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紹興市中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人文之路
-
1.學校組織了“浙東唐詩之路?紹興”主題學習,請一起參與。
??“東南山水越為首”,紹興“千巖jìng①_______秀、萬壑爭流”的山水畫卷,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他們登臨唱和,以詩抒懷,紹興也因此成為浙東唐詩之路的核心段。讓我們從鏡湖到上虞,溯曹娥江入剡溪,經沃洲天姥,抵天臺石梁,走一走這條自然之路,xīn②_______賞江南風光;走一走這條詩歌之路,líng③_______聽文人心聲;走一走這條人文之路,領lüè④_______歷史韻味!
(1)根據拼音和語境填寫漢字。
①
(2)選出下列加點字與片段中“唱和”的“和”讀音相同的一項
A.惠風和暢
B.曲高和寡
C.和顏悅色
D.和光同塵組卷:85引用:1難度:0.7 -
2.閱讀“詩路吟唱”,填寫與之意趣相近的詩句。
詩路吟唱 意趣 教材詩文 安得故人生羽翼,飛來相伴醉如泥。元稹《寄樂天》 借助想象,跨越千里與友相伴。 ① 恰是扁舟堪入處,鴛鴦飛起碧流中。朱慶馀《過耶溪》 舟行鳥飛,一派生機,極富情趣。 ②爭渡,爭渡, 雨打亂花迷復道,鳥翻黃葉下宮墻。柴望《越王勾踐墓》 借宮苑的荒廢,抒發(fā)歷史滄桑之感。 ③ 澹蕩光還碎,嬋娟影不沉。陳羽《中秋夜臨鏡湖望月》 月下光影隨風變幻,悅目賞心。 ④ 組卷:96難度:0.8 -
3.閱讀陳繼儒漫游瀟溪(今嵊州下王鎮(zhèn)小溪村)所作《勝游記》,完成小題。
勝游記
[明]陳繼儒 余癖于山水之趣。戊辰春暮,擬為石梁、雁蕩之游,道經于剡,將覽右軍之池,并康樂覆卮所。清妙秀異,杜工部之語不虛也。
行一舍許,見其峰巒疊翠,澗水瀠回,喬松壯谷口,古柏郁溪頭,依稀盤谷,仿佛輞川,徘徊久之,不忍離去。方眺覽間,遇一矍叟,黃發(fā)臺背,逍遙山徑,誠葛天氏①之民也。余揖詢其地,知是瀟溪。居虎豹,偃虬龍,佳哉勝地。忽一童子把竿垂釣,余私計曰:“是兒器宇不凡,何物老嫗生此寧馨兒也②?!蓖恿T釣揖予,登堂洗爵、奠斝③,宰雞款予。主席陪話者即向之策杖老翁也一唱一酬觥籌交錯。覿④其貌,骯髒⑤矍爍;味其語,正大光明;論世剡議切事務,談道則奧徹玄微。猗歟休哉⑥!真世不易覯⑦者也。
爾時夜分就寢,余思良士不寐,爰⑧成四韻以紀勝概⑨,云:
茅屋疏籬一徑深,門無東馬綠苔侵。云山縱意權⑩為主,富貴驚人懶掛心。
珍饌餉賓情已厚,交情一面意何深。葛巾野服蒲葵扇,自在溪邊五柳?陰。
韻成東白,主復延余就席,載續(xù)四韻:
風塵鞅掌?最羈人,誰更清閑憩此身。夢醒北窗書千卷,興饒東郭酒三巡。
謝安門外春常靜,五柳庭中月自新。任爾紛囂當面起,斟瓢仙子正質神。
主賓話別,束裝就道。
主君謂誰?徐君以圣也,童子謂誰?其孫佩元也。良辰難得,勝地不再,乃記之以志不忘。
