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部分學校高二(下)期中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
1.中華龍文化歷史悠久,考古發(fā)現(xiàn)中華龍的起源與演變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仰韶時代以單一物為原形的龍紋;龍山時代以鱷魚、蛇紋為主體兼取一兩種動物特征的龍紋;夏商時期以鱷、蛇為主體,兼容魚、虎、鹿、鳥等多種動物特征的龍紋。龍紋的演變折射中華文明的( ?。?/h2>
組卷:1引用:3難度:0.7 -
2.《禮記》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薄睹献印氛f:“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薄兜赖陆洝分姓f:“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薄俄n非子》中說:“言無二貴,法無兩適?!边@反映當時學者( )
組卷:41引用:59難度:0.9 -
3.周公制定了禮樂制度,實行“慎罰”的“禮治”;提出了旨在長治久安的“德治”思想;反復告誡統(tǒng)治者防止腐化墮落,提倡勵精圖治??鬃雍茏鸪缰芄踔翞椤熬靡眩岵粡蛪粢娭芄倍茋@。據(jù)此可知( ?。?/h2>
組卷:7引用:11難度:0.6 -
4.“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萬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則安,失其所則悖?!笨梢姡ト舜偈固煜麓笾问且驗樗麄儯ā 。?/h2>
組卷:1引用:4難度:0.5 -
5.明清之際某思想家提出:“君子之為學也,……知天下之勢之何以流極而至于此,則思起而救之?!薄翱鬃又畡h述六經,即伊尹、太公救民于水火之心,……故曰:‘載之空言,不如見諸行事?!辈牧戏从沉嗽撍枷爰遥ā 。?/h2>
組卷:5引用:17難度:0.7 -
6.“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些詩句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知識分子歷來具有( )
組卷:24引用:22難度:0.7 -
7.漢字獨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為各方言區(qū)的人群及各民族用來交際的共同工具。漢字把廣大地域內的居民拉近,從而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這主要體現(xiàn)了( ?。?/h2>
組卷:1引用:1難度:0.6 -
8.《全史》記載:“聲如雷震,熱力達半畝之上,人與牛皮皆碎進無跡,甲鐵皆透”。該科技成就( ?。?/h2>
組卷:19引用:12難度:0.9 -
9.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生態(tài)文明宣傳教育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弘揚生態(tài)文明價值觀,引導人們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tài)文明理念。下列符合這一理念的是( ?。?br />①天人合一 ②與民休息 ③兼愛尚賢 ④道法自然。
組卷:29引用:38難度:0.9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26小題14分,27小題12分,28小題14分,29小題10分,共50分)
-
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阿拉伯國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歷代統(tǒng)治者都比較注重先進文化的攝取。一方面積極網羅各種人才為帝國服務,一方面組織力量大力翻譯和研究古代希臘、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與著作。經過長期的努力,帝國境內的希臘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傳統(tǒng)文化被整合起來,形成一種嶄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編自朱寰等《世界上古中古史》材料二: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過中國移民赴日本傳播中國先進文明,帶去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隋唐時期,中日主要通過互派使節(jié)人員往來,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學生、留學僧來華,出現(xiàn)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內容則以制度文化層面為主,同時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詩歌等方面。
——摘編自王曉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話》
材料三:任何一種文明的發(fā)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對立統(tǒng)一、沖突交融中展開的?!挥心切╅_放的、善于從其他文明中吸取營養(yǎng)的民族,才有長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璽《多極世界和為貴——兼評亨廷頓“文明沖突論”》(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統(tǒng)治者在文化領域采取的主要措施。結合所學知識,舉例說明阿拉伯在東西文化交流方面所作的貢獻。
(2)根據(jù)材料二,分別歸納隋唐以前和隋唐時期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內容的變化。
(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試舉兩例說明中古時期朝鮮是如何從中國“吸取營養(yǎng)”的?組卷:1引用:1難度:0.5 -
2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從秦漢以來,每次大規(guī)模的人口南遷,如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永嘉之亂”至南北朝、“安史之亂”至唐末五代,“靖康之亂”至元末,都有大批山西人外遷;而自明朝以來,無論是“大槐樹移民”還是近代向內蒙古、東北和其他邊疆地區(qū)的移民,山西人都占有重要地位。山西同時也接收了大量外來移民,從夏、商、周時代頻繁遷入的部族,封國和宗族,從漢代開始的少數(shù)民族內遷,南方居民被強制北遷,北魏時大規(guī)模移民于代地,直到近代,大批外來移民在山西定居,與本地人融為一體,成為山西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葛劍雄《山西移民史序言》材料二 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歲輒從人學貿易。俟蓄積有資,始歸納婦。納婦后,仍出營利,率二三年一歸省,其常例也?;蛎惧縿儯蚴鹿士M繞,一二十載不得歸,甚或金盡裘敝,恥還鄉(xiāng)里,萍飄蓬轉,不通音問者,亦往往有之。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山西移民現(xiàn)象呈現(xiàn)的特點并分析引發(fā)移民的原因。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指出清代山西移民出現(xiàn)的新情況并說明其影響。組卷:3引用:6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