,源于西非國家砍伐棕櫚樹,驅走了在此棲息的蝙蝠,攜帶數(shù)百種致命病毒的蝙蝠不得不離開賴以生存的家園,四處流浪。這促使有危機感的學者深刻意識到,人類的健康以生物多樣性為基礎,當前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也使人類面臨生存危機,構建生態(tài)倫理和生態(tài)安全迫在眉睫。
人類與流行病斗爭的歷史告誡我們,人類與其他生命都是地球上的生物,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生物共有的家園。人類與其他生命處于平衡狀態(tài)之時,相安無事;如果平衡被打破,人類會飽受痛苦。人類與流行病的斗爭只有時間或長或短的鏖戰(zhàn),沒有絕對的輸贏。因此,人類在流行病防御面前,不僅要通力合作,構建防御疾病命運共同體,而且要突破人類中心意識,構建多樣化的生態(tài)安全環(huán)境。
(摘編自《從對付病毒到重視生態(tài)安全——人類與流行病斗爭的歷史啟示》)(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疫情防控迫在眉睫,探討人與動物乃至人與自然的關系,構建生態(tài)倫理和生態(tài)安全十分的重要。
B.辛瑟爾反對人類中心意識,特別不同意人們所認為的虱子是許多流行病傳播的罪魁禍首的觀點。
C.史學家麥克尼爾強調了“疾病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都在自然平衡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觀點。
D.人類在流行病防御面前,只要通力合作,構建防御疾病命運共同體,就一定能消滅流行病。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借辛瑟爾與麥克尼爾的觀點表達對人類共同體的思考,并以埃博拉病毒為證。
B.文章基于現(xiàn)實需要與歷史經驗提出論點,強調了在流行病防御中應重視生態(tài)安全。
C.文章從史學和科學兩個角度探討流行病的防控,指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
D.文章不僅用準確嚴密的語言傳遞觀點,也借“四處流浪”“鏖戰(zhàn)”等體現(xiàn)了語言的形象性。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人類歷史上,傳播鼠疫的跳蚤和傳播黃熱病的蚊子,對一個民族的命運造成的影響遠遠大于刀劍、長矛甚至烈性炸藥。
B.疾病與人類始終同在,一直是影響人類歷史的最重要的基本參數(shù)和決定因素之一,讓人類恐懼的流行病更是如此。
C.學界與社會上普遍認為,人類對地球的關心不夠,就會給其他生物帶來生存壓力,從而為病毒和疾病的擴散提供了機會。
D.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生物共有的家園,人類不能打破與其他生命相處時的平衡狀態(tài),如果平衡被打破,結果是兩敗俱傷。組卷:6引用:4難度:0.6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北京冬奧會主火炬的設計研發(fā),最大的創(chuàng)新之處是微火設計、視頻顯示以及由復雜的姿態(tài)控制系統(tǒng)構成烏巢上空的完整結構,這在百年奧運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北本┒瑠W會主火炬技術負責人、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1所(京)事業(yè)部總工程師劉悅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為何使用微火設計?是為了更好展現(xiàn)綠色低碳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此前的奧運火炬都是熊熊大火,能源消耗量巨大,北京冬奧會將綠色能源—氫氣作為燃料,微火設計可實現(xiàn)氫氣消耗量每小時小于2立“從技術角度來說,微火的實現(xiàn)并不容易?!眲偢嬖V記者,北京冬奧會主火炬須長時間燃燒,對環(huán)境適應性、穩(wěn)燃性以及抗低溫、火焰顯色等方面均提出很高要求。而且,氫氣的供給需要達到安全、穩(wěn)定,劉悅團隊將氫氣供給系統(tǒng)設計為撬裝結構,使儲存、減壓、輸送、控制集成起來?!坝捎谔囟ǖ氖褂脠鼍巴黄屏藲錃馐褂靡?guī)范的現(xiàn)有要求,最終,我們的撬裝結構作為航天專有產品提供給了北京冬奧組委?!眲傉f。
火焰本身太小,如何使之壯觀?創(chuàng)意團隊給出設計,采用“微火+視頻顯示”技術方案。劉悅表示,視頻顯示技術成熟,但是用在火炬的核心裝置內,復雜的造型就需要大量采用“異形屏”技術,從設計到制造再到保證系統(tǒng)的可靠性都存在諸多挑戰(zhàn)?!拔覀儗⒔Y構高度集成并實現(xiàn)輕量化,結構變得不顯眼,屏顯做到輕薄,讓大家只關注到唯美的火炬,感受主火炬晶瑩剔透的效果?!眲傉f。
與以往火炬最大的不同還在于,北京冬奧會主火炬懸掛在鳥巢上空,宛如飄舞在空中的雪花托舉著盛開的火焰,這對系統(tǒng)的高可靠性提出要求一保證各個環(huán)節(jié)萬無一失!劉悅團隊不光在結構的穩(wěn)定性、承載力、空中姿態(tài)方面為主火炬找到最優(yōu)方案,還在供電、信號、燃燒、機電、播控等方面都進行了冗余設計,確保主火炬在鳥巢上空美輪美奐地呈現(xiàn)。
