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山東省淄博五中高二(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7/26 8: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2020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的重要回信中,強調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罢弊值奈骞P,恰可以概括我們今天要遵循、傳承、弘揚京劇的五個維度——“根、脈、事、形、命”。
    “根”是指京劇對價值觀的表達。價值觀的最高境界是國家觀,家國情懷是京劇永恒的主題,今年北京京劇院舉辦紀念“馬派”系列演出大獲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傳承經典。而這些經典劇目、經典人物,如《趙氏孤兒》中程嬰的憂國舍子,《十老安劉》中蒯徹的匡漢舌辯,《春秋筆》中張恩的舍身赴死,無不帶有深切的家國情懷,深深感染著觀眾。
    “脈”是指京劇在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最高等級的藝術審美的觀念、特點、規(guī)律,是京劇對美的延綿繼續(xù),和對美的不斷追求、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造。京劇流派眾多,風格迥異,但所有流派都具有一個相同的特性,那就是對美的正確理解和準確表達。所有京劇流派的創(chuàng)始人,無不做到了這些,因之才能夠開宗立派。
          所謂正確理解,就是演員對“事”即京劇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性格的正確分析、理解;所謂準確表達,就是演員在正確理解的基礎上,對“形”即京劇藝術美的特點、美的規(guī)律的遵循、體現(xiàn),如果還能繼續(xù)做到升華、創(chuàng)造,形成新的特點、風格,那就可以稱之為一代宗師巨匠了,演員藝術造詣的高低,就是在對“事”的正確理解和對“形”的準確表達的前提下,對美的把握以及對美的創(chuàng)造的水平能力。
          通俗地說,京劇觀眾看戲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就是“過癮”。而所謂“過癮”,實質就是觀眾對演員表演(如唱腔、念白、身段、舞蹈、武打等)中所體現(xiàn)的美、創(chuàng)造的美的強烈需求。觀眾評價演員演得好與不好,其實就是對美的理解,美的表達的高下之判。其中,既有演員自身表演水平的因素,也有觀眾自身認識水平的原因。高水平的演員自然可以去引導觀眾,而高水平的觀眾甚至可以去啟發(fā)演員。作為高明的演員,自己心中一定要植根美、明白美,才能在臺上闡釋美、表達美。
          京劇薪火相傳、生命不息的重要原因,就是演員、觀眾始終在尋美。演員、觀眾這種尋美的交互關系,形成了京劇強大的生命力,也造成京劇除承載著“教化人生”使命外,還具備美育功能。
          美育始終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容。中國古代有“六藝”之說,其中之一就是“樂”??鬃又赋觥爸居诘溃瑩?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并且提出“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皹贰迸c“藝”,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今天的美育。早在孔子時期,已把“樂”“藝”提升到與“道德”“詩禮”相同的地位,強調美育對于人格培養(yǎng)的重要作用。
          弘揚京劇,絕不僅僅是讓“京劇姓京”保護好京劇這個文化瑰寶,更要守護好、發(fā)揮好京劇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作用。用京劇之美浸潤大眾心田,讓越來越多的心靈隨美起舞,在京劇用歌舞演故事的精彩演繹中,建設文化強國的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摘自2021年11月07日《光明日報》)      材料二:
          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鞏固和加強社會主流審美,關系到國家的文化安全,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關系到民族的前途和未來。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中華傳統(tǒng)文化積淀了豐富的藝術審美經驗,形成了氣韻美、意象美、意境美的文化遺產。歷史上許多哲學先賢、文學巨擘同時也是美學大家,他們的作品中蘊含著大量美學思想。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燦爛光輝的傳統(tǒng)文化藝術,不僅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而且為我們提供了極為豐厚的審美文化資源。因此,修正畸形的市美觀,加強和鞏固社會主流審美,提升全社會的審美水平,應注重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找尋給養(yǎng),不僅追求形式美、外在美,更要追求內涵美、內在美。