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高考語文考前模擬試卷(A卷)
發(fā)布:2024/5/7 8:0:9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0分)
-
1.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且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62引用:2難度:0.6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服裝作為漢禮的一部分,在歷史過程中 ,除了朝代更替導致服飾演變,還有很多外來服飾(胡服)被漢人 以至于傳統(tǒng)服飾風格樣式極其多樣,融入漢服體系的胡服也被稱為漢服。歷史上服飾經(jīng)歷了多次的胡漢融合,有的服飾融合是被動的,有的是主動的,無論哪種方式的融合,( ),就成為漢服的一部分, 于后來忘了其本來是胡服的事實。如戰(zhàn)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將胡人的窄袖短衣引進漢人的服飾系統(tǒng)。再如,辮線襖是元代蒙古人所穿的款式。后來演變?yōu)槊鞔鷿h服普遍穿著的曳撒。清代旗人袍服上的立領,則在后世演變?yōu)?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 的漢服元素。旗袍是胡服漢化并且胡漢融合的結(jié)果。所以,無論是從歷史、風格、樣式還是來源等方面分析,漢服的構成都是相當復雜的。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
A.兼容并蓄//利用//以致//主要
B.兼容并包//使用//以至//主要
C.兼容并包//利用//以致//重要
D.兼容并蓄//使用//以至//重要
(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從語境看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
A辮線襖是元代蒙古人所穿的曳撒,后來演變?yōu)槊鞔鷿h服普遍穿著的款式。
B.元代蒙古人穿著的款式,演變?yōu)槊鞔鷿h服普遍穿著的辮線襖,稱為曳撒。
C.辮線襖是元代蒙古人所穿的,后來演變?yōu)槊鞔鷿h服普遍穿著的曳撒。
D.元代蒙古人穿著的辮線襖,演變?yōu)槊鞔鷿h服普遍穿著的款式,稱為曳撒。
(3)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只要被漢人接受并廣泛使用的
B.只要廣泛被漢人接受的
C.只要被漢人廣泛接受并使用的
D.只要廣泛被漢人接受并廣泛使用的組卷:7引用:2難度:0.7
-
3.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直播帶貨本質(zhì)上是一種營銷模式,自然不能忽視產(chǎn)品質(zhì)量這個根本所在。
要嚴格產(chǎn)品篩選,將產(chǎn)品質(zhì)量作為入圍直播帶貨產(chǎn)品的“硬門檻”,杜絕以次充好現(xiàn)象。要強化產(chǎn)品生產(chǎn)源頭把控,減少農(nóng)藥、化肥使用,組卷:43引用:4難度:0.6
(四)古詩文默寫。
-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宮賦》中“
(2)“寄傲齋”是北宋文人趙鼎臣的書齋名,“容安館”是當代學者錢鍾書的書齋名,這兩個名字取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
(3)從屈原《九歌》“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開始,“木葉”成為詩人們筆下鐘愛的形象,后代詩人還由此創(chuàng)造出“落木”這一意象,例如“組卷:9引用:3難度:0.9
四、作文(60分)
-
1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面對世界未有之大變局,青年要承擔時代所賦予的重大責任。有人認為,青年人應當涵養(yǎng)“六氣”,即:“文氣、正氣、才氣、大氣、銳氣、朝氣”。文氣是指內(nèi)在文化底蘊和外在儒雅氣質(zhì)。正氣是指道德素質(zhì)和社會責任。才氣是指專業(yè)才能和職業(yè)能力。大氣是博大寬廣的胸襟。銳氣是不畏困難精銳士氣。朝氣是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這六氣應該構成青年素質(zhì)的核心內(nèi)容。
你認為當代青年應該具有怎樣的氣質(zhì)?請從“六氣”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得不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3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