【注釋】①葛天氏:傳說中的上古帝王。據說他的時代人民生活安樂,恬淡自足,社會風氣醇厚樸實。②何物老嫗生此寧馨兒也:語出《晉書?王衍傳》,“寧馨兒”后為小孩的美稱。③爵、斝(jiǎ):古代酒器。④覿(dí):見。⑤骯髒(kǎng zǎng):剛直,不屈不撓。⑥猗(yī)歟休哉:多么快樂啊。⑦覯(gòu):見,看見。⑧爰(yuán):于是。⑨勝概:優(yōu)美的景色,美好的境界。⑩權:姑且,暫且。?五柳:陶淵明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鞅掌:繁忙,勞累。
(1)根據語境推敲加點詞的意思。
①方眺覽間
②誠葛天氏之民也
③忽一童子把竿垂釣
④主復延余就席
(2)用“/”給文中畫橫線處斷句(斷三處)。
主席陪話者即向之策杖老翁也一唱一酬觥籌交錯。
(3)閱讀文章,完成鑒賞。甲:“茅屋疏籬一徑深,門無車馬綠苔侵”一句,讓我想起劉禹錫《陋室銘》中的“①
乙:這些聯(lián)想到的詩文,可以幫助我們讀出陳繼儒這兩句詩的意境特點:③
甲:作者用詞也很精妙,著一字而境界全出!如“茅屋疏籬一徑深”的“深”。
乙:作者說“爰成四韻以紀勝概”,可見這四韻是對前文瀟溪游的記錄。所以鑒賞這個“深”字,除聯(lián)系詩句外,還可結合前文的相關描寫。我來鑒賞“深”:④組卷:168引用:1難度:0.5
成長之路
-
8.閱讀《太陽和蜉蝣》,完成小題。
太陽和蜉蝣
湯湯 一只蜉蝣從水里一點一點鉆出來,遠遠的天邊,一個紅紅的家伙一點一點冒上來。蜉蝣高興地和他打招呼:“你好,你很神奇呀,你一來,這里就亮了。”
??“你好,小蜉蝣?!薄澳阏J識我?你是誰呀?”“我是太陽。”“太陽,我好快樂呀,我有一天生命,你和我一樣嗎?”
太陽沒有回答,往上走了走。一個太陽和一只蜉蝣沒法說那么多。
蜉蝣扇著細小的翅膀飛呀飛,這里瞅瞅,那里瞧瞧。一切都這么新鮮,一切都這么好看。
??“我是蜉蝣,你是誰呀?”“我是蜻蜓。”“我是蜉蝣,你是誰呀?”“我是狗尾巴草?!?br />??“我是蜉蝣,你是誰呀?”“我是蜘蛛?!薄拔沂球蒡?,你是誰呀?”“我是蒲公英?!薄?br /> 蜉蝣好快樂。她一抬頭,看見太陽比原來高了許多?!澳阋ツ睦镅??”“走到天那邊,這樣一天就過完了?!碧栒f。“我們都有一天生命,我們多么幸運!”蜉蝣說。
太陽不再說話,和一只小蜉蝣能說清楚什么呢。
這時,一只蝌蚪叫住蜉蝣,說:“你可以當我的見證者嗎?見證我脫掉尾巴,長出四肢,變成青蛙?!薄拔液茉敢猓矣幸惶焐?。”“一天?我變成青蛙需要兩個月,從小青蛙變成大青蛙需要一兩年?!薄澳鞘嵌嗑??”“一個月有很多很多天,一年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天?!?br />??“哦……這樣啊……我等不到你變成青蛙了。”
蜉蝣遇見一只野鴨,她正在孵蛋。野鴨說:“我有十顆蛋,每顆蛋里藏著一個孩子,孩子們會從蛋里鉆出來,非常非??蓯叟丁!薄疤腥ち?,我要在這里等他們出來,我有一天生命呢?!薄耙惶??可等他們鉆出來至少還要十天呢。”
??“哦……這樣啊……我等不到……你可愛的孩子們了?!?br /> 蜉蝣停在一個花蕾上歇息?!拔沂且欢浞浅C利惖幕▎眩任议_了,你就知道了。”“好呀,我在這里等你開,我有一天的生命呢?!薄耙惶??可我明天才開呀?!薄懊魈焓鞘裁??”“今天過去就是明天。你只有今天,沒有明天嗎?”
