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遼寧省本溪高級中學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0/26 5:0:2

第Ⅰ卷(閱讀題7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哲學有助于提升引領性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嗎?哲學能夠為促進中國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邁進貢獻一份力量嗎?2020年,中國科學院組建了哲學研究所,這一舉措不禁催人深思:哲學能夠成為科技創(chuàng)新的“助產(chǎn)士”嗎?
          哲學是一門源遠流長的學問,不少科學學科脫胎于哲學。在牛頓所處的時代,物理學和天文學在西方還被稱為自然哲學;社會科學和心理學直到19世紀末才開始掙脫哲學母體,努力謀求其自身成為科學學科的獨立地位。哲學與科學具有許多共同的旨趣,力求以合理化、理論化的方式來理解和說明各種感官經(jīng)驗所及的現(xiàn)象,涵蓋宇宙、自然、生命、社會和人性,近乎無所不包,但二者在研究方法和評判標準上也有著顯著差別。隨著哲學與科學各自獨立門戶,甚至有漸行漸遠之勢,哲學對于科學的作用和影響也沒有那么清晰明了。物理學家費曼曾譏諷科學哲學對于科學家的作用就如同鳥類學之于鳥:鳥兒不必接受鳥類學的指導,卻可以飛得很高,活得很好。
          1962年,哈佛大學托馬斯?庫恩出版了《科學革命的結(jié)構(gòu)》一書,顛覆了此前廣為接受的關于科學發(fā)展的累積漸進式圖景。按照庫恩對科學發(fā)展歷史的解讀,一門科學或其中某個分支領域得以確立或成熟的標志是進入到他所謂的常規(guī)科學,而常規(guī)科學的根本特征是形成了對日常科學研究和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具有明確范式。在常規(guī)科學時期,接受了某一范式的科學共同體成員往往不會糾結(jié)于范式中偏哲學的部分,而是不加懷疑地通盤接受。然而,隨著在范式指導下的解題活動的深入和擴展,常規(guī)科學活動將會遭遇到逐漸增多的反例,這些是在范式的理論框架內(nèi)始終得不到解決的難題。隨著反常事例的增多,常規(guī)科學及其范式進入到危機階段,逐漸有科學家開始懷疑范式的適用性,并反思和質(zhì)疑其中偏哲學的部分。倘若舊范式被拋棄,新范式出現(xiàn)并取而代之,科學革命就此發(fā)生。
          參與發(fā)起和推動科學革命的科學家,通常具備哲學思考頭腦和稟賦;他們勇于懷疑和挑戰(zhàn)舊范式的概念基礎和理論體系,進而開辟新的科學探索路徑和視域。這一類型的科學家可稱為哲人科學家。大多數(shù)哲人科學家并未受過正規(guī)的哲學訓練,對哲學學說和術語的掌握不一定是準確可靠的,但他們熱衷于思考和探討具有鮮明哲學色彩的基本問題和方法論問題,富有反思和懷疑精神,勇于嘗試新的思路。他們的哲人特質(zhì)卻可以令其在科學革命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質(zhì)疑和挑戰(zhàn)舊范式,開啟和推動浙范式。
          正如1944年,愛因斯坦在寫給一位青年學者的回信中談到的那樣:“如今許多人--甚至專業(yè)的科學家--在我看來是只見樹木而不見森林。歷史和哲學背景方面的知識可以賦予人一種獨立性,使其脫離同時代人的偏見,而這是大多數(shù)科學家難以擺脫的。這種由哲學洞見所造就的獨立性--在我看來--乃是區(qū)分單純的工匠或?qū)<遗c真正的真理追尋者的標志?!?br />(摘編自朱菁《哲學能夠成為科技創(chuàng)新的“助產(chǎn)士”嗎?》)材料二:
