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區(qū)為明學校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0/27 8: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在同時代的詩人中,流沙河無疑是比較注重幽默風格的一位。尤其是他的中后期詩 歌具有明顯的幽默風格,這是難能可貴的,因為對于中國詩歌而言,幽默是相對而言比較匱乏的,正如1988年《詩刊》卷首語所言“過去我們的抒情詩,無論是政治的,還是生活的,都少用那種幽默的調子寫出,諷刺也過于直露,劍拔弩張,少有喜劇色彩?!痹诹魃澈忧捌诘脑姼柚?,并沒有表現(xiàn)出幽默來。年輕的詩人以理想主義的心態(tài),用天真無邪的眼睛好奇地打量周圍的世界,一切讓他感覺興奮、激動,這種創(chuàng)作心理是不大可 能產生幽默的風格的。
幽默諷刺藝術風格的生成,必須要有從容不迫的達觀態(tài)度、超脫心態(tài)。然而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占主導地位的儒家是缺乏幽默意識的?!吧茷樾ρ?,然合于大道”的所謂“謔而不虐”的儒家文化讓人變得拘謹、恭順。只有在那些絕圣棄智、看穿一切如老莊之徒的超脫派身上,才可能出現(xiàn)幽默諷刺的人生態(tài)度。而流沙河的思想與創(chuàng)作受老莊哲學影響很深,他在莊子哲學方面有很深入的研究,《莊子現(xiàn)代版》就是其研究莊子結出的豐碩果實。莊子的超脫、曠達、幽默給流沙河的影響很深。另外,我們知道,巴蜀是中國道教的主要發(fā)源地之一,同時它又是一個遠離儒家正統(tǒng)文化權威的“西僻之鄉(xiāng)”,這樣相對減輕了儒家文化的理性壓力,推動著巴蜀人的精神需要向著尋找生活意趣而置禮教規(guī)范于不顧的方向發(fā)展,典型的表現(xiàn)形態(tài)便是廣泛存在于四川民間的“擺龍門陣”習俗。流沙河在老家勞動的二十二年間,與工匠們同呼吸共命運,朝夕相處,那些四川粗放漢子們在災難歲月里的嬉笑怒罵、戲謔嘲弄,以玩笑諷喻聊以自樂或解悶的生活習性,給予了詩人深刻的影響。緣于現(xiàn)實生活的幽默情懷和幽默氣質,使得流沙河的詩歌開始 充滿詼諧、機智、風趣。這是藝術成熟的一種表現(xiàn)。朱光潛在《詩論》中認為,任何成熟的詩歌范型,都有極為嫻熟的諧和隱的成分。在經歷了苦難的人生,具有了豐富的閱歷之后,流沙河能夠站在更高的層次俯瞰社會人生,對生活作出深刻的理解與純熟的駕馭,以曠達超脫的心態(tài)來面對紛繁復雜,其中不乏丑惡的社會生活現(xiàn)象,對其作出深刻的剖析,以笑來迎擊生活的沉重。比如《故園九詠?焚書》以一笑一哭的鮮明對比,強化了詩中的詼諧色彩,讓人忍俊不禁,也讓我們真實地體味到這貌似幽默的情緒里包含的酸辛和苦澀,看到詩人對悲劇制造者的嘲弄和反諷。
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流沙河常用意義不同、色彩不同的詞進行非邏輯性組接,造成一種有悖常情常理的形象,形成一種畫面的變形形態(tài),其中往往表現(xiàn)出一種擬人化傾向,如《家鼠》用輕松奇巧的俏皮話,如《文學講習所舊址》中一句“瘋子來了”既有奇巧逗 人的幽默感,又形象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往昔時光的深切追戀;有時也用奇特的比喻來造成一 種幽默的效果,如《讀地球儀》中的諸多比喻,都是奇特而極度夸張的,因而也獲得了良好的幽默效果,流沙河詩歌中的幽默往往讓人在發(fā)出苦澀的笑的同時,也起到一定的鞭撻和醒世的作用。
(摘自孫立志《流沙河詩歌藝術研究》)(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流沙河是一位注重幽默風格的詩人,他的中后期詩歌比前期的詩歌更有幽默感。
B.中國詩歌缺少幽默,與傳統(tǒng)文化中缺乏幽默的儒家文化占主導地位有一定關系。
C.莊子的超脫、曠達、幽默給流沙河很深的影響,使其詩歌具有詼諧幽默的風格。
D.流沙河的詩歌在鞭撻和醒世的同時,往往發(fā)出苦澀的笑,以笑迎擊生活的沉重。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論述的重點是流沙河詩歌的幽默風格,在論述“諧“的同時也論述到“隱”。
B.文章第一段提出論點,用對比論證方法證明流沙河詩歌幽默風格是很難能可貴的。
C.文章第二段重點論述幽默藝術風格的生成,必須有從容不迫的達觀態(tài)度和超脫心態(tài)。
D.文章第三段重點論述流沙河詩歌營造幽默的方法,并指出其幽默折射著現(xiàn)實人生。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達觀超脫的心態(tài)才可能產生幽默意識,“謔而不虐”的文化孕育不出幽默藝術。
