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重慶市渝北中學高三(上)期中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10/19 0:0:1
一.選擇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莊子?天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學術史著作,其中對于某家學說的描述為:“不侈于后世,不靡于萬物,不暉于數度,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古之道術有在于是者?!边@一學派主張( )
A.兼愛非攻 B.政治復古 C.清靜無為 D.法治天下 組卷:0引用:2難度:0.6 -
2.漢文帝時期,在晁錯的建議下,“募民徙朔方十萬口”;漢武帝時期,“通西南夷道”,并“募豪民田南夷”,此外派司馬遷為欽差負責新開拓地區(qū)的郡縣設置,“以其故俗治,毋賦稅”。這說明西漢時期( ?。?/h2>
A.民族政策呈現鎮(zhèn)撫相濟 B.采取多元措施促進民族交融 C.重農抑商政策出現松動 D.重視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與治理 組卷:3引用:19難度:0.7 -
3.漢至晉初的文章,傾向于將多種實用文體寫成小短文,一般僅長數十字或百余字,文字簡約。東晉南朝以來,文士將注意力傾注到布局謀篇,長文逐漸增多。這一變化得益于( )
A.書寫載體的變化 B.門閥士族的推動 C.世俗文學的繁榮 D.選官制度的變革 組卷:0難度:0.6 -
4.通觀東漢迄于唐中葉600余年間客與部曲的演變過程,始終以社會生產關系中的基本矛盾呈現出來,即逃亡農民依托豪強充當佃客、佃家、私屬等,而國家又企圖使他們復歸為編戶。這一矛盾( ?。?/h2>
A.推動了賦稅征收標準的變革 B.是國家陷入長期動蕩的根源 C.伴隨著均田制的推行而消失 D.催生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組卷:25引用:13難度:0.5 -
5.關于遼宋夏金元的歷史,對照如圖表述正確的是( )
?A.契丹族首領阿保機在①建立遼 B.元軍占領②結束了南宋的統(tǒng)治 C.金為控制中原地區(qū)遷都到③處 D.元朝設宣政院加強對④的管理 組卷:4引用:5難度:0.5 -
6.明末短篇話本小說《型世言》設計的人物形象很有特色:第一回,借人物形象闡揚“忠”“義”“節(jié)”的思想觀;第二、三、四回是“孝”;第五回重點是“義”;第六回是節(jié)烈。據此可知,該小說中的人物形象設計( )
A.有利于理學觀念的世俗化 B.迎合了平民百姓的品味 C.反映了市民階層價值取向 D.豐富了儒家思想的內涵 組卷:7難度:0.7 -
7.19世紀末20世紀初,嚴復指出:“牛有牛之體,有牛之用;馬有馬之體,有馬之用……有牛之體則有負重之用;有馬之體則有致遠之用。未聞以牛為體,以馬為用者也。進而他指出“中學有中學之體用,西學有西學之體用,分之則并立,合之則兩亡?!边@一觀點旨在( ?。?/h2>
A.為革命提供理論依據 B.解釋實業(yè)救國的合理性 C.指出洋務運動的弊端 D.宣傳變法改革挽救危機 組卷:2引用:3難度:0.6 -
8.如圖是1900年發(fā)表的漫畫《在治療中》,該畫描繪道:“中國佬”被送進醫(yī)院,躺在“布爾”(當時英國與南非布爾人發(fā)生戰(zhàn)爭)旁邊的一張床上,英國醫(yī)生每天都來檢查病情。布爾人定期喝“羅伯茨藥水”(英國駐南非總司令),而中國佬則采用“西摩合劑”(侵華的英軍總指揮官)。該漫畫( )
A.滲透了英國殖民者的傲慢 B.體現西方侵略具有正面效應 C.意在批判義和團破壞文明 D.反映出中非人民合作反侵略 組卷:18引用:6難度:0.6 -
9.下面是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財政收支統(tǒng)計表(單位:萬銀元)。據表可知,當時( )
收入項目 收入數目 支出項目 支出數目 外債 850 政府各部及會議 80 公債及私人借款 277 海陸軍費 1400 發(fā)行新鈔 100 外債傭金和私債 65 兩淮鹽稅 110 雜項開支 5 其他 50 總計 1387 1550 A.革命政府難以掌控轄地 B.帝國主義阻礙中國革命 C.民族資本主義力量弱小 D.舊官僚等抵抗革命進程 組卷: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道題,其中25題25分,26題15分,27題12分,共52分)請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的一律不給分。
-
26.【大航海與海洋格局】
材料一:直到15世紀之后人類世界才真正開始嘗試相互碰撞、物資交換,開始了相互支配和沖突以及文化的交流。大洋航海之路一旦被打開,世界各大陸迅速實現了相互連結。海洋不再是交流的障礙,開始扮演超高速公路的角色。各文明圈和生態(tài)界的各要素向全世界擴散,我們生活的近代世界也隨之經歷了激變?!畛跏澜绾B返拈_拓毫無疑問是歐洲航海人的功績。
——(韓)朱京哲《深藍帝國:海洋爭霸時代1400-1900》材料二:就海上格局而言,人類歷史大致經歷了16世紀前的區(qū)域格局階段、1500—2000年的單極主導階段,以及正在進入的一個多極格局階段。
——摘自胡波《從霸權更替到“多極制衡”——16世紀以來的海上格局演變》(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回答“最初世界海路的開拓毫無疑問是歐洲航海人的功績”的原因,并概括“大洋航海之路”打開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對材料二曲線圖所示的海洋格局予以說明。組卷:3引用:4難度:0.5 -
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游牧、商業(yè)起于內不足,內不足則需向外尋求,因此而為流動的,進取的。農耕可以自勘,無事外求,并必繼續(xù)一地,反復不舍,因此而為靜定的,保守的。
草原與濱海地帶,其所憑以為資生之地者不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內部之有阻害,于是而遂有強烈之“戰(zhàn)勝與克服欲”。此種民族,其內心深處,無論其為世界觀或人生觀,皆有一種強烈之“對立感”,于是而尚自由、爭獨立,此乃與其戰(zhàn)勝克服之要求相呼應。故此種文化之特性常見為“征伐的”“侵略的”。
農業(yè)生活所依賴,曰氣候、曰雨澤、曰土壤,此三者,皆非由人類自力安排,而若冥冥中已有為之布置妥帖而惟待人類之信任與忍耐以為順應,乃無所用其戰(zhàn)勝與克服。故農耕文化感曰“天人相應”“物我一體”,曰“順”曰“和”。
——摘編自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該書寫于1940年代)結合中外歷史,評析錢穆的觀點。(要求:自擬論題,史論結合,敘述成文,條理清晰)組卷:8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