          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的任務是結(jié)合物理學、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最新進展,在宇宙、生命、意識的本質(zhì)這些正醞釀革命性突破的問題上開展哲學研究;通過吸收科學與哲學的優(yōu)秀成果,發(fā)揮中國傳統(tǒng)的科學、哲學思想的獨特優(yōu)勢,為獨創(chuàng)性的科學研究開辟新的思維空間。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并不只是中國科學院新建的一個研究單元,更為重要的是,希望以此為基礎,加強科學界與哲學界的聯(lián)系、加強國立科研機構(gòu)與高校的聯(lián)系、加強與國外同類型研究機構(gòu)的聯(lián)系,推動科學家與哲學家新型聯(lián)盟的建立。
    (摘編自白春禮《架構(gòu)科學家與哲學家的思想橋梁,為人類科技事業(yè)貢獻新智慧》)材料三:
          現(xiàn)實的問題是哲學建設盡管是“良藥”,但卻是一個需要多方推動的復雜系統(tǒng)工程,而且是無法立竿見影的“慢功夫”,需要長期的文化哲學濡化才能形成影響,甚或在未來30年科技強國建設的整個過程中都不一定能顯現(xiàn)“療效”。哲學建設的這種復雜性、不確定性和滯后效應可能使得各個層面都缺乏推動實施的動力,進而陷入“難以落地”和“系統(tǒng)失靈”的境地。這種情況與《孟子?離婁上》關于“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比喻很類似。一個人犯了7年的病,而他的病卻非要儲藏到3年之久的艾才能灸治,而這時一般面臨3種選擇困境:“一是不惜重價訪求別人家藏三年之艾的,懇求出讓,但未必靠得??;第二個辦法是自己從今藏起尚待三年,這三年內(nèi),病況是否可待,還是沒把握;第三個辦法是舍卻艾灸,姑試他種治療,但是更無把握,而且醫(yī)藥雜投,或許轉(zhuǎn)促其死?!?br />(摘編自張月鴻等《哲學建設:我國科技強國建設的“三十年之艾”》)(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物理學、天文學、社會科學和心理學都脫胎于哲學,它們旨趣相同,但研究方法和評判標準差別顯著。
    B.科學飛速發(fā)展,“獨立門戶”,從形式上擺脫了對哲學的依賴,但并沒有割裂科學活動和哲學思維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
    C.如果一門科學的所有成員都能對某一范式不加懷疑地通盤接受,我們才可以說這門科學得以確立或達到成熟。
    D.科學革命更青睞善于科學思考的哲學家,他們有望擺脫原有范式的羈絆,取得更具顛覆性、革命性的突破。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托馬斯?庫恩認為科學發(fā)展的歷程并非累積漸進式,而是經(jīng)歷常規(guī)科學、危機階段、科學革命這樣的三個階段。
    B.中國科學家要能夠緊扣科學前沿中的基本問題進行開拓和創(chuàng)新,而不能只是在已建立的概念體系和研究路徑上跟蹤國際上的工作。
    C.愛因斯坦認為大多數(shù)科學家難以擺脫歷史和哲學等知識的束縛,這一看法正好與物理學家費曼對科學哲學的譏諷完全相反。
    D.要讓科學家和哲學家真正結(jié)合起來,活躍科學研究的創(chuàng)造性氛圍,不僅需要科學家個體的自我修養(yǎng),更需要制度和環(huán)境的促進和保障。
    (3)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科學革命”的一項是
     

    A.“日心說”取代“地心說”
    B.牛頓物理學取代亞里士多德物理學
    C.董仲舒“罷黜百家,尊崇儒術”
    D.達爾文和華萊士分別提出生物演化論
    (4)請結(jié)合材料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這個比喻,具體解說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與“哲學建設”面臨的選擇困境。
    (5)圍繞著“中國科學院組建了哲學研究所”這一新生事物,三則材料的思考角度和表達重點各有側(cè)重,請簡要分析。

    組卷:17引用:9難度:0.6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胡楊林
    墨白