B.藝術風格的形成,與一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思想性格、生活閱歷和現(xiàn)實環(huán)境有關。
C.苦難的人生與豐富的閱歷,能讓作家站在更高的層次觀看社會,深刻理解生活。
D.非邏輯性組接是營造幽默效果的一種方法,能借助有悖常情的形象造成幽默感。組卷:12引用:2難度:0.6
(二)實用類文本(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徐志摩的另一面 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寧縣硤石鎮(zhèn)。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是硤石鎮(zhèn)首富,對于兒子,徐老先生不僅給他豐厚的物質、無私的愛和呵護,更多的是給他優(yōu)越的教育條件。徐志摩上的小學、中學,都是當?shù)刈詈玫膶W校。1914年,徐志摩中學畢業(yè),考入北京大學預科,攻讀法律專業(yè)。在北京求學期間,徐志摩最重要的收獲是他在父親的支持下,由內兄張君勱介紹,于1918年夏拜在了梁啟超的門下。
帶著親友的厚望,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赴美,進入克拉克大學學習歷史,當時他的抱負是未來在中國的政治經濟舞臺上大顯身手,改造中國社會,使之盡快走向民主、獨立與富強。他選修了社會學、心理學、商業(yè)管理、19世紀歐洲社會政治學等課程,還參加了國防訓練團,和同學一起攜手并進,顯示了中國留學生的氣節(jié)。
1919年底,徐志摩來到紐約,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學習政治學。徐志摩對于社會主義抱有同情的看法,在紐約的這一年,他購買了相關書籍,并撰寫了一系列論文和書評,宣傳社會主義學說。他因此被叫作“鮑雪微克”,就是布爾什維克。值得一提的是,徐志摩是從人道主義出發(fā)的,他接受的空想社會主義學說與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相距甚遠。
為了追隨羅素,徐志摩于1920年9月去往倫敦,此行的代價是他放棄了即將拿到的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學位。這是徐志摩的又一次轉折,從此,“中國少了一個政治經濟學家,多了一個詩人、文人”。在倫敦,徐志摩喜歡這里頻繁的社交活動和自由的民主學術氣氛,他和陳西瀅、章士釗等留英中國學者混熟了,也結識了傅斯年、趙元任、劉半農等中國留學生,還認識了不少英國的作家、詩人。這對于徐志摩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并加深對文學的認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21年春,徐志摩進入劍橋大學皇家學院學習,從此開始了劍橋生活。他說:“我在康橋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這輩子再也得不到那樣甜蜜的洗禮?!笨梢哉f,康橋的美喚起了徐志摩心中的靈性,讓他蘇醒??禈虻囊磺薪o了徐志摩新的洗禮——生命的蓬勃、自然的和諧。在這里,他開始步入文學殿堂,情感的孤獨與荑景的融合,個性的追求與現(xiàn)實的困頓,使徐志摩在康河的波光瀲滟中沉淀了豐富的文學孕思??梢哉f,康橋情結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詩文中。
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國。在他回國之前,已經出現(xiàn)了兩個頗具聲勢的文學社團,一個是1921年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學研究會,一個是同年7月在東京成立、很快移師上海的創(chuàng)造社。這兩個文學社團可以說都是由五四運動精神催生的,都有不可抹殺的功績。但賡續(xù)五四精神、影響廣泛的還要數(shù)1923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他是新月派的中堅分子,曾一度出任《新月》的主編。梁實秋晚年回憶說:“胡適先生當然是新月的領袖,事實上志摩是新月的靈魂?!?br /> 領袖要的是德高望重,應者云從。而靈魂即生命,有他在,不管人多人少,這一輪新月升起落下、落下升起,運轉自如;沒了他,這輪新月只會落下,不復升起。事實上也確實如此,1931年11月,徐志摩遇難后,標志著新月派活力的《新月》月刊,雖經葉公超等人艱難支撐,終是氣數(shù)已盡,不久便壽終正寢。
