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四川省內江市威遠中學高三(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1.(2019?黃山高一檢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題。
          人們在學習中能否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以獲得理想的效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學習目標不同,采取的閱讀模式也不同。大體而言,閱讀模式有知識型閱讀與研究型閱讀兩種。研究型閱讀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一是疑問式閱讀。在知識型閱讀階段,讀者往往將自己所閱讀的著作視為權威的看法與正確的結論,很少對它們提出疑問,對經典的作品與權威人士的著作就更是如此。但是在研究型閱讀中就大不相同,懷疑是讀者面對所有著作應該持有的態(tài)度。疑問式的閱讀對于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所有的學術研究不外乎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解決問題,而發(fā)現(xiàn)問題又是解決問題的前提,而具有質疑的眼光又是發(fā)現(xiàn)問題的前提,可以說提出問題是所有人在學術上取得進展的基礎。提出的問題如果一時解決不了,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將它存起來,等遇到堅實的證據(jù)時再解決。腦子中有一批問題儲存著,這本身就是一筆巨大的學術財富。
          二是對比式閱讀。在知識型閱讀階段,由于要追求知識的準確性與可靠性,讀者就必須精心挑選閱讀的對象,并將其作為權威的說法加以記憶,從而構成自己穩(wěn)定的知識譜系。但是這種閱讀習慣也容易形成盲從的缺陷。其實我們認識事物,經常都是在對比中進行的,研究型閱讀也是如此。例如對比東晉的郭象、支遁與林希逸對《莊子?逍遙游》中“逍遙”的解釋,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支遁的解釋比較接近莊子的本意,而郭象與林希逸的解釋則深受魏晉玄學與宋代理學的影響。一般來說,在閱讀這類經典性的古籍時,研究者很少只讀一種本子,而是選擇幾種重要的權威注本,同時進行細讀以便進行對比,從而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三是聯(lián)想式閱讀。在知識型閱讀階段,由于記憶知識的需要,讀者常常將知識歸納成要點,然后努力將其納入自己的頭腦中。至于它們之間究竟有何聯(lián)系與同異,一般是不在自己的考慮范圍之內的,研究型閱讀則不然。一個從事古代文學研究的學者讀書時不僅會常常想到自己的專業(yè),更重要的是還會常常想到自己目前所研究的對象與問題。經常進行這種聯(lián)想式的閱讀,就會有效地訓練自己眼光的敏銳性與思維的鮮活性,從而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盡管聯(lián)想式的閱讀不大可能徹底改變一個人的先天因素,但人們通過有意識的訓練,可以大大提高或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我的先天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知識型閱讀與研究型閱讀相互結合,互為補充,人們需要弄清哪些領域需要研究型閱讀,哪些領域又需要知識型閱讀,并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摘編自左東嶺《從知識型閱讀到研究型閱讀》)(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在知識型閱讀階段,讀者會將自己所閱讀的著作視為權威的看法與正確的結論,很少對它們提出疑問。
    B.人們只有精選閱讀對象并將其作為權威說法加以記憶,才能獲得準確、可靠的知識。
    C.研究型閱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前提是對閱讀對象持懷疑態(tài)度,具備質疑的眼光。
    D.研究型閱讀不用歸納知識點,它關注的是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點與異同,目的性較強。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為引導人們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著重論述了研究型閱讀的三種主要方式。
    B.文章以郭象等人對“逍遙”的解釋為例,旨在證明學術觀點易受時代思潮影響。