          一開始就是這樣。那個用一根紅柳扛著兩只野兔的獵人看了一眼在遠處的胡楊樹下挖掘的老人說,有許多年了。我們從西南方向沿著由喀喇昆侖群峰雪融而成的葉爾羌河,最初穿過莎車,然后來到了巴楚境內(nèi)的原始胡楊林,在一片殘留著積雪的胡楊林里,我們遇到了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他手持一把坎土鏝,正彎腰在一棵粗大的胡楊樹下挖掘。你在找什么?出于好奇,我們上前詢問。他停下手中的坎土鏝,用長滿了老人斑的手指撩了撩散落在額前的白發(fā),我們看到他臉上布滿了像溝渠一樣的皺紋,他確實已經(jīng)很老了,老得讓我們無法分辨他的實際年齡。但是讓我們尷尬的是,老人并沒有回答我們的提問,他只是看了我們一眼又彎下腰去繼續(xù)挖掘,他手中的坎土鏝在刨進沙土時發(fā)出了“嚓--”的聲響。正在我們要離開的時候,在一片紅柳叢前我們遇到了一群圍獵野兔的維吾爾族老鄉(xiāng),那個用紅柳挑著戰(zhàn)利品的波瓦對我們說,每年,我都會在這林子里看到他。
          他在挖什么呢?那兒。波瓦朝兩棵樹身依靠著的胡楊指了指。我們看到那對胡楊樹中的一棵早已枯死,由于長年的風吹日曬只剩下堅挺的軀干,而另一棵在不知枯死了多少歲月之后,竟然橫生出兩根粗壯鮮綠的枝杈,伸向死去的伴侶,就像用雙臂愛憐地摟住心上人的脖頸,用自己的身軀為戀人擋住風沙的侵襲。獵人把肩上扛著的野兔去下提在手上說,明白了嗎?夫妻樹。但是,在獵人們穿過一片托克拉克樹林消失之后,我們?nèi)匀粵]弄明白那個波瓦話里的意思。隔著那片紅柳,我們聽到的仍是那位老人的坎土鏝刨進沙土時發(fā)出的嚓嚓聲。
          一開始就是這樣。在那片臨近葉爾羌河的胡楊林里,牧羊人毛拉?亞森對我們說,我從小跟著達當放羊,每年都會在林子里看到他。聽牧羊人這樣說,我們的目光越過那片一人多高的紅柳,又落在那個在一棵胡楊樹邊拿著坎土鏝挖掘的老人身上。他在找什么?找人,一個女人。一個什么樣的女人?我也不知道。亞森用他特有的語氣說,我也是聽我達當說的。亞森說著,驅(qū)趕著他的羊群往河邊去。
          亞森離開后,樹林里除了從遠處的紅柳叢邊傳來的坎土鏝吃進沙土里的聲音落在我們漸漸接近的沙土路上,四處沒有一丁點別的聲息。葉爾羌河岸邊生長的胡楊茂密而茁壯,剛萌發(fā)的嫩枝綠葉泛著鵝黃明亮的光澤,在蔚藍色的天空下透出了無限的生機。
          一開始就是這樣。那個頭上不知梳了多少發(fā)辮的維族姑娘,正在小心翼翼地把一個野蘑菇采下來。這種蘑菇我們在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附近的其尼瓦克賓館里品嘗過。那個負責招待我們的維吾爾族多斯特地給我們點了這個菜。他說,這是世界上罕見的稀有菌種,只有葉爾羌河水、千年胡楊林和干旱少雨的大漠氣候的自然融合,才能孕育出這種質(zhì)嫩味美營養(yǎng)豐富的野蘑菇。我們相信多斯的話,但是如果我們吃的是這位維族姑娘剛剛摘采下來的蘑菇,我想那味道一定更加鮮美,現(xiàn)在她用手里拿著一根菌柄呈乳白色的下粗上細呈圓形的黑木耳狀蘑菇的手背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對我們說,很早以前,我跟著阿孃采蘑菇的時候就見過他。他在找什么?找人。什么人?他妻子。聽我阿孃說,已經(jīng)很早了,可能是1953年,那時候我阿孃還沒有出生,他妻子就從上海來到這兒在這之前就住著軍墾的人,他就是。維族姑娘指了指那個挖掘的老人說,說完她又忙著去采蘑菇。
          一開始就是這樣。傍晚的陽光穿過茂密的枝葉,使得他身邊的胡楊樹更加粗壯,偶爾有一兩片金黃的葉子從空中搖下來,老人終于停下手中的坎土鏝看著我們說,她們從上海來的時候沒有房子,就住在地窩子里,那地窩子還是我派人給她們挖的,軍墾嘛,那時我是連長。我們結(jié)婚的時候,她頭上生了很多虱子,困難呀,她水土不服,南方女子嘛,整天拉肚子,整天拉,什么藥都吃不好,從冬天一直拉到春天,人瘦得像個鬼似的,最后她人就不行了。我就把她埋在了這胡楊林里。她臨死的時候,我答應等有一天把她帶回老家去??墒菦]想等到了夏天河水漫上來,墳頭就淤平了,我怎么找都找不到她,從那一年開始,我?guī)缀跽冶榱苏麄€樹林,一晃幾十年都過去了,你說怪不怪,怎么就找不到她呢?你說,我答應過她的話,怎能不算話呢?