徐志摩是這么悄悄地來,又這么悄悄地去了。他雖然不曾帶走人間的一片云彩,卻把永遠的思念留給了中國詩壇。像徐志摩這樣做一個詩人是幸運的,因為他被人們談論。徐志摩以他短暫的一生而被人們談論了這么久(相信今后仍將被談論下去),而且人們的談論中毀譽的“反差”是如此之大,這一切就說明了他的價值。不論是人們要棄置他,或是要歷史忘掉他,也許他真的曾被湮沒,但他卻在人們抹不掉的記憶中頑強地存在著。
(摘編自韓石山《揭秘徐志摩的另一面》、孫曉婭《讀懂徐志摩》等)(相關鏈接)
①我覺得在他所有努力過的文學體裁里,他最高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
(梁實秋《談徐志摩的散文》) ②徐志摩是一位說不清楚的復雜的人。他的思想駁雜這一事實,長期受到了忽視。一些評論家論及他的藝術,往往以漫不經心的方式進行概括,判之以“唯美”“為藝術而藝術”一類結論;論及他的思想傾向,則更為粗暴,大概總是“反動、消極、感傷”一類。在徐志摩那里,由于視野的開闊,培養(yǎng)了一個世界性的文化性格。
(謝冕《云游》)(1)下列對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徐申如先生具有長遠的教育眼光,徐志摩能成為現(xiàn)代中國著名的詩人與文化人,與他的教育和支持是分不開的。
B.徐志摩在國外結交中西方賢達名流,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游學于西方名校,涉獵廣泛,在多個領域均有建樹。
C.徐志摩對社會主義學說抱有同情,他購買相關書籍、撰寫論文和書評、獲稱“鮑雪微克”等都是很有力的證據(jù)。
D.文學研究會和創(chuàng)造社是20世紀20年代初國內很有影響的文學社團,但就文學創(chuàng)作的實績而言,二者遠遠不如新月社。
(2)下列對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徐志摩進入克拉克大學學習歷史,立志在中國的政治經濟舞臺上大顯身手,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最重要的轉折。
B.在康橋的學習經歷,對徐志摩而言至關重要,因為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是康橋喚醒的,這一時期是他的文學觀和美學觀形成的重要階段。
C.徐志摩是一位具有世界性文化性格的著名詩人,同時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創(chuàng)作獲得同時代名家的高度評價。
D.徐志摩的思想性格復雜多變,對這樣一位文化名人不應該只是簡單的肯定或否定,而應站在歷史的高度作出全面評價。
(3)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組卷:52引用:4難度:0.6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3.(二)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父親的家園
楊尚清
①童年的父親,家園是一個叫作壕溝的山村,跟所有黃土高原的山村一樣,溝壑縱橫,如同老農額上深深的皺紋。半大小子,光著腳丫子,爬山上山頂,與牛羊為伴。夏夜,與滿天繁星共眠,冬夜,與兄弟姊妹擠在土炕上??巢瘛?、抓糞、鋤草……只有饑餓與寒冷,沒有別的值得言說。老繭磨得多了,針刺著也不覺疼痛。
②為了填飽肚子,少年的父親離開了他的第一個家園,行乞討要,四方為家。沒有文化,只有力氣,背石頭、打窯洞……輾轉多地,后來落腳在一個叫作安條的林場,方圓百里,森林密布。做一名伐木工,有盼頭,能吃上大白饅頭。日復一日,與林木為伴,父親成長為一個勇武有力的小伙子,娶了鄰村的漂亮姑娘蓮,在林場安了家。蓮,便是我的母親。這時候的父親,家園,是有了母親的小日子。他總是有著使不完的勁兒。一棵棵大樹,在父親的大鋸下,魔力般地輕松倒下,他成了最能干的伐木工。每次進城,父親總穿著一身干凈而結實的確良中山裝,每次回來,父親總給我和姐姐帶回一堆讓別家的孩子垂涎不已的零食。后來,父親帶回了電視機,再后來,父親駕回了四輪拖拉機。那個年代,鄉(xiāng)下的醫(yī)療條件極差,不知道多少個風雪雷雨的日子,父親駕著拖拉機,母親抱著多病的我,四處求醫(yī)。
③那一年,林場來了省城林業(yè)大學的實習生,在父親的心中種下了一粒種子,讓他在后來的日子里,無論多么艱難,都無比堅定。那一年,姐姐剛好七歲,上學了,跟著比她都大的孩子們,去了十里地外的小學,那所小學的條件也很差。第二年,父親決然地帶著全家進了城,離開了他工作生活十多年的林場。