    C.文章主要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突出了研究型閱讀在學術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D.文章在論述知識型閱讀與研究型閱讀差別的基礎上,強調要處理好兩者的關系。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提出問題對學術研究非常重要,它是所有人在學術上取得進展的基礎。一個人一旦有了質疑能力就能在學術上取得進展。
    B.一個人經常性地進行聯(lián)想式閱讀訓練,會有效訓練自己眼光的敏銳性與思維的鮮活性,因而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C.研究者在閱讀經典性古籍時,往往會選擇幾種權威注本,同時進行細讀對比,一定會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D.知識型閱讀與研究型閱讀之間是互補的關系,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二者缺一不可。

    組卷:27引用:10難度:0.8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yè)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并參加聯(lián)組會,強調要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必須把確保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對我們守住糧食安全底線、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一個國家只有立足糧食基本自給,才能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我們要牢記囑托,牢固樹立“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大力踐行“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zhàn)略,時刻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根本,是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的根基,要堅持農田就是農田、農田必須是良田的發(fā)展共識。我們要用“長牙齒”的硬措施進一步壓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
          種子是農業(yè)的“芯片”,種源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打好種業(yè)“翻身仗”,解決好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對標國內外最高水平,深入推進種業(yè)振興行動,重視發(fā)揮種業(yè)集團的行業(yè)引領龍頭作用,要重視推進品種審定和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與時俱進,形成鼓勵創(chuàng)新的良好氛圍,引導企業(yè)致力于種業(yè)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加快生物育種產業(yè)化步伐,早日實現(xiàn)種業(yè)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
          我們還要堅決抵制“舌尖上的浪費”,通過引導餐飲行業(yè)提供小份菜、開展形式多樣的愛糧節(jié)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等方式,讓“光盤”理念存之于心、踐之于行,努力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
    (摘編自《南方日報》2022年3月8日《聚焦“國之大者”守護糧食安全》)材料二:
          近日,國務院宣布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就是要回答農用地土壤質量家底問題。
          我國分別在新中國成立初和改革開放后進行過兩次土壤普查。時隔多年重啟這項普查,最重要的推動因素就是糧食安全。