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有豐富的審美表現(xiàn)形式。傳統(tǒng)文學、繪畫、書法、戲劇、音樂、舞蹈等文藝門類中的優(yōu)秀作品,無不是中華美學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以古詩詞為例,清晨可以是“日出霧露徐,青松如骨沐”,傍晚可以是“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夜晚可以是“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詩詞的韻律美、哲理美、凝練美、畫面美千百年來散發(fā)著無窮的魅力,默默地進行著美的傳遞。由審美的視角打開傳統(tǒng)文化之門,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燦爛,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有積極的審美價值引領。孟子曰:“充實之謂美?!惫胖V云:“人品不高,落墨無法。”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美的追求蘊涵著對真善人格的向往,追求美的過程也是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養(yǎng)成的過程。今天我們仍然不能脫離“真善”來談美,那是因為脫離“真善”談美會使美變成空洞的形式。一味追求表面美、形式美、外表美,會造成名不副實、徒有虛表,會陷入淺薄、膚淺,掉入庸俗甚至低俗、惡俗。
    (摘自2021年11月10日《光明日報》)(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根、脈、事、形、命”就是我們今天要遵循,傳承、弘揚京劇的五個維度,這可以用“正”字的五筆來概括。
    B.演員、觀眾尋美的交互關系,形成了京劇強大的生命力,也造成京劇除承載著“教化人生”使命外,還具備美育功能。
    C.清晨可以是“日出霧露馀,青松如膏沐”,傍晚可以是“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夜晚可以是“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這說明了中華古詩詞可以傳遞美。
    D.讓“京劇姓京”,意思是要守護好、發(fā)揮好京劇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作用。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北京京劇院舉辦紀念“馬派”系列演出大獲成功,傳承經典是根本原因。
    B.京劇薪火相傳、生命不息的重要原因,就是演員始終在尋美。
    C.傳統(tǒng)文學、繪畫、書法、戲劇、音樂、舞蹈等文藝門類中的優(yōu)秀作品,都生動體現(xiàn)了中華美學精神。
    D.如果京劇演員對美有正確理解和準確表達,那就可以成為一代宗師。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不能直接體現(xiàn)“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能提供豐富的審美給養(yǎng)”觀點的一項是
     

    A.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為歷代書法家所敬仰,被譽作“天下第一行書”。世人常用曹植《洛神賦》中的一句“翩若驚鴻,婉若游龍”來贊美王羲之的書法之美。
    B.京劇經典劇目《趙氏孤兒》中程嬰憂國舍子,《十老安劉》中蒯徹匡漢舌辯,這些經典情節(jié)無不帶有深切的家國情懷。
    C.李白,人稱“謫仙人”。他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如《夢游天姥吟留別》
    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tǒng)一。
    D.孔子指出“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并且提出“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
    (5)請以京劇為例,分析我們可以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獲得審美給養(yǎng)的原因。

    組卷:16引用:3難度:0.2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靜(節(jié)選)
    沈從文
          春天日子是長極了的。長長的白日,一個小城中,老年人不向太陽取暖就是打瞌睡,少年人無事作時皆在曬樓或空坪里放風箏。天上白白的日頭慢慢的移著,云影慢慢的移著,什么人家的風箏脫線了,各處便皆有人仰了頭望到天空,小孩子皆大聲亂嚷,手腳齊動,盼望到這無主風箏,落在自己家中的天井里。
          女孩子岳珉年紀約十四歲左右,有一張營養(yǎng)不良的小小白臉,穿著新上身不久長可齊膝的藍布袍子,正在后樓屋頂曬臺上,望到一個從城里不知誰處飄來的脫線風箏,在頭上高空里斜斜的溜過去,眼看到那線腳曳在屋瓦上,隔壁人家曬臺上,有一個胖胖的婦人,正在用晾衣竹竿亂撈。