④從那以后,父親的家園,是一個夢。沒有戶口,我和姐姐卻都上了城里最好的小學。最初的家庭教育,是父親看著我寫的作業(yè),臉上泛起的笑容,是一句“清娃寫的字像蛤蟆爬過的蹤”。就是一臉的笑容和一句打趣的話語,讓我的心中早早萌生了“認真學習,勤奮練字”的念想。在文化的世界里,父親是個門外漢,他依然只有力氣,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曾會寫。拉沙、拉土、拉磚,工地的臟活、苦活、累活,他從不言說,如同他的汗水默默滲透進我們的血液一般,從不言說,卻化作一股堅韌而持久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去實現(xiàn)兩代人的夢想。多年后,我和姐姐都考上了大學,畢業(yè)后,都成了“公家人”,父親一直引以為豪。
⑤在不經意間,歲月的輪回改變了很多。父親瘦弱的身形,疲憊的意志,像一根繃得太緊太久的彈簧,行將斷裂。這個時候,父親的家園是酒精麻醉后的迷鄉(xiāng)。是啊,他從來不懂得讓自己停下來,歇一歇。沒有圈子,不打麻將,不認得撲克牌,甚至連玩笑也沒怎么開過。也或許,是因為沒有了目標,太過于執(zhí)著的人,不知何去何從。勸說、哀求、哭喊,都無濟于事,這讓我堅信:能拯救自己靈魂的人唯有自己!
⑥而今,父親的家園,是他童年的那個山村--壕溝。不知道經歷了怎樣的內心煎熬與思想斗爭,有一天,他決定回去。然而,日月輪回,如河流一般,帶去了他身軀的健碩、眼光的靈動,他只是養(yǎng)著幾十個小羊羔,種著一片菜園,出山的時候不忘挖一些熟悉的草藥,忙碌、充實、開心……
⑦閑不下的父親,離不開的家園,那里,有他的老兄弟們,也有他童年的記憶,歡喜或是悲傷,好過城里冰冷的磚墻和無情的水泥地。
⑧歲月悠悠,如歌如詩!時而高亢動人,時而悲涼凄楚,時而溫潤綿長。愿你我的人生都能覓得一片屬于自己的樂園。
(選自《西部散文選刊》2018年第4期,有改動)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段中“溝壑縱橫,如同老農額上深深的皺紋”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從地理形貌上寫出了父親的故鄉(xiāng)的荒涼。
B.文章第二段寫父親在林場的經歷,刻畫了父親勤勞能干、愛慕虛榮、對子女十分疼愛的普通工人的形象,十分典型鮮活。
C.父親有一段時間酗酒,這是因為多年的勞累讓他身心俱疲,他找不到好的排解方式,只能靠酒精緩解內心的壓力。
D.文章第七段承接上文,點明父親回到童年的那個山村的原因--厭倦城市生活,側面反映出城市生活的冰冷和無情。
(2)結合文章內容,分析“能拯救自己靈魂的人唯有自己”這句話的含意。
(3)在不同時期,“父親的家園”都包括哪些?為什么把這些稱為“父親的家園”?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組卷:2引用:2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9.《鴻門宴》善于運用對比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點更加鮮明、突出。結合《鴻門宴》的內容,根據(jù)語境補寫句子。要求:所寫句子能使語段意思完整,邏輯嚴密。每句不超過15字。
項羽在優(yōu)勢下恃勇驕橫毫無遠見,①組卷:12引用:6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王開嶺說:“精神明亮,是一種篤定的風度,一種喜悅的光輝,一種昂揚的情緒,一種無所畏懼的氣概。精神明亮是一種力量。它是刺破人生暗夜的一道閃光,是架在命運地的一道彩虹,是升騰在灰暗心底的一輪明月。精神的明亮,本質上是一種對抗,一 種屈服,一種牙關緊咬的優(yōu)雅,一種劫波渡盡的從容?!?br /> 大堰河在苦難的日子用愛支撐起生命與希望;劉和珍在黑暗的歲月以微笑彰顯正義與勇氣;梁任公于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滿懷憂憤與希冀。他們都是精神明亮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這樣精神明亮的人,他(她)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對你有怎樣的影響?請選擇一個典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運用細節(jié)描寫;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④不得泄露個人信息。組卷:19引用: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