          當今世界并不太平,全球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增加。我國糧食產量高,同時也是世界第一糧食進口國,國際糧食市場稍有風吹草動,就可能對我國糧食安全構成威脅。因此,中央反復強調,“越是有糧食吃,越要想到沒糧食的時候。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我們還需要掌握土壤現(xiàn)狀和變化趨勢。在人們印象中,江南是魚米之鄉(xiāng),但目前的真實狀況是,耕地持續(xù)北移、南方自然條件更佳,雨水充足,糧食作物可以一年二熟甚至三熟,但北方光照和雨水則差了不少,糧食作物多為一年一熱,這對耕地產能有很大影響。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顯示,我國現(xiàn)有19.18億畝耕地,但位于6度以上坡度的耕地占近23%。
          此外,土壤質量、健康安全是各方關心的大事。我國耕地利用強度比較高,化肥用量相當核人。農業(yè)農村部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40年來,我國糧食產量增加了2.2倍,但化肥用量增加了6.2倍。同時,耕地鹽堿化、強酸化都比較嚴重。因此,土壤污染狀況、是否重金屬超標等,都就要先盤點清楚。掌握了這些基本情況,如何修復和利用耕地就有了方向。
    (摘編自《中國經濟網》2022年3月2日《做好土壤普查護航糧食安全》)材料三:
          習總書記指出,“要加強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推廣應用和技術培訓,把種糧大戶組織起來,積極發(fā)展綠色農業(yè)、生態(tài)農業(yè)、高效農業(yè)”。要認識到,農業(yè)現(xiàn)代化是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基礎,是提高農業(yè)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保障,其關鍵就在科技進步,核心是通過科技的力量提高農業(yè)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綠色發(fā)展水平,使農業(yè)產業(yè)包含更多的科技含量、更大的就業(yè)容量、更好的生態(tài)質量。
          在實際行動中,要堅持農業(yè)科技自立自強,要健全穩(wěn)定的農業(yè)科技支撐機制。在這一過程中,要更好發(fā)揮政府投資基金的引導作用,使其更多投向農業(yè)數(shù)字技術創(chuàng)新等領域;鼓勵和支持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農業(yè)數(shù)字技術、農業(yè)數(shù)字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抵押物的信貸活動,提升農業(yè)數(shù)字技術創(chuàng)新活動的融資能力;積極探索適合農業(yè)數(shù)字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稅收管理制度,通過設立農業(yè)科技金融資助專項經費、對農業(yè)科技型企業(yè)實施投資補助等,拓寬農業(yè)科技型企業(yè)融資渠道。要保障農業(yè)科技行動順利開展,必須加快推進農業(yè)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要持續(xù)夯實農村和偏遠地區(q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還要看到,智能終端等設備是農業(yè)數(shù)據(jù)采集、整合、共享、利用的窗口,是查詢、了解、掌握農業(yè)生產信息、產品供求信息、農業(yè)交易信息的載體,要切實加快智能終端設備在農村和偏遠地區(qū)的應用普及。
    (摘編自《中國經濟網》2022年8月9日《把握農業(yè)科技自立自強著力點》)(1)下列對“糧食安全”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B.耕地是糧食安全的根本,必須要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
    C.農業(yè)的“芯片”是種子,種源安全事關國家安全,只有充分依托科技,才能實現(xiàn)種源的自主可控。
    D.雖然我國耕地持續(xù)北移,但只要我們充分利用科技,相同面積耕地上的生產效能是不會降低的。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既要關注糧食的生產和儲存,又要把好糧食消費的大門,雙管齊下,確保糧食安全。
    B.農業(yè)現(xiàn)代化是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基礎,關鍵在科技進步。
    C.政府的引導和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農業(yè)數(shù)字技術信貸活動能夠健全穩(wěn)定的農業(yè)科技支撐機制。
