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7-2018學年山東省東營一中高二(下)開學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12/1 0: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1.2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孔子編寫《春秋》,在記述歷史時暗含褒貶。孟子稱:“孔子成《春秋》,亂臣賊子懼”。朱熹則說:“圣人作《春秋》,不過直書其事,善惡自見”。這反映出( ?。?/h2>

    組卷:37引用:19難度:0.5
  • 2.儒家崇尚知仁行義的謙謙“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財、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則 以循名責實、公正無私的“鐵腕”實行者為道德極峰。這說明先秦士人(  )

    組卷:29引用:49難度:0.9
  • 3.有觀點認為,“天有陰陽,人亦有陰陽,天地之陰氣起,而人之陰氣應之而起;人之陰氣起,而天之陰氣亦宜應之而起。其道一也”。這種說法,以氣為中介,認為氣具有刑德的作用,“陽為德,陰為刑”。同時,人的道德行為也可以引起氣的變化而相互感應。這種說法(  )

    組卷:41引用:3難度:0.9
  • 4.朱熹反復提到:“灑掃應對進退之節(jié),愛親敬長隆師親友之道,皆所以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王陽明則強調:愚夫愚婦只要在日常行為的“事上磨練”,同樣可以成為圣人。從中可以得知(  )

    組卷:23難度:0.9
  • 5.孟子曾說,君王有重大過錯,他們便加以勸阻,反復勸阻了還不聽從,他們便改立君王。黃宗羲認為,設立學校,不是為了養(yǎng)士,更不是為了科舉,要使學校成為輿論、議政的場所。由此看出兩者都( ?。?/h2>

    組卷:32引用:3難度:0.9
  • 6.唐代僧一行預言過兩次日食(發(fā)生于公元724、725年),當其沒有被觀察到時,他不是去檢查修正所依據的大衍歷,而是去頌揚唐玄宗的德行感動了上天。這一故事說明( ?。?/h2>

    組卷:106難度:0.5
  • 7.有人認為,“篆”代表了遠古時期的人們對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圖形猶如天上的星辰;隸書則代表了人開始進入了自身的生存環(huán)境,對大地廣袤的思考;而楷書出現的時期就是被認為人類自身開始覺醒的時期。其意在說明( ?。?/h2>

    組卷:19引用:66難度:0.6
  • 8.“它在不斷的變革中積淀了獨有的文化內涵,并呈現出重學問、重才情、重思想的特點。那視繪畫為精神生存方式而非謀生手段的見解,那著力于藝術文化聯結的種種努力,不但觸及了藝術本質的深處,也孕含了種種超前性?!辈牧纤鶖⑹龅摹八笔侵福ā 。?/h2>

    組卷:15引用:3難度:0.9
  • 9.從漢賦、唐詩、宋詞到明清小說,文學表達由詞藻華麗、對仗工整到句式靈活,這種現象反映了中國古代文學( ?。?/h2>

    組卷:9引用:68難度:0.7
  • 10.古希臘智者學派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判斷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覺為標準。同時期的蘇格拉底則認為“有思考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思維對于人認知的重要性。由此可知二者的根本區(qū)別在于( ?。?/h2>

    組卷:15引用:7難度:0.7
  • 11.文藝復興……雖然許多新成就的基礎是古典文化,但是它們很快地超越了希臘、羅馬影響的范疇?!乃噺团d包括一些當時占統(tǒng)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藝復興印上了一個獨特社會的標記。總的說來,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別突出的是樂觀主義、世俗主義和個人主義。這里面“獨特社會”的含義是( ?。?/h2>

    組卷:22難度:0.7
  • 12.14世紀晚期起,英國牛津大學神學教授威克利夫等人不顧教會禁令,將《圣經》譯成英文,并大量選用人們熟悉的日常生活用語,使英文《圣經》廣為傳播。這一行為(  )

    組卷:6引用:17難度:0.7
  • 13.17~18世紀歐洲出現了一股“中國熱”,許多思想家對中國文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法國的伏爾泰認為,儒學不是宗教;中國的考試制度使官吏職位人人皆可爭取,歐洲應加以采用。伏爾泰推崇儒學是因為( ?。?/h2>

    組卷:7引用:12難度:0.5
  • 14.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主張人追求財富和現世的幸福,啟蒙思想家考慮“要尋求一種結合的形式,使它能夠以全部的力量來防御和保護每個結合者的人身和財富”。由此可以看出啟蒙思想家思考的問題與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相比,突出強調了( ?。?/h2>

    組卷:70引用:110難度:0.5

二、解答題(共3小題,滿分42分)

  • 4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藝復興是發(fā)生在具有良好的教養(yǎng)和悠久的古典文化傳統(tǒng)的拉丁文化圈里的一場陽春白雪的思想解放運動,從頭到腳都流露出一股雍榮華貴的貴族氣息。發(fā)生在日耳曼文化圈中的宗教改革則是一場下里巴人的群眾運動?!诮谈母锏闹饕删筒⒉槐憩F在優(yōu)美典雅的文學藝術作品中,而是表現在實實在在的現實生活領域中,表現在樸素的世俗社會和平凡的日常工作中。只有宗教改革才是西歐社會轉型的真正的邏輯起點和歷史起點。
    結合材料與所學世界史的相關知識,圍繞“思想解放與社會轉型”自行擬定一個具體的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邏輯嚴密。)

    組卷:6引用:8難度:0.1

一、【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44.材料:最早對江南地區(qū)官田稅賦進行改革的是周忱。明宣德五年九月,大學士楊榮推薦周忱以戶部右侍郎巡撫江南諸府,總督稅糧。周忱從解決稅糧在征收、貯藏、運輸中的一系列問題著手,針對糧長在征收田賦時常私造大斛,大斗進,小斗出,他“請敕工部頒鐵斛,下諸縣準式”,并設《綱運文薄》登記支撥起運數目,《綱運文薄》開列運輸途中的應開支項目,以備核查,遏止了稅糧在貯藏、運輸過程中糧長自盜行為的發(fā)生。當時,在稅糧被征收時,勢豪大戶只供正額,不交加耗,結果耗米全部由普通百姓交納。周忱于宣德八年奏行《加耗折征例》:田賦征收的耗米須依據上一年耗米支出的盈虧數額來確定,每年多寡不一,“每正糧一石,收平米一石七斗”。嚴格地說,“平米法”并不是對當時官田賦稅畸重現象進行改革,僅僅是對田賦加耗做適當調整,對加耗的改革實際上是明中葉田賦制度改革的前奏。
    --摘編自董郁奎《試論明中葉的財政危機與浙江的賦稅制度改革》(1)根據材料,概括明代周忱田賦改革的內容。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辯證地分析周忱田賦改革的影響。

    組卷:3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