          這曬樓原如這小城里所有平常曬樓一樣,是用一些木枋,疏疏的排列到一個木架上,且多數(shù)是上了點年紀的。女孩子岳珉倚在朽爛發(fā)霉搖搖欲墜的欄桿旁,數(shù)天上的大小風箏。曬樓下面是斜斜的屋頂,屋瓦疏疏落落,有些地方經過幾天春雨,都長了綠色霉苔。屋頂接連屋頂,曬樓左右全是別人家的曬樓。有曬衣服被單的,把竹竿撐得高高的,在微風中飄飄如旗幟。曬樓前面是石頭城墻,可以望到城墻上石罅里植根新發(fā)芽的葡萄藤。曬樓后面是一道小河,河水又清又軟,很溫柔的流著。河對面有一個大坪,綠得同一塊大氈茵一樣,上面還繡得有各樣顏色的花朵。大坪盡頭遠處,可以看到好些菜園同一個小廟。菜園籬笆旁的桃花,同庵堂里幾株桃花,正開得十分熱鬧。
          日頭十分溫暖,景象極其沉靜,女孩子望了一會天上,又望了一會河水。河水不象早晚那么綠,有些地方似乎是藍色,有些地方又為日光照成一片銀色。對岸那塊大坪,有幾處種得有油菜,菜花黃橙橙的如金子。另外草地上,有城里染坊中人曬的許多白布,長長的臥著,用大石塊壓著兩端。坪里也有三個人坐在大石頭上放風箏。其中一個小孩,吹一個蘆管嗩吶,吹各樣送親嫁女的調子。另外還有三匹白馬,兩匹黃馬,沒有人照料,在那里吃草,從從容容,一面低頭吃草一面散步。
          望到馬,望到青草,望到眼前的一切,女孩子似乎想到很遠的一些別的東西。
          他們是逃難來的,這地方并不是家鄉(xiāng),也不是所要到的地方。母親,大嫂,姐姐,姊姊的兒子北生,小丫頭翠云,一群人中就只五歲大的北生是男子。胡胡涂涂坐了十四天小小篷船,船到了這里以后,應當換輪船了,一打聽各處,才知道XX城還在被圍,過上?;蜻^南京的船車全已不能開行。到此地以后,證明了從上面聽來的消息不確實。既然不能通過,回去也不是很容易的,因此照媽媽的主張,就找尋了這樣一間屋子權且居住下來,打發(fā)隨來的兵士過宜昌,去信給北京同上海,等候各方面的回信。在此住下后,媽媽同嫂嫂只盼望宜昌有人來,姐姐只盼望北京的信,女孩岳珉便想到上海一切。她只希望上海先有信來,因此才好讀書。若過宜昌同爸爸住,爸爸是一個軍部的軍事代表,哥哥也是個軍官,不如過上海同教書的第二哥哥同住??墒荴X一個月了還打不下。
          過一陣,聽到翠云丫頭在曬樓說話:
    “珉小姐,珉小姐,你來,看新娘子騎馬,快要過渡了!”
          又過一陣,翠云丫頭又說:
    “看呀,看呀,快來看呀,一個一塊瓦的大風箏跑了,快來,快來,就在頭上,我們捉它!”
          女孩岳珉抬起來了頭,果然望到一個高高的風箏,如同一個吃醉了酒的巡警神氣,偏偏斜斜的滑過去,隱隱約約還看到一截白線,很長的在空中搖擺。
          也不是為看風箏,也不是為看新娘子,等到翠云下曬樓以后,女孩岳珉仍然在欄桿邊傍著,眺望到一切遠處近處,心里慢慢的就平靜了。后來看到染坊中人在大坪里收拾布匹,把整匹白布折成豆腐干形式,一方一方擺在草上,看到尼姑庵里瓦上有煙子,各處遠近人家也都有了煙子,她方離開曬樓。
          下樓后,向病人房門邊張望了一下,母親同姐姐三人都在床上睡著了。再到小孩北生小房里去看看,北生不知在什么時節(jié),也坐在地下小絨狗旁睡著了。走到廚房去,翠云丫頭正在灶口邊板凳上,偷偷的用無敵牌牙粉當成水粉擦臉。女孩岳珉似乎恐怕驚動了這丫頭的神氣,趕忙走過天井中心去。
          這時聽到隔壁有人拍門,有人互相問答說話。女孩岳珉心里很稀奇的想到:“誰在問誰?莫非爸爸同哥哥來了,在門前問門牌號數(shù)吧?”這樣想到,心便驟然跳躍起來,忙匆匆的走到二門邊去,只等候有什么人拍門拉鈴子,就一定是遠處來的人了。
          可是,過一會兒,一切又都寂靜了。
          女孩岳珉便不知所謂的微微的笑著。日影斜斜的,把屋角同曬樓柱頭的影子,映到天井角上,恰恰如另外一個地方,豎立在她們所等候的那個爸爸墳上一面紙制的旗幟。
    1932年3月30日
    (有刪改)
    (1)關于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樓上”和“樓下”是平行共存的兩個空間,隨著小女孩正樓上、樓下移動,對未來的想象和家人的現(xiàn)狀被反復帶入故事。
    B.“樓上”和“樓下”又是不同性質的世界,形成了馳騁想象和咀嚼現(xiàn)實之間的對立,也帶來忘卻現(xiàn)實和體驗壓抑兩種情緒。
    C.春天象征自由和幸福,綠地、葡萄藤、小河、桃花、馬等充滿生機,也象征著孩子在窘困的生活中對未來抱有的絲絲希望。
    D.戰(zhàn)爭的陰影被作者有意淡化,只在作品中隱約提到,成為遙遠的背景,使得春天的美好在孩子的眼里變得更加純凈和寧靜。
    (2)下列對語言藝術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河水又清又軟,很溫柔的流著”,形式對稱,節(jié)奏徐緩,寫出流水輕柔可親的意趣。
    B.“大坪盡頭遠處,可以看到好些菜園同一個小廟。菜園籬笆旁的桃花,同庵堂里幾株桃花,正開得十分熱鬧”,“廟”“花”“鬧”發(fā)音響亮,營造出歡快熱烈的效果,與此景此情相互映襯。
    C.“望到馬,望到青草,望到眼前的一切,女孩子似乎想到很遠的一些別的東西”,各分句長短差別大,語勢語調陡然突變,表現(xiàn)出女孩情緒落差大。
    D.“有一張營養(yǎng)不良的小小白臉”“在頭上高空里斜斜的溜過去”“有一個胖胖的婦人”,疊字強調了女孩的心力憔悴、風箏姿態(tài)的悠閑、婦人的親切可愛,改為單字就妨礙作者在其中的情感寄托。
    (3)《靜》中的景物描寫富于象征性,風箏是作品中一再提到的景物,請分析風箏在作品中的象征意義。