(摘編自《科技創(chuàng)新奏響北京冬奧會主火炬“冰與火”之歌》,“中國科技網(wǎng)”2022年2月5日)
材料二:
春晚節(jié)目《只此青綠》節(jié)選自由故宮博物院、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等共同出品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展卷人因對《千里江山圖》的潛心鉆研,循著“展卷、問篆、唱絲、尋石、習筆、淬墨、入畫”的篇章綱目,走入了畫家王希孟的內心,探尋出《千里江山圖》“獨步千載”的偶然與必然,讀懂了古老文物與現(xiàn)代人之間的情感連接。
創(chuàng)意舞蹈《金面》,是從三星堆文明中汲取新靈感、提取創(chuàng)意元素的作品?!督鹈妗芬詯矍殡p人舞蹈的形式,通過CG設計制作+光學動作捕捉技術,帶觀眾穿越歷史長河,游覽數(shù)千年前的古蜀國,為觀眾奉上了一場浪漫、神秘、唯美的視覺盛宴。
創(chuàng)意音舞詩畫《憶江南》將曠世名作《富春山居圖》合璧團圓。節(jié)目采用電影化的拍攝手法,運用多種特效手段,集詩、書、畫、印于一身,在傳統(tǒng)山水畫意境之中融入歌舞等演出形式,以清雅洗練的筆墨描繪初秋時節(jié)富春江一代的山川景色,帶給觀眾“一卷在手,江山無限”的沉浸式美感體驗,更充分彰顯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張力和無限魅力。
(摘編自《傳承千年文脈獨具中華韻味》,“人民網(wǎng)”2022年2月1日)
材料三:
在求索未知的階梯上不斷攀登,藝術與科學可以相互激發(fā)。原創(chuàng)性的科學發(fā)現(xiàn)、顛覆性的科學創(chuàng)新、“從0到1”的科學突破,離不開激發(fā)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獲得電光石火般的思想靈感。這就需要讓科學與人文攜手同行。當前,我們正走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征程上。無論是探索未知奧秘,還是攻克“卡脖子”難題,無論是加強基礎研究,還是提供科技解決方案,都離不開科學精神的支撐,而科學精神需要人文精神的滋養(yǎng)。促進科學與人文融合,不僅能樹立科技為民、科技向善的價值導向,更能為科技創(chuàng)新帶來豐富的源頭活水。
(摘編自喻思南《科學琴鍵演繹人文旋律》,《人民日報》2022年1月26日)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微火、屏顯、當空舞動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主火炬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現(xiàn)出來的方式,其中最難實現(xiàn)的是當空舞動。
B.撬裝結構解決了氫氣在供給方面的安全、穩(wěn)定問題,冬奧會采用此結構體現(xiàn)了航天科技為冬奧會做出的貢獻。
C.創(chuàng)意節(jié)目《金面》《憶江南》演出成功不只因為取材于傳統(tǒng)文化,也在于穿越的形式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感受。
D.當一位科學家擁有了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或電光石火般的思想靈感,就可以實現(xiàn)科技“從0到1”的原創(chuàng)性、顛覆性突破。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大量引用北京冬奧會主火炬技術負責人劉悅的話,介紹了奧運主火炬的創(chuàng)新之處,既富有專業(yè)性,又有說服力。
B.材料二通過介紹節(jié)目《只此青綠》《金面》《憶江南》的靈感來源及表現(xiàn)形式,從不同角度彰顯了厚重的中華歷史文化。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可以作為材料三的論據(jù),論證“在求索未知的階梯上不斷攀登,藝術與科學可以相互激發(fā)”這一觀點。
D.材料三雖然反復強調科學與人文相互融合這一觀點,但側重在促進科學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上,根據(jù)材料三最后幾句就可看出。
(3)冬奧會主火炬設計是如何體現(xiàn)“科學與人文攜手同行”理念的?請結合材料概括說明。組卷:0引用:3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MERGEFORMATI(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處處競爭、時相侵奪,在這個崇尚叢林法則的世界,水之處下,本質上是“善利萬物而不爭”。這里的“不爭”,絕非 、圖安樂逸、什么事情也不干,而是在溪、谷、淵里以靜默狀態(tài) 自己的能量。
“不爭”的最終結果是:“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辈粻幎芘c之爭與無為而無不為是對應著的。不爭之水所完成的,是天下萬類誰也無法 的巨業(yè)、偉業(yè)。比如,長江三峽、秦晉峽谷,數(shù)百里奇險驚絕,不都是水所開辟、創(chuàng)造的嗎?
