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樹人學校八年級(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關于下列光學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314引用:11難度:0.9 -
2.如圖所示,為防疫新冠病毒,學校在用測溫槍檢測體溫。測溫槍的學名是“紅外線測溫儀”或者“紅外線輻射測溫儀”它的原理是:被動吸收目標的紅外輻射能量,從而獲得物體溫度數值。下列與紅外線測溫儀有關的說法正確的( ?。?/h2>
組卷:146引用:2難度:0.8 -
3.下列所示的四個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的是( )
組卷:307難度:0.6 -
4.為避免司機低頭觀察汽車儀表、忽略路況造成事故,廠商開發(fā)出抬頭顯示器,汽車儀表安裝在駕駛臺上、顯示面水平朝上,司機平視,借助透明擋風玻璃看到豎直的儀表顯示的像,如圖所示。則( )
組卷:90引用:3難度:0.5 -
5.寶雞目前出現了很多“刷臉”支付的機器,如圖所示,消費者只需面對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經系統(tǒng)自動拍照、掃描等,確認相關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93難度:0.7 -
6.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幣,然后倒入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當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時,如圖所示,可以看到大、小兩枚硬幣。以下對這一現象解釋合理的是( )
組卷:57難度:0.7 -
7.如圖所示,平面鏡前有四個小球。圖中小球的虛像不能被眼睛看到的是( ?。?/h2>
組卷:499引用:9難度:0.9 -
8.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其下方的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如圖所示,這時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5cm。若凸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則該凸透鏡的焦距( ?。?/h2>
組卷:3973難度:0.8 -
9.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等大的實像,若想再模擬照相機的成像原理,應將( )
組卷:1548引用:24難度:0.7 -
10.將燭焰位于凸透鏡焦點以內,在透鏡另一側可以觀察到放大的虛像。把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燭焰與虛像之間,如圖所示,則燭焰的像( ?。?/h2>
組卷:712引用:8難度:0.8 -
11.當蠟燭、透鏡甲和光屏放置在圖示位置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現保持蠟燭和透鏡的位置不變,將透鏡甲更換為透鏡乙后,需將光屏向左移動距離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則(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2008/165/6ac7ab79.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組卷:2360引用:23難度:0.7
三、解答題
-
32.在“探究光反射的規(guī)律”時,小李進行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
(1)先將平面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紙板放在平面鏡上且與鏡面保持垂直,白色的硬紙板表面應盡可能 (光滑/粗糙),其目的是使光在紙板上發(fā)生 。這樣我們就能看清光的傳播路徑。
(2)小李讓一束光EO貼著紙板射到平面鏡上,在紙板上會看到反射光線OF,然后將紙板繞ON向后折,如圖乙所示,此時在NOF面上 (看到/看不到)反射光線,此時,反射光 (存在/不存在)。
(3)為了進一步確定此時反射光線的位置,小李將紙板沿PQ剪開,將紙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圖丙所示,發(fā)現在紙板右側的 (上部/下部)會看到反射光線。此實驗現象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 (在/不在)同一平面。
(4)在圖甲中,如果讓光線逆著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看到反射光線沿著OE方向射出,這表明光反射時,光路是 。
(5)關于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和“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這兩個實驗,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這兩個實驗都需要進行多次測量,多次測量的目的相同
B.前者實驗中的玻璃板與桌面垂直,后者實驗中的活動紙板也要與鏡面垂直
C.這兩個實驗中都需要用到刻度尺這個測量工具
D.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人看到燭焰在鏡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組卷:40引用:1難度:0.6 -
3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他先調整燭焰中心、透鏡中心及光屏中心位于同一高度上,然后將它們調節(jié)到圖示位置時,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若保持透鏡位置不動,把蠟燭移到零刻度處,則應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且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若將蠟燭移到20cm刻度處透鏡保持不動,移動光屏后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則此時蠟燭經凸透鏡成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像。
(3)人的眼睛是通過改變晶狀體的厚度來看清遠近不同物體的,現將圖中虛線圓圈部分當作是人的“眼睛”,當蠟燭遠離“眼睛”時,“眼睛”需調節(jié)凸透鏡的厚度使其 (選填“變薄”或“變厚”),改變其對光線的偏折能力,從而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該“眼睛”無法調節(jié)凸透鏡達到應有的厚度,則該“眼睛”為 (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應該配戴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進行矯正。
(4)實驗過程中由于蠟燭燃燒變短,燭焰在光屏上的像將向 移動,為了使燭焰的像再次成在光屏中央,應將凸透鏡向 移動。(兩空均填“上”或“下”)
(5)如下圖所示,當蠟燭在光具座A處時,光屏在B處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現將蠟燭由A處向左移動s到C處,為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他應將光屏向 移動(選填“左”或“向”),移動距離s's(選填“<”、“=”或“>”)。組卷:43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