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2023年單元測試卷
發(fā)布:2024/12/28 16:30:3
一、古詩文閱讀(共30分)
-
1.補(bǔ)全下列名句空缺部分。
①子在川上曰:“
②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隱寫“風(fēng)景不殊,江河有異”的亂世時難的景況,表達(dá)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的句子:
③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詩中,點(diǎn)明遠(yuǎn)游路線,抒發(fā)依依惜別情思的兩句:
④當(dāng)別人不理解自己時,我們應(yīng)該不惱怒,保持應(yīng)有的風(fēng)范,正如《<論語>十二章》中所說:“組卷:59引用:1難度:0.5 -
2.古詩閱讀。
秋詞(其一)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詞(其二)
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1)古人寫詩講究煉字,談?wù)劇肚镌~(其一)》“晴空一鶴排云上”中“排”的妙處。
(2)以上兩首詩都寫了秋景,試分析它們各自所蘊(yùn)含的思想感情。組卷:43引用:1難度:0.3 -
3.古文閱讀。
【甲】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yuǎn)。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乙】兩牧豎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shù)十步。少頃,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豎于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其一豎又在彼樹致小狼鳴急。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跑②號如前狀。前樹又鳴③,又轉(zhuǎn)奔之??跓o停聲,足無停趾,數(shù)十往復(fù),奔漸遲,聲漸弱;既而奄奄④僵臥,久之不動。豎下視之,氣已絕矣!
【注釋】①牧堅:牧童。堅,童仆。②跑:獸類用足扒土。同“刨”。③前樹又鳴:指前樹上的小狼又叫。④奄奄:氣息微弱的樣子。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diǎn)字。
①止有剩骨
②一狼洞其中
③相去數(shù)十步
④既而奄奄僵臥
(2)下列每組句子中,加點(diǎn)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兩項(xiàng)是A.恐前后受其敵 蓋以誘敵 B.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甚倉皇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而頃刻兩斃 D.屠乃奔倚其下 乃舍此趨彼
①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②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
(4)請用“/”給【乙】文畫線句斷句。(斷兩處)
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
(5)對【甲】【乙】兩文賞析有誤的一項(xiàng)是
A.【甲】文主要表現(xiàn)狼的貪婪、兇殘、狡詐和愚蠢;【乙】文則從大狼身上體現(xiàn)偉大的母愛。
B.【甲】文表現(xiàn)狼的狡詐時主要寫兩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誘敵”;【乙】文中開篇寫“謀分捉之”,以下從狼的側(cè)面處處體現(xiàn)了“謀”的結(jié)果。
C.【甲】【乙】兩文在刻畫狼時,都運(yùn)用了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
D.【甲】【乙】兩文的語言都簡練而生動,都運(yùn)用了比喻和描寫。
(6)同是人與狼的較量,屠戶與牧豎對狼的做法,你更贊同哪一種?為什么?組卷:24引用:1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24分)
-
4.閱讀回答問題。
貓(節(jié)選)
冬天的早晨,門口蜷伏著一只很可憐的小貓。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著不去。我們?nèi)绮蝗砹麴B(yǎng),至少也要為冬寒與饑餓所殺。張媽把它拾了進(jìn)來,每天給它飯吃。但大家都不喜歡它,它不活潑,也不像別的小貓之喜歡玩游,好像是具著天生的憂郁性似的,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過了幾個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無的動物。它漸漸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潑。大家在廊前曬太陽閑談著時,它也常來蜷伏在母親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時也逗著它玩,但并沒有像對前幾只小貓那樣感興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鉆到火爐底下去,毛被燒脫好幾塊,更覺得難看了。
春天來了,它成了一只壯貓了,卻仍不改它的憂郁性,也不去捉鼠,終日懶惰地伏著,吃得胖胖的。
這時,妻買了一對黃色的芙蓉鳥來,掛在廊前,叫得很好聽。妻常常叮囑著張媽換水,加鳥糧,洗刷籠子。那只花白貓對于這一對黃鳥,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對鳥籠凝望著。
妻道:“張媽,留心貓,它會吃鳥呢?!?br /> 張媽便跑來把貓捉了去。隔一會兒,它又跳上桌子對鳥籠凝望著了。
一天,我下樓時,聽見張媽在叫道:“鳥死了一只,一條腿被咬去了,籠板上都是血。是什么東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鳥是死了,羽毛松散著,好像曾與它的敵人掙扎了許久。
我很憤怒,叫道:“一定是貓,一定是貓!”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聽見了,也匆匆地跑下來,看了死鳥,很難過,便道:“不是這貓咬死的還有誰?它常常對鳥籠望著,我早就叫張媽要小心了。張媽!你為什么不小心?!”
張媽默默無言,不能有什么話來辯護(hù)。
于是貓的罪狀證實(shí)了。大家都去找這可厭的貓,想給它以一頓懲戒。找了半天,卻沒找到。真是“畏罪潛逃”了,我以為。
三妹在樓上叫道:“貓在這里了?!?br /> 它躺在露臺板上曬太陽,態(tài)度很安詳,嘴里好像還在吃著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著這可憐的鳥的腿了,一時怒氣沖天,拿起樓門旁倚著的一根木棒,追過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聲“咪嗚”,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還憤憤的,以為懲戒得還沒有快意。
隔了幾天,李嫂在樓下叫道:“貓,貓!又來吃鳥了!”同時我看見一只黑貓飛快地逃過露臺,嘴里銜著一只黃鳥。我開始覺得我是錯了!
我心里十分地難過,真的,我的良心受傷了,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冤枉了一只不能說話辯訴的動物。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良心的針!
我很想補(bǔ)救我的過失,但它是不能說話的,我將怎樣地對它表白我的誤解呢?
兩個月后,我們的貓忽然死在鄰家的屋脊上,我對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
我永無改正我的過失的機(jī)會了!
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
(1)請概括說明這是一只怎樣的貓。
(2)請將關(guān)于“芙蓉鳥事件”始末的故事情節(jié)補(bǔ)充完整。
買鳥——凝望——
(3)“那只花白貓對于這一對黃鳥,似乎也特別注意”中的“似乎”一詞能刪去嗎?為什么?
(4)“我對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是因?yàn)槭裁矗?br />(5)品味文中畫線的語句,說說表達(dá)效果。
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良心的針!
(6)“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這句話是全文的結(jié)尾,它在結(jié)構(gòu)上和內(nèi)容上有什么作用?組卷:16引用:4難度:0.3
四、寫作與表達(dá)(共50分)
-
11.文題:握手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選角度,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shí)的地名、人名;
③卷面整潔,字跡清楚。組卷:5引用:1難度:0.5 -
12.文題:多一點(diǎn) (興趣、執(zhí)著、欣賞……)
要求:①請在橫線上填上適當(dāng)?shù)脑~語,然后作文;
②自定立意,自選角度,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shí)的地名、人名;
④卷面整潔,字跡清楚。組卷:10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