柔和、平靜、處下、浩茫,為水的變化、運動埋下了伏筆。大千世界,水的變動是最神奇的。水化為汽,汽結為云霧雨露,悄悄然 ,夏雨滂沱,冬雪飄拂。因機而動之水,讓這個世界呈現(xiàn)出多少迷人的景觀喲:逶迤九曲的江河、韜光養(yǎng)晦的飛瀑、清潭的虎嘯龍吟……倘若沒有水,天下的自然美景,大多就沒有了靈魂。
水性繁復,最卓異的是“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焕^而為江為河,聚成湖海;接著,才有了負重遠行的艦船、航母。是水的變動不居、行跡無限,在人間完成了“天地相合,以降甘露”的祥瑞景象。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A.自暴自棄 涵養(yǎng) 追索 鋪天蓋地 B.自暴自棄 聚集 企及 漫山遍野 C.得過且過 涵養(yǎng) 企及 鋪天蓋地 D.得過且過 聚集 追索 漫山遍野
A.逶迤九曲的江河、韜光養(yǎng)晦的清潭、虎嘯龍吟的飛瀑……倘若沒有水,天下的自然美景,大多就沒有了靈魂。
B.韜光養(yǎng)晦的江河、虎嘯龍吟的清潭、逶迤九曲的飛瀑……倘若沒有水,天下的自然美景,大多就沒有了靈魂。
C.逶迤九曲的江河、虎嘯龍吟的清潭、韜光養(yǎng)晦的飛瀑……大多天下的自然美景,倘若沒有水,就沒有了靈魂。
D.逶迤九曲的江河、韜光養(yǎng)晦的清潭、虎嘯龍吟的飛瀑……倘若沒有水,大多就沒有了靈魂,何況天下的自然美景。
(3)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水為自己辟出新的前程,滴水穿石,能以柔性、韌性磨穿、磨斷當路之頑石
B.滴水穿石,水能為自己辟出新的前程,以柔性、韌性磨穿、磨斷當路之頑石
C.水能以柔性、韌性磨穿、磨斷當路之頑石,滴水穿石,為自己辟出新的前程
D.滴水穿石,水能以柔性、韌性磨穿、磨斷當路之頑石,為自己辟出新的前程組卷:12引用:3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1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現(xiàn)在,肥胖發(fā)生率越來越高,很多人從多方面探究肥胖是如何形成的。生活中,① 。暴飲暴食、缺乏鍛煉和身體疾病等,而由肥胖帶來的健康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② 。肥胖可能引起記憶衰退,而記憶功能障礙反過來又可能影響食欲和進食決定。換句話說,肥胖可能讓人記不清吃過沒有和吃過多少,因而吃得更多,變得更胖。當感到饑餓時,常人③ ,而肥胖者卻覺得根本沒吃過什么食物。胃里的食物像一團空氣。這表明,我們胃里實際有多少食物和我們對記憶中已經吃了多少食物的認知在共同決定我們吃或不吃以及吃多少,而記憶受損可能讓我們吃得過多,從而導致肥胖。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文中畫波浪線處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組卷:6引用:5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