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4課 古代詩歌四首 天凈沙·秋思》2021年同步練習卷(5)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閱讀鑒賞
-
1.閱讀下面這首小令,回答其后問題。
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1)下列對這首小令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篇表達“鄉(xiāng)愁”的抒情作品,生動地表現(xiàn)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xiāng)的游子的悲哀。
B.前三句采用白描手法寫景,雖沒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是每個細節(jié)都暗示著他的存在。
C.“小橋流水人家”呈現(xiàn)一派灰暗景象,與淪落異鄉(xiāng)的游子相照應(yīng),使“斷腸人”更添悲愁。
D.本曲雖在景物上著墨較多,但人是主體,景物是人活動的背景,充分寫景是為了烘托主體。
(2)作者是怎樣寫出抽象的“秋思”的?請簡要分析。組卷:97引用:2難度:0.7 -
2.閱讀下面兩首古詩詞,完成兩題。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秋詞》描繪了一幅鶴飛沖天的畫面,在生機勃勃的景象中傾訴詩人的情懷。
B、《天凈沙?秋思》精選了多種有代表性的景物,組成一幅暮色蒼茫的秋野圖畫。
C、兩首詩詞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寫法,形象地表達出各自對秋天的獨特感悟。
D、在表達手法上,前者是議論、描寫兼抒情,后者則是動靜結(jié)合,借景抒情。
(2)同是寫秋,兩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組卷:488引用:13難度:0.5 -
3.以下兩首詩詞同是寫“秋”,但兩位作者的心境不同,意境各異。你更喜歡哪一首?為什么?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秋 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組卷:16引用:1難度:0.4 -
4.閱讀下面兩首元曲,完成下列各題。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天凈沙?春
(元)白樸
春山噯緩日和風,
閑干樓閣簾櫳①,
楊柳秋千院中。
啼鶯舞燕,
小橋流水飛紅②.
【注】:①[簾櫳(lóng)]帶簾子的窗戶。 ②[飛紅]花瓣飛舞,指落花。
(1)關(guān)于以上兩首元曲,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曲牌是曲子的調(diào)名,又叫曲調(diào)?!疤靸羯场本褪乔泼?,“秋思”和“春”則分別是兩首小令的題目。
B.《天凈沙?秋思》中出現(xiàn)了多個景物,其中“夕陽”為全詩籠罩上一層溫暖的色彩,讓游子凄涼的心得到安慰。
C.《天凈沙?秋思》中的景象相互映襯:動態(tài)的“流水”與靜態(tài)的“小橋”相映,動態(tài)的“西風”與靜態(tài)的“古道”相映。
D.《天凈沙?春》的首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陽光明媚的春色圖:“山”春意盎然,“日”暖意融融,“風”和煦溫情。
(2)兩首元曲中都有“小橋流水”,請你結(jié)合作品,說說“小橋流水”的圖景分別蘊含了詩人怎樣不同的情感。組卷:1068引用:14難度:0.6
一、閱讀鑒賞
-
11.閱讀下面古詩,完成下列小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1)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說“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描繪了怎樣的一幅畫面。
(2)“小橋流水人家”一句寫出溫馨恬靜的景象,聯(lián)系全詩,談?wù)勛髡邽槭裁催@樣寫。組卷:521引用:6難度:0.4 -
12.閱讀【甲】【乙】兩首古詩詞,回答后面問題
【甲】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乙】秋詞(其一)
[唐]劉禹錫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1)把甲乙兩首古詩詞中橫線上的內(nèi)容補充完整。
(2)這兩首古詩詞有很多共同點,但所表達的情感卻不一樣,請結(jié)合兩首詩歌的內(nèi)容簡要回答。組卷:114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