    D.我國耕地利用強度較高,化肥用量相當大,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土壤污染、肥力下降。
    (3)2022年某一天,我省某地接到有關耕地使用的投訴,如果你是調查組成員,你會從哪些方面展開調查?請結合材料信息加以概括。

    組卷:1引用:5難度:0.2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往事的酒杯
    蘇童
          ①我父親不喝酒,他愛抽煙。家里除了黃酒瓶子,我?guī)缀鯖]見過其他酒瓶。
          ②但我的兩個舅舅愛喝酒,他們不抽煙。我們三家人住互相緊鄰的房子里,各家的空氣似乎總忙著競爭,我們家有煙味,但我的兩個舅舅家經常飄出酒香來,酒香自然輕松勝出。這是我小時候便懂得的常識。
          ③我大舅家家境較為富裕,講究吃,我大舅媽擅長做紅燒肉,做了紅燒肉我大舅必然要喝一盅。他們家的晚餐桌上酒香與肉香齊飛,喧囂著飛到我們家。我總是被肉香吸引,不能自已,便穿過天井,到大舅家打開大門,往大街上看一眼,然后匆匆地往回走,算是投石問路。我小時候便有羞恥心,羞于開口向人索要,但我的目光無法偽裝,總是火辣辣地投向那碗紅燒肉。每逢這時,我大舅便尷尬地微笑,他的目光看向我大舅媽,似乎在征詢她的意見,但無論她的表情是否活絡,舅舅就是舅舅,一塊紅燒肉會被我大舅夾在筷子上,然后我會聽見一個天籟般的聲音:“來,吃一塊?!蔽椰F(xiàn)在一直在回憶一件事:我大舅當年喝的是什么酒?可我怎么也記不起來了。
          ④我三舅家住在隔壁。他家也清貧,餐桌上的東西與我家的差不多,白菜、青菜、咸菜之類的,無甚風景,但他人窮志不短咧,愛喝幾口酒,喝的是五加皮酒。我之所以對這記得很清楚,原因也簡單,我對他家的餐桌沒興趣,輕蔑地望過去,忽略一切,就記住了桌上的那個酒瓶子。
          ⑤我第一次喝酒是在北京上大學期間。有個黑龍江的同學來自體工隊,愛吃朝鮮冷面,愛喝啤酒,冷的碰涼的。他帶我們去府右街附近那家延吉冷面館去吃冷面,飯館就在當時的首都圖書館斜對面。一群大學生不進圖書館,一頭扎進冷面館,毫不汗顏。我們隨同學點單,每次都各要一碗冷面,伴以一扎散裝啤酒。當時習慣說一升。一升20世紀80年代的啤酒被裝在大塑料杯里,泛著白色的泡沫。白色的啤酒泡沫一如虛榮的泡沫,要喝,喝下去太平無事,但就是沒有實際意義,還肚子脹。我在回學校的公交車上一直想著教二樓的廁所,為什么呢?因為那是離北師大的大門最近的廁所。
          ⑥我第一次醉酒是在大四那年。春天的時候,學生們都下到河北山區(qū)植樹勞動,大家天天覺得餓,吃了上頓惦記下頓。忘了是哪個同學餓得“揭竿而起”,提議大家拋下組織紀律,結伴去縣城的飯館打牙祭。我積極響應。我現(xiàn)在已經忘了在那個燕山山區(qū)的縣城小飯館里吃了什么,卻記得席間的那瓶酒。那是當?shù)匦【茝S生產的糧食燒酒,名字竟然叫白蘭地,極其洋氣。我們都清楚那不是白蘭地,但那燒酒給人一種美好的感覺,醇厚,頗有勁兒。恰逢我們的楊敏如老師剛剛在古典文學課堂上給我們講過李清照。她太愛李清照了,或許也是愛喝幾口的人,講起“薄醉”,怕學生不懂其意蘊,竟然言傳身教,在講臺上搖搖擺擺地走了幾步,強調說,薄醉是舒服的醉,走路就像踩在棉花上!我們在小酒館里談論楊敏如老師與薄醉,大家都有點貪杯,要尋找薄醉的滋味。令人欣喜的是,走出小飯館時,我腳下真的有踩棉花的感覺,頭腦亢奮卻清醒。我聽見我的同學都在喊:“薄醉了,薄醉了!”
          ⑦學生時代結束,喝酒便名正言順了。畢業(yè)參加工作之后,一桌巨大的社會大酒席召喚著你,一般來說,繞開它是很難的,何況你不一定想繞開它。“喝酒喝酒喝酒!干了干了干了!”無論走到哪里聚會、做客,那個聲音都會像空氣一樣追隨你,不同的人對那個聲音有不同的好惡,要么覺得它像蒼蠅,要么覺得它像福音。
          ⑧但我在青年時代其實怕酒。飲酒之事,在我看來更像一種刑罰,所謂薄醉的滋味,竟無法與之重逢。如果一個人想起酒來,想到的是酒臭與嘔吐,不免令人沮喪,這是酒的遺憾,也是人的過錯。我不怨自己的酒量,下意識地將其歸咎于酒桌上的“恐怖主義”。具體地說,我認為很多地方的酒桌上沒有李清照,只有“恐怖分子”。酒桌上的“恐怖分子”信奉酒文化。酒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細節(jié)是勸酒。各地的勸法不同,各有規(guī)矩方圓,但基本目標是一致的,勸到客人酩酊大醉,勸到客人爛醉如泥,只要不喝出人命,都稱其為喝好了、盡興了。
