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天津市楊柳青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段考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第I卷(選擇題)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2小題,共48分)

  • 1.下列物質中不可能由一種元素組成的是( ?。?br />①單質    ②氧化物    ③化合物    ④混合物

    組卷:56引用:3難度:0.8
  • 2.下列圖①②③原子結構模型中依次符合盧瑟福、道爾頓、湯姆生的觀點的是(  )

    組卷:144難度:0.7
  • 3.下列氣體去除雜質的方法中,不能實現(xiàn)目的的是( ?。?br />
    氣體(雜質) 方法
    A. SO2(H2S) 通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B. Cl2(HCl) 通過飽和的食鹽水
    C. N2(O2 通過灼熱的銅絲網
    D. NO(NO2 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組卷:1005引用:20難度:0.6
  • 4.在如圖所示的實驗中,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下列關于實驗現(xiàn)象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br />

    組卷:90難度:0.8
  • 5.下表所列各組物質中,物質之間通過一步反應能實現(xiàn)如圖所示( ?。?br />
    X Y Z 物質轉化關系
    A Cu CuO Cu(OH)2  
    B S SO3 H2SO4
    C NaHCO3 Na2CO3 NaOH
    D FeCl2 FeO FeCl3

    組卷:45引用:4難度:0.7

第II卷(非選擇題)二、實驗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

  • 15.甲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在實驗室制備乙酸乙酯。

    (1)實驗中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某次實驗時,在飽和Na2CO3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實驗結束,取下試管B振蕩,紅色褪去,為探究褪色的原因,進行如表實驗。
    編號
    實驗
    操作 充分振蕩、靜置 充分振蕩、靜置 充分振蕩、靜置、分液。取下層溶液,加入飽和Na2CO3溶液
    現(xiàn)象 上層液體變薄,冒氣泡,下層溶液紅色褪去 上層液體不變薄,無氣泡,下層溶液紅色褪去
    (2)試管①中產生氣泡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3)實驗①中下層溶液紅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
     
    。
    (4)針對實驗②中現(xiàn)象,乙同學提出猜想:酚酞更易溶于乙酸乙酯。實驗③中觀察到
     
    ,證實乙的猜想正確。

    組卷:16引用:1難度:0.7
  • 16.某小組在驗證反應“Fe+2Ag+=Fe2++2Ag”的實驗中檢測到Fe3+,發(fā)現(xiàn)和探究過程如下。
    向硝酸酸化的0.05mol?L-1硝酸銀溶液(pH≈2)中加入過量鐵粉,攪拌后靜置,燒杯底部有黑色固體,溶液呈黃色。
    (1)檢驗產物
    ①取少量黑色固體,洗滌后,
     
    (填操作和現(xiàn)象),證明黑色固體中含有Ag。
    ②取上層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產生藍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含有
     
    。
    (2)針對“溶液呈黃色”,甲認為溶液中有Fe3+,乙認為鐵粉過量時不可能有Fe3+,乙依據的原理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針對兩種觀點繼續(xù)實驗:
    ①取上層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證實了甲的猜測。同時發(fā)現(xiàn)有白色沉淀產生,且溶液顏色變淺、沉淀量多少與取樣時間有關,對比實驗記錄如下:
    序號 取樣時間/min 現(xiàn)象
    3 產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紅色
    30 產生白色沉淀;較3min時量少;溶液紅色較3min時加深
    120 產生白色沉淀;較30min時量少;溶液紅色較3 0min時變淺
    (資料:Ag+與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
    ②對Fe3+產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設:
    假設a:可能是鐵粉表面有氧化層,能產生Fe3+;
    假設b:空氣中存在O2,由于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可產生Fe3+;
    假設c:酸性溶液中
    NO
    -
    3
    具有氧化性,可產生Fe3+;
    假設d:根據
     
    現(xiàn)象,判斷溶液中存在Ag+,可產生Fe3+
    ③下列實驗Ⅰ可證實假設a、b、c不是產生Fe3+的主要原因。實驗Ⅱ可證實假設d成立。
    實驗Ⅰ:向硝酸酸化的
     
    溶液(pH≈2)中加入過量鐵粉,攪拌后靜置,不同時間取上層清液滴加KSCN溶液,3min時溶液呈淺紅色,30min后溶液幾乎無色。
    實驗Ⅱ:裝置如圖。其中甲溶液是
     
    ,操作及現(xiàn)象是
     
    。

    (3)根據實驗現(xiàn)象,結合方程式推測實驗ⅰ~ⅲ中Fe3+濃度變化的原因:
     

    組卷:1199引用:19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