          老人說完,又開始了挖掘,他嚓嚓的挖掘聲在胡楊林里四處散開,最后落進了那些濃得化不開的黃沙里。這夢一樣的情景,使我們想起了梵高,想起了梵高筆下火一樣的麥田。在離開老人之后我們轉(zhuǎn)身前往河邊。我們知道,在明年的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再來這里,一準會再次看到他彎腰在某一棵胡楊樹邊的沙土里挖掘。但是,在葉爾羌的河邊,在那個黃昏來臨的秋日的傍晚,我們既沒有看到那群獵人,也沒有看到那個牧羊人,在河邊的沙地上,我們只看到了羊群留下來的足跡。我們站在葉爾羌河畔,注視著倒映在河水里的胡楊樹,那被河水搖曳著的金黃色,使我們突然萌生了一種遙遠的孤獨。
    (有刪節(jié))(1)下列對這篇小說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中“一開始就是這樣”的話,劈面而來并反復出現(xiàn),既使行文上下緊密銜接,又特別強調(diào)主人公的行為始終如一。
    B.本文沒有曲折復雜的故事情節(jié),借助獵人、牧羊人和維族姑娘之口,逐步解開老人在胡楊林里持續(xù)挖掘的謎團,揭示主題。
    C.文中對野蘑菇著墨較多,看似無關緊要,實則頗見匠心,在小說情感氛圍的營造,審美感受的協(xié)調(diào)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D.最后一段寫想起了焚高筆下火一樣的麥田,是因為兩者高度相似,都是“夢一樣的情景”,悲壯而又絢爛,冷峻而又熱烈。
    (2)第二段刻畫胡楊林“夫妻樹”堪稱妙筆,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夫妻樹”以樹喻人,呈現(xiàn)了一個絕美的愛情故事,形象、生動而又細膩,極好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性格與精神。
    B.用“一棵只剩下堅挺的軀干”與“另一棵橫生出兩根粗壯鮮綠的枝杈,伸向死去的伴侶”作對比和“用雙臂愛憐地摟著心上人的脖頸”“用身軀為戀人擋住風沙的侵襲”作比喻,極富藝術張力。
    C.“一棵早已枯死”“另一棵在不知枯死了多少歲月之后”等語暗示老人愛情的悲劇性和愿望最終不能實現(xiàn)。
    D.“夫妻樹”正是文中主人公愛情故事的象征,是為與后文老人的自述遙相照應而提前作出的藝術設計和鋪墊。
    (3)小說最后一句,為什么突出被河水搖電著的胡楊林的金黃色?為什么“我們突然萌生了一種遙遠的孤獨”?請簡要分析。
    (4)如何看待小說中老人這一人物形象?作者是如何塑造這一形象的?

    組卷:21引用:4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2小題,13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我家是荒涼的。      天還未明,雞先叫了;后邊磨房里那梆子聲還沒有停止,天就發(fā)白了。天一發(fā)白,烏鴉群就來了。
          我睡在祖父旁邊,祖父一醒,我就讓祖父念詩,一直念到太陽出來。
          祖父說:“起來吧?!薄霸倌钜皇?。”祖父說:“再念一首可得起來了。”
          于是再念一首,一念完了,我又賴起來不算了,說再念一首。
          每天早晨都是這樣糾纏不清地鬧。等一開了門,到院子去。院子里邊已經(jīng)是萬道金光了,大太陽曬在頭.上都滾熱的了。太陽兩丈高了。
          祖父到雞架那里去放雞,我也跟在那里,祖父到鴨架那里去放鴨,我也跟在后邊。
          祖父撒著通紅的高粱粒在地上,又撒了金黃的谷粒子在地上。于是雞啄食的聲音,咯咯地.響成群了。喂完了雞,往天空一看,太陽已經(jīng)三丈高了。
          街上,在墻頭外面,各種叫賣聲音都有了,賣豆腐的,賣饅頭的,賣青菜的。
          賣青菜的喊著,茄子、黃瓜、英豆和小蔥子。一挑喊著過去了,又來了一挑;這一挑不喊茄子、黃瓜,而喊著芹菜、韭菜、白菜……
          街上雖然熱鬧起來了,而我家里則仍是靜悄悄的。
          滿院子蒿草,草里面叫著蟲子。破東西,東一件西一樣的扔著。
          看起來似乎是因為清早,我家才冷靜,其實不然的,是因為我家的房子多,院子大,人少的緣故。哪怕就是到了正午,也仍是靜悄悄的。
           每到秋天,在蒿草的當中,也往往開了蓼花,所以引來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涼的一片蒿草上鬧著。這樣一來,不但不覺得繁華,反而更顯得荒涼寂寞。
    (選自《呼蘭河傳》第四章)(1)請結(jié)合原文簡要賞析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表達效果。
    (2)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寫到“荒涼”,請依據(jù)原文分析這種感覺是如何產(chǎn)生的。
    (3)茅盾在《呼蘭河傳》(1946年)序言中認為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請結(jié)合文本具體談談選文表現(xiàn)出的詩意。

    組卷:12引用:3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曹雪芹先生在《紅樓夢》中塑造了一群才華橫溢、風格各異的女子形象,并常常借助人物所做的詩句來表現(xiàn)她們的品質(zhì)特點。
          如薛寶釵詠柳絮:“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br />      林黛玉葬花:“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流。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br />      史湘云詠菊:“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數(shù)去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注】①科頭,不戴冠帽,裸露頭髻)
          賈探春詠菊:“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br />      紅樓群芳雖然都凋零了,但她們的優(yōu)秀品質(zhì)卻千古流芳。你認為以上哪種品質(zhì)是當下女性最應該擁有的,請結(jié)合材料談談你對新時代女性形象的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14引用:5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