    (4)《靜》是一篇詩化小說,請說說“詩化”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組卷:20引用:3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46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4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謂秦王曰:“臣惑王之輕齊易楚,而卑畜韓也。臣聞,王兵勝而不驕,伯主約而不忿。勝而不驕,故能服世;約而不忿,故能從鄰。今王廣德魏、趙,而輕失齊,驕也;戰(zhàn)勝宜陽,不恤楚交,忿也。驕忿非伯主之業(yè)也。臣竊為大主慮之而不取也?!对姟吩疲骸?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故先王之所重者,唯始與終。何以知其然?昔智伯瑤殘范、中行,圍逼晉陽,卒為三家笑。吳王夫差棲越于會稽,勝齊于艾陵為黃池之遇無禮于宋遂與勾踐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勝齊制趙韓之兵驅十二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后子死,自布冠而于秦。三者非無功也,能始而不能終也。今王破宜陽,殘三川,而使天下之士不敢言;雍天下之國,徙西周之疆,而世主不敢交陽侯之塞;取董棘,而韓、楚之兵不敢進。王若能為此尾,則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王若不能為此尾,而有后患,則臣恐諸侯之君,河、濟之士,以王為吳、智之事也?!对姟吩疲骸邪倮镎?,半于九十?!搜阅┞分y,今大王皆有驕色,以臣之心觀之,天下之事,依世主之心,非楚受兵,必秦也。何以知其然也?秦人援魏以拒楚,楚人援韓以拒秦,四國之兵敵,而未能復戰(zhàn)也。齊、宋在繩墨之外以為權,故曰先得齊、宋者伐秦。秦先得齊、宋,則韓氏鑠;韓氏鑠,則楚孤而受兵也。楚先得齊,則魏氏鑠;魏氏鑠,則秦孤而受兵矣。若隨此計而行之,則兩國者必為天下笑矣?!?br />(選自《戰(zhàn)國策?秦策五》)(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勝齊于艾陵/為黃池之遇/無禮于宋/遂與勾踐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勝齊/制趙韓之兵/驅十二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
    B.勝齊/于艾陵為黃池之遇/無禮于宋/遂與勾踐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勝齊/齊制趙韓之兵/驅十二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
    C.勝齊/于艾陵為黃池之遇/無禮于宋/遂與勾踐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勝齊/制趙韓之兵/驅十二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
    D.勝齊于艾陵/為黃池之遇/無禮于宋/遂與勾踐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勝/齊制趙韓之兵/驅十二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臣竊惑王之輕齊易楚”與“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兩句中的“竊”字含義相同。
    B.“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與“求之靡途”(《歸去來兮辭并序》)兩句中的“靡”字含義相同。
    C.會稽,古郡名,與“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蘭亭集序》)中的“會稽”指的是同一個地方。
    D.“自布冠而拘于秦”與“不拘于時,學于余”(《師說》)兩句中的“拘”字含義相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引用《詩經》中“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引出始與終的話題,勸諫秦王在取得勝利后,要戒除驕傲的心理,做到善始善終。
    B.智伯瑤、吳王夫差、梁君開始都取得了很大的戰(zhàn)功,但是在勝利之后開始驕縱,最后都被對手殺死,只有善始沒能善終。
    C.勸誡人認為,秦王取得了軍事上的重大勝利,威震諸侯之后,如果謹慎到底,王霸之業(yè)指日可待;否則,就會后患無窮。
    D.齊國、宋國在秦、楚、魏,韓四國兵力勢均力敵而相持不下的局面中顯得舉足輕重,跟宋、齊兩國置身于四國之外有關。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
    ②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5)請簡要概括勸諫者勸諫秦王的目的。

    組卷:0引用:1難度:0.5

三、文言知識檢測(每題3分,共9分)

  • 8.下列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4引用:1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9.閱讀如圖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仔細觀察如圖的漫畫,注意兩幅圖畫間的邏輯關系,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受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10引用:5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