          ⑨我在雜志社做編輯時經常隨團去蘇北采風。有一次采風途經六縣,六個接待方都對我們熱情如火,我們在每地停留兩天,每天必喝兩場酒。此地勸酒文化極其燦爛,燦爛得過分。每頓飯至少舉杯三次,不算多,但每次舉杯必須連飲三杯。你若是尊重地主、講究禮儀之人,每一頓至少要喝九杯。九杯屬于“多乎哉?不多也”的范疇,這不過是個基礎。當?shù)厝说膭窬萍夹g不會讓一個小伙子只喝九杯了事。因此,同鄉(xiāng)喝三杯,同齡喝三杯,屬相一樣喝三杯,姓氏一樣喝三杯,最后是相同性別的要喝三杯。我記得當年我是多么友善,又是多么愛面子,明明已經被嚇得不輕,卻強充好漢,無奈酒量有限,十幾杯二十幾杯酒喝下去,只好摸著翻江倒海的胃沖去廁所,沒有一醉方休的幸福,只有一吐方休的痛楚。我還記得那時候下蘇北,總是這樣一去一回,去的時候朝氣蓬勃像張飛,回來的時候病歪歪的滿腹怨言,真像李清照了。有一次,我坐汽車回南京,身邊的朋友告訴我,我一直在睡覺,夢囈的聲音很單調:“不喝了,不喝了?!?br />      ⑩往事不堪回首,其中有一部分往事是浸在酒杯里的。年復一年的酒,勝似人生的年輪,喝起來滋味不一樣,但總是越來越滄桑、越來越綿厚的。有一年,前輩作家陸文夫到南京開會,晚上大家聚餐飲酒。我看見他獨自喝酒,喝得似乎很孤獨,便熱情地走過去要敬酒,結果旁邊一個同事拉住我說:“千萬別去,他不接受敬酒,他很愛喝酒,但一向是自己慢慢喝的。”
    ?對于我,那是醍醐灌頂?shù)囊豢獭T瓉硪粋€人喝酒是可以與他人無關的,與傲慢無關,與自由有關。陸文夫坐在那里喝酒的姿態(tài)我至今難忘,如同坐禪。那種安靜與享受,不是出于對酒最大的尊敬,便是最深的愛了。
    ?我愛酒多年,至今還經常奔赴各種酒席與朋友一起喝酒。無朋不成席,這是常識。但說到底,酒杯也是靈魂的容器之一。這容器的最深處,終究是一個人的快樂,一個人的哀愁,或者一個人的迷茫。很欣慰地發(fā)現(xiàn),如今這也快成常識了。
    (1)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以時間為經,回憶為緯,選取其記憶深處種種與喝酒有關的往事結體成文,以其自身好惡或事件對其影響的深刻與否來決定筆墨的分量。
    B.文中詳細描寫大舅家燒紅燒肉,自己每每前去投石問路的細節(jié)生動傳神,火辣辣的目光和天籟般的聲音從側面反映了那個時代物質的匱乏。
    C.文中敘寫的大媽、三舅、楊敏如老師以及黑龍江的同學等人物,雖然著墨不甚多,但都栩栩如生,極具個性和人間煙火氣。
    D.文章行文猶如小徑漫步,不枝不蔓,敘事描摹簡約自然,即事明理要言不煩;語言或凝練,或形象,或幽默,或富含哲思,啟迪智慧。
    (2)請簡要分析文章結尾處“如今這也快成常識了”一句的深刻意蘊。
    (3)請分析這篇散文是怎樣借對日常生活的描寫表達深沉的民族心理或民族文化的。

    組卷:4引用:1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9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野駱駝是隱秘的世外隱居者。它們的外套跟沙漠混在一起,它們自由自在,神出鬼沒。它們在浩瀚的騰格里沙漠游蕩,裹著風沙奔跑。它們不會冬眠,①       ,就那么不知疲倦地朝著目標堅定前行。你要問,一群穿越整個騰格里沙漠的野駱駝知道些什么?那要告訴你,②       。它們能找到沙漠植物、水源和棲身的沙灣。
          你以為它們只挑鮮嫩青草吃嗎?錯啦。我親眼看見過野駱駝吃又老又硬的沙棗樹葉子,還有滿身是刺的大薊。它的舌頭卷住大薊,連刺吞下去,眼神看起來還挺愉快。野駱駝的饑餓感只對某些沙生植物存在,這是它和沙漠的一個古老誓約,不能違背。它們是孤獨的,遠離塵囂。③       ?才不呢。它們在沙漠里游蕩,快活著呢。野駱駝是浪漫主義者,遵循它們的原則,只吃祖先留給它們的植物,管它有刺沒刺。倘在干旱季節(jié),野駱駝會去哪里呢?沒有人知道,只有它們自己知道。它們循著祖先留下的密碼,隱秘地出沒。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2)下列各項,和畫橫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
     

    A.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B.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D.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組卷:3引用:4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國慶假期的第四天10月4日又是重陽佳節(jié),你從美國來中國留學的朋友魏思禮平日里喜歡中國古典詩詞,現(xiàn)在又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此發(fā)郵件向你請教,你準備以“中國節(jié)日中國味”的主題回復他,目前有兩種方案:第一種寫自己和家人共度某些節(jié)日的見聞和感受;第二種寫自己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總的感受和思考。
          請任選以上一種方案,給留學生朋友寫一封回復郵件,自擬題目,800字以上,落款統(tǒng)一為“興華中學 張振華”。

    組卷:0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