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qū)箴言中學高考歷史仿真模擬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第小題3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西周實行分封制,受封的諸侯擁有自己的武裝,一些大的諸侯國不斷地擴充實力向周邊的蠻、夷、戎、狄等少數民族用兵,兼并其土地,控制其人口,進行思想文化滲透;受封的偏遠諸侯國也逐步接受了中原先進文化。這主要表明分封制( ?。?/h2>

    組卷:9引用:4難度:0.9
  • 2.有人認為,中國古代政治從宗周時代的“禮儀政治”到大秦帝國時代的郡縣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無疑體現了政治形態(tài)的一種“現代化”趨勢。這里“現代化”的內涵是( ?。?/h2>

    組卷:28難度:0.7
  • 3.西漢桓寬在《鹽鐵論》巾記載了漢昭帝時所召開的鹽鐵會議實況。法家思想代表桑弘羊站在加強中央政府權威wj角度,要求加強嚴刑峻法,崇尚功利,重視工商,堅持鹽鐵專賣;儒家思想代表們則要求講道德仁義,反對與民爭利,主張廢除鹽鐵專賣。這反映了當時( ?。?/h2>

    組卷:19引用:20難度:0.6
  • 4.安史之亂后,唐代政治體制逐漸地由前期的三省六部制向后期的中書門下和使職差遣體制調整,在宋代,雖然三省名義始終存在,但是已經混同為一省。同時由于樞密院、三司的設立,宰相的軍權、財權被剝奪,三省制度名存實亡。這一變化表明了( ?。?/h2>

    組卷:65引用:4難度:0.7
  • 5.歷史研究強調“論從史出”。表中,史料與史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選項是(  )
    史        實 史     論
    A 新石器遺址中發(fā)現陶紡輪和骨梭、骨針、骨錐 人工育蠶和棉紡織技術出現
    B 在《周禮》中,婦女的紡織生產被稱為“婦功” 紡織業(yè)在經濟生活中已相當重要
    C 《后漢書》記載:“造作水排,鑄為農器,
    用力少,見功多,百姓便之?!?/td>
    水排主要應用于灌溉
    D 古羅馬的《自然史》記載:“中國產絲,織成
    錦繡文綺,運至羅馬……人工巧妙達到頂點。”
    宋代海上絲綢之路非常繁榮

    組卷:61難度:0.6
  • 6.在軍機處建立以后,清朝決策機構更加明朗化,內閣行政職能更加明確,在為政方式上,朝廷對日常政務與機密重務的處理有了原則區(qū)別,即所謂“本章歸內閣,機務及用兵皆軍機大臣承旨”,軍機處和內閣在權力分配上并不對立,它的出現并不影響內閣作為中央政府處理日常政務的職能,內閣仍一如既往地承擔著大量繁復冗雜的行政事務,而這是軍機處所不能也無法取代的。這主要表明(  )

    組卷:22引用:8難度:0.7
  • 7.《馬關條約》簽訂后,臺灣新竹秀才姜紹祖自散家財,招募義軍,組織抗日。臺灣苗栗秀才徐驤率義軍與敵人浴血奮戰(zhàn),中彈跌倒時,仍然高呼:“大丈夫為國捐軀,死而無憾!”這些旨在說明( ?。?/h2>

    組卷:35引用:9難度:0.7

【選修3:20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

  • 21.材料一:20世紀60年代,美國民謠歌手彼得?西格爾的一首民謠《那些鮮花都去哪兒了》在四處飄蕩:“花兒都到哪里去了?都被女孩摘走了,女孩都到哪里去了?都被男孩娶走了。男孩都到哪里去了?變成士兵打仗去了。墳墓都到哪里去了?都被花兒覆蓋了……”
    在大規(guī)模的反戰(zhàn)運動中,以青年學生為主力的抗議力量逐漸壯大,為了阻止戰(zhàn)爭機器的繼續(xù)開動,黑人民權運動、嬉皮士、搖滾樂、女權運動的參與者也紛紛匯入了反叛的洪流,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文化反戰(zhàn)運動。
    材料二:全國各界人士都以大規(guī)模游行示威的抗議運動或通過各種輿論宣傳媒體表達對政府的不滿和對戰(zhàn)爭的深惡痛絕。在全國性的反戰(zhàn)浪潮下,約翰遜總統(tǒng)在1968年3月因民眾的反對和黨內反對派的斗爭而最終退出競選。作為一個發(fā)動戰(zhàn)爭的不得人心的總統(tǒng),約翰遜離開白宮。繼任的尼克松總統(tǒng)則向民眾保證“新任領導將結束戰(zhàn)爭”。
    材料三:美國于1965年8月向日內瓦18國裁軍委員會提出一項防止核武器擴散條約草案。同年9月,蘇聯也向聯大提出一項條約草案。1966年秋天,蘇美兩國開始秘密談判,并于1967年8月24日向18國裁軍委員會提出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聯合草案,1968年3月11日美蘇又提出聯合修正案。1968年6月12日,聯大核準該條約草案。1970年3月5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正式生效。1996年9月10日聯合國大會以158票贊成、3票反對、5票棄權的壓倒多數票通過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該條約是一項旨在促進全面防止核武器擴散、促進核裁軍進程從而增進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條約。
    (1)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二戰(zhàn)后反戰(zhàn)運動高漲的原因?
    (2)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二戰(zhàn)后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組卷:3難度:0.5

[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 22.陶行知(1891-1946年)是中國現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1917年底,與蔡元培等發(fā)起成立中華教育改進社,主張推動教育改變。1919年2月,發(fā)表《教學合一》,指出:“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笆略鯓幼霰阍鯓訉W,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1925年3月,還創(chuàng)刊了中國第一份專為農民發(fā)行的報紙《農民旬刊》。1926年,在其創(chuàng)辦的明陵小學召開的中華教育改進社第一次鄉(xiāng)村教育聯合研究會上,宣讀《我們的信條》,提倡“生活教育”。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yè)”。1927年,在南京北郊曉莊創(chuàng)辦曉莊師范。陶行知認為自有人類以來,社會就是學校,如果從大眾的立場上看社會是大眾唯一的學校,生活是大眾唯一的教育。1930年4月,曉莊師范被查封。逃往日本。1931年春,陶行知回國,在上海先后創(chuàng)辦“山海工學團”、“報童工學團”、“晨更工學團”、“流浪兒工學團”等。他畢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業(yè)和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活動,不僅在當時國統(tǒng)區(qū)、老解放區(qū)有很大影響,而且也影響到國外。毛澤東贊揚他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宋慶齡也贊頌他是“萬世師表”。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概括陶行知主要的教育思想和理論。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陶行知的教育理論和實踐活動對近現代教育發(fā)展的偉大意義。

    組卷:1引用:1難度:0.4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6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