??“哦……這樣啊……我等不到……你最美麗的樣子了?!?br /> 蜉蝣好半天不再飛……
太陽走到了她頭頂上?!澳汶y過了?”太陽問?!坝幸稽c?!彬蒡稣f,“如果只有一天生命,你不難過嗎?”太陽說:“哦,我活了很久很久,還能活很久很久?!?br /> 蜉蝣沒有說話,在陽光里飛呀飛,小小的身體那么美。
??“太陽,一天之外是怎樣的?”雖然和一只蜉蝣很難講清楚,太陽還是很認真地和她說:“白天過去是黑夜,黑夜過去是白天?!薄芭?,是這樣啊?!?br />??“春天過去是夏天,
夏天過去是秋天,
秋天過去是冬天,
冬天過去是春天,
春天過去是夏天……”
??“現在是夏天?!薄芭?,是這樣啊?!?br />??“有晴天,有雨天,有刮風天,有下雪天……今天是晴天?!?br />??“是這樣啊,如果……我有很多天就好了?!?br /> 蜉蝣發(fā)了一會兒呆,又說:“可我有整整一天的生命啊。”太陽想,一天有什么用呢?
小小的蜉蝣從一株草飛到另一株草,從一朵花飛到另一朵花。她發(fā)現飛得越高,看見的世界就越大。
??“世界有多大?”蜉蝣問太陽。雖然和一只蜉蝣很難講清楚,太陽還是很認真地和她說:“世界很大,這片洼地以外,有村莊,有城市,有田野,有草原,有森林,有沙漠,有戈壁,有大海,有大河,有高山,有冰川……”
小小的蜉蝣從草尖飛到樹梢,從低的樹飛到高的樹。
??“太陽,你在往下走呢?!薄笆堑模叩侥憧床灰娢?,一天就過去了。”
??“哦,我的一天快過去了?!?br /> 太陽以為蜉蝣會傷心,正要說幾句安慰的話,可她又飛起來了。
??“謝謝你告訴我這么多,現在我要飛向你?!?br />??“我很遠。”“我不怕遠?!?br />??“你飛不到的?!薄拔蚁朐囋嚒!?br />??“我真的很遠?!薄帮w一點,就會近一點?!?br />??“那么,我等你?!?br /> 蜉蝣透明的小翅膀多么閃亮,她一閃一閃,一閃一閃,朝著太陽飛去。太陽為她停住腳步。
飛著飛著,飛著飛著,蜉蝣飛不動了。她收攏翅膀,任小小的身體一點一點飄落。她落向水面的時候,太陽也落了下去。
天黑了。
天又亮了。
太陽照在這片洼地上,
照著一切微小而珍貴的生命。
(1)根據故事相應情節(jié),分析小蜉蝣的心理及其產生原因。
(2)根據要求研讀故事語言。語言 研讀 “可我有整整一天的生命啊?!?/td> ①關注角色的語言。從重音角度設計句子的朗讀并簡述理由。 小小的蜉蝣從一株草飛到另一株草,從一朵花飛到另一朵花。
小小的蜉蝣從草尖飛到樹梢,從低的樹飛到高的樹。②關注語言表達技巧。聯(lián)系上下文,品析反復手法的表達效果。 組卷:196難度:0.4 -
9.【寫作?表達自己】
閱讀材料,按要求完成寫作任務。
來自熱線88643111:越城區(qū)孫端街道的上亭路上有棵香樟樹,因樹干大幅度彎曲,呈“歪脖子”狀?!斑@棵行道樹造成的傷害可不少,一些司機停車時,沒有留意到它,結果車尾撞上‘歪脖子’?!苯眨贤ぢ飞系囊恍┥碳掖騺黼娫?,希望有關部門能及時處理這棵行道樹,別讓車主再“中招”。
記者隨后采訪了各方人士。在路邊開店20多年、看著香樟樹長大的談師傅表示,希望移走這棵樹保留車位;附近的盧師傅在樹上掛了塑料袋,寫了“小心停車”;街道辦接到市民反映后,采取了臨時警示措施并研究后續(xù)處理方案;園林專家表示,如果用扶正的方法,樹木會面臨死亡風險;……
(《紹興晚報?熱線通》2022.5.16) 任務一:以“熱線通”內容為素材,結合生活體驗,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寫一篇記敘性文章??闪⒆悻F在,也可回望過去,亦可設想未來;可用樹的視角,也可用談師傅等人的視角,亦可用其它視角。
任務二:這棵樹的境遇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生活中有類似的現象嗎?你如何看待?把你的聯(lián)想與思考寫成一篇議論性文章。
要求:(1)任選其一寫作;(2)題目自擬;(3)不少于600字;(4)不出現透露作者身份的信息。組卷:9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