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浙教版八年級下冊《3.1 空氣與氧氣(第1課時)》2020年同步練習卷(B)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訓練

  • 1.空氣中氮氣和氧氣的比約為4:1,是指它們的( ?。?/h2>

    組卷:47引用:1難度:0.9
  • 2.下列有關空氣及其成分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92引用:46難度:0.9
  • 3.如圖是空氣成分體積分數(shù)柱狀示意圖,其中“a”代表的是( ?。?/h2>

    組卷:483引用:11難度:0.9
  • 4.做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裝置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1709/62/f73d1710.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FLOAT:right" />

    組卷:1875引用:29難度:0.9
  • 5.食品保鮮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劑、充填氣體、放置干燥劑和脫氧劑等。氮氣是常用的填充氣體,它用于食品保鮮,你認為選用氮氣的主要原因是( ?。?/h2>

    組卷:25引用:2難度:0.8

四、解答題(共2小題,滿分0分)

  • 15.如圖甲所示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及藥品。

    (1)為獲得較為準確的實驗數(shù)據(jù),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燃燒匙中的紅磷足量
    C.點燃紅磷后緩慢將燃燒匙插入瓶中,塞緊瓶塞
    D.紅磷熄滅,廣口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
    (2)小明同學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紅磷、氫氧化鈉溶液代替水來做此實驗。小明操作正確,但是測得的數(shù)據(jù)小于用紅磷測得的數(shù)據(jù),其原因是木炭燃燒除生成二氧化碳外還可能生成
     
    。
    (3)市售“暖寶寶”中發(fā)熱劑主要成分是:鐵粉、炭粉、水和食鹽等,反應原理可簡化為鐵生銹。小明用配制的發(fā)熱劑按圖乙裝置實驗。他不是將足量的發(fā)熱劑堆在瓶底,而是將其涂抹在廣口瓶內壁的四周,這樣做的目的是
     
    。

    組卷:27引用:2難度:0.6
  • 16.為驗證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小明按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了多次實驗,發(fā)現(xiàn)每次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總是遠小于21%,他認為誤差主要由實驗裝置造成,于是改用圖乙裝置進行實驗,步驟如下:

    ①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②在量筒內加入100毫升的水。
    ③在廣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內空氣體積為250毫升。
    ④在燃燒匙內放入過量的紅磷,塞緊瓶塞,關閉止水夾,接通電源使電烙鐵發(fā)熱,點燃紅磷后,斷開電源。
    ⑤燃燒結束并充分冷卻后,打開止水夾,待量筒內水面不再下降時,記錄量筒內水的體積為65毫升。
    (1)小明按如甲裝置進行實驗時,該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與裝置甲相比,裝置乙中使用電烙鐵可以減小實驗誤差,其原因是:
     

    (3)根據(jù)本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
     
    。
    小明發(fā)現(xiàn),測量結果與真實值仍有較大差距,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引起本實驗的誤差除裝置外,還與可燃物的性質有關。

    組卷:143引用:13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