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上海市吳淞中學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

  • 1.化學與生活、生產(chǎn)息息相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引用:1難度:0.6
  • 2.用化學用語表示Na2CO3+2Cl2═2NaCl+Cl2O+CO2中的相關微粒,其中錯誤的是( ?。?/h2>

    組卷:24引用:2難度:0.3
  • 3.下列化學事實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釋的是( ?。?/h2>

    組卷:3引用:1難度:0.8
  • 4.下列過程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h2>

    組卷:1引用:4難度:0.8
  • 5.下列化學式代表的物質(zhì)有固定沸點的是( ?。?/h2>

    組卷:214引用:2難度:0.3
  • 6.下列鐵的化合物可以分別通過化合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生成的是( ?。?/h2>

    組卷:15引用:1難度:0.7
  • 7.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8.相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中,形成的單質(zhì)一定屬于相同類型晶體的是( ?。?/h2>

    組卷:80引用:3難度:0.9

二、綜合分析題

  • 23.丙烯酸乙酯(CH2=CHCOOC2H5)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涂料、油墨、粘合劑等領域。以丙烯酸乙酯為原料合成M的路線如圖(部分試劑和條件省略):

    已知:“”表示多步反應:為羰基
    完成下列填空:
    (1)CH2=CHCOOC2H5中的含氧官能團是
     
    。寫出CH2=CHCOOC2H5發(fā)生聚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反應①的反應類型為
     
    。反應②的反應條件是
     
    。設計反應③的目的是
     

    (3)寫出滿足下列條件的M的同分異構(gòu)體的結(jié)構(gòu)簡式
     
    。
    ①含有六元環(huán)
    ②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③有3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H原子
    反應③中的原料的兩種合成方法如圖:

    (4)A中含有官能團,A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
     
    。
    (5)從綠色化學角度,評價上述兩種合成 的方法
     
    。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24.鎳的全球消費量僅次于銅、鋁、鉛、鋅,居有色金屬第五位,常用于各種高光澤裝飾漆和塑料生產(chǎn),也用作催化劑,制取原理:Ni(CO)4(g)
    180
    -
    200
    50
    -
    80
      Ni(s)+4CO(g),實驗室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 Ni(CO)4。
    已知:CO+PdCl2+H2O═CO2+Pd↓(黑色)+2HCl;Ni(CO)4 熔點-25℃,沸點 43℃,60℃以上與空氣混合易爆炸;Fe(CO)熔點-20℃,沸點 103℃。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 A 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裝置 C 用于合成 Ni(CO)4(夾持裝置略),最適宜選用的裝置為
     
    (填標號)。
    (3)實驗過程中為了防止
     
    ,必須先觀察
     
    。
    (4)制得的 Ni(CO)中常溶有 Fe(CO)5 等雜質(zhì),提純的方法是
     
    (填標號)。
    A.分液
    B.蒸餾
    C.過濾
    D.重結(jié)晶
    (5)利用“封管實驗”原理可獲得(高純鎳。如圖所示的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 CO 氣體,則高純鎳粉在封管的
     
    溫度區(qū)域端生成 填“323K”或“473K”。

    (6)實驗中加入 11.50 g HCOOH,C 裝置質(zhì)量減輕 2.95 g(設雜質(zhì)不參加反應),E 裝置中盛有 PdCl2 溶
    液100mL,則 PdCl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至少為
     
    mol?L-1.(填實驗現(xiàn)象 再加熱 C 裝置)。

    組卷:43引用:3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