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3章 凸透鏡成像》2020年單元測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
1.彩色電視機(jī)呈現(xiàn)出的各種顏色都是由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這三種色光是( ?。?/h2>
組卷:324引用:2難度:0.8 -
2.下列關(guān)于透鏡的描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1111引用:4難度:0.9 -
3.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表示近視眼成像情況和近視眼矯正后成像情況的圖分別是( )
組卷:63引用:2難度:0.7 -
4.如圖所示,是蠟燭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的成像情況,以下器材利用這一成像原理的是( ?。?/h2>
組卷:1356引用:21難度:0.9 -
5.如圖是愛動腦筋的小明用手機(jī)和透鏡自制的簡易投影儀,它能將手機(jī)上的畫面放大投射到白墻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00引用:3難度:0.7 -
6.老爺爺用放大鏡看報紙時,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應(yīng)( )
組卷:1235引用:48難度:0.9 -
7.大山同學(xué)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當(dāng)他把燭焰移到距透鏡39cm的地方時,在光屏上觀察到倒立縮小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不可能的是( )
組卷:2239引用:14難度:0.9 -
8.將一個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距凸透鏡10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將一個物體放在凸透鏡前30cm處,則可在凸透鏡的另一側(cè)得到一個( ?。?/h2>
組卷:102引用:3難度:0.8 -
9.在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將點燃的蠟燭沿著光具座,從凸透鏡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點移動。在此過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變化情況是( )
組卷:2833引用:43難度:0.9 -
10.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當(dāng)把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要在光屏上再次成一個清晰的像,應(yīng)該( ?。?/h2>
組卷:76引用:3難度:0.6 -
11.如圖所示,凸透鏡焦距為f,燭焰在圖示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F(xiàn)將蠟燭沿主光軸向左移動2f的距離,移動蠟燭的同時移動光屏,使?fàn)T焰始終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光屏上的像( )
組卷:279引用:6難度:0.6 -
12.如圖所示,小聰同學(xué)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了一個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7472引用:46難度:0.9
二、綜合題(共10分)
-
36.在焦距為5cm、10cm或15cm的凸透鏡中選擇一個放置于光具座的A點處,如圖所示。將蠟燭、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鏡兩側(cè),調(diào)整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與燭焰的中心在 高度。先后兩次將蠟燭放置在距B點5cm處,保持透鏡在A點位置不變,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同的兩個像。比較兩次所成的像,當(dāng)蠟燭置于光具座 cm刻度處時,所成的像較大;實驗中所用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cm。
組卷:22引用:2難度:0.5 -
37.某小組同學(xué)在做“驗證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當(dāng)發(fā)光物體與光屏之間的距離L確定時,將凸透鏡從發(fā)光物體處緩慢向光屏移動的過程中,有時能在光屏上成兩次清晰的像,有時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時不能在光屏上成像。為了研究產(chǎn)生這些現(xiàn)象的條件,該小組同學(xué)進(jìn)行實驗,并將每次實驗中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及現(xiàn)象記錄在下表中。
凸透鏡焦距f(cm)
實驗序號物屏距離 第一次成像 第二次成像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大小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大小 10 1 49 14 35 放大 35 14 縮小 2 45 15 30 放大 30 15 縮小 3 40 20 20 等大 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 4 35 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15 5 80 20 60 放大 60 20 縮小 6 64 24 40 放大 40 24 縮小 7 60 30 30 等大 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 8 55 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或2、或5、或6)的第一和第二次成像數(shù)據(jù)中物距與像距的關(guān)系及相關(guān)條件,可得出結(jié)論:同一凸透鏡,當(dāng)一定,移動凸透鏡能在光屏上成兩次像時,;
(3)繼續(xù)分析比較表格中物屏距離L與凸透鏡焦距f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得出的結(jié)論:在條件下,移動凸透鏡,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縮小的像。組卷:2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