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實驗二部高二(上)月考語文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4/9/21 18:0:11

一、現(xiàn)代文閱讀(28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2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近年來,對紅色文化的研究成為學術界的一個熱點。但是,在革命文化與紅色文化的關系上存在一些不同看法,甚至有學者將紅色文化完全等同于革命文化,這既不利于把握革命文化在鋪就紅色文化的“紅色底色”中的奠基作用,也不利于拓展紅色文化的時代內涵,因此,需要正確認識革命文化與紅色文化。
          革命文化與紅色文化有著共同的“根”,二者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厚植于近現(xiàn)代中華民族的現(xiàn)實土壤,汲取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豐厚給養(yǎng),為革命事業(yè)的生長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原生動力。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征程中,革命文化和紅色文化二者根源一致、同向同行,共同印證了宏偉瑰麗的黨史和國史。
          回望歷史長河,革命文化與紅色文化興起于五四運動,以五四精神為最早的精神文化形態(tài),并以工人階級及其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為創(chuàng)造主體,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各個時期都有著具體的創(chuàng)造發(fā)展。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我國步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其間有多少疾風驟雨、驚濤駭浪,又經(jīng)歷了怎樣的蜿蜒曲折,這段紅色歷史宛如一幅雄壯畫卷,映入眼簾。
          “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是一個時代的主題,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實踐的主旋律;而紅色不僅象征著革命、信仰,還有著濃厚鮮明的紅色政治色彩,與中國共產黨緊密相連。革命文化與紅色文化在本質規(guī)定性上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各有側重。
          在“三大改造”完成到20世紀70年代末的馬克思主義文化曲折發(fā)展時期,二者的文化歷史也有所不同。革命文化可以有先進和落后之分,而紅色文化則沒有先進落后之分,此階段的革命文化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走向極左,而這正是對紅色文化科學導向的偏離。在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即在改革開放前期,外來文化侵襲和沖擊我國主流文化,對馬克思主義文化教育不足,使得革命文化與紅色文化的地位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在鄧小平“南方談話”以后,特別是新時代以來,二者的地位不斷得到鞏固和提高,并且各自依托自身豐富的文化內涵發(fā)揮著獨特的文化功能。從文化歷史的角度分析,對于革命文化與紅色文化二者的關系,并不能簡單地歸結于前者為后者的歷史根基,后者又為前者的當代呈現(xiàn)。
          在共同的歷史大背景下,伴隨馬克思主義文化的自覺進程,革命文化與紅色文化同頻共振,呈現(xiàn)同向同行、相互交織、相互關聯(lián)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不僅體現(xiàn)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等顯著的社會變革時期,還體現(xiàn)在改革開放以來至今,二者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tài)工作各方面形成的協(xié)同效應之上。
    (節(jié)選自鐘帥《對革命文化與紅色文化內在聯(lián)系的審視》)材料二:
          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包含民族性格與情結,為“紅色”作為象征符號并被廣泛認可奠定了文化基因。在自然崇拜基因中,古人對太陽、火和血液的崇拜最突出;在國家意識基因里,紅色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代表權力、喜悅、激烈、鮮血等。從上古時代起,紅色幾乎一直是權力的象征,如“炎帝”作為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又被稱為“赤帝”;在民俗文化基因中,有紅白喜事、貼年畫、紅腰帶、紅娘等習俗說法,還有五色說、五行說等,民俗文化是民眾所創(chuàng)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有著突出的傳播力與影響力。
          在中國革命歷史上,紅色是一種政治派別的象征符號,是一種政治理念的象征符號。1925年12月1日,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指出,革命和反革命兩大勢力豎起了兩面大旗:一面是紅色的革命的大旗,一面是白色的反革命大旗。在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提出“赤化”革命,許多革命根據(jù)地紛紛提出“赤化全國”的革命目標,處處紅旗招展。徐向前在回憶錄時說,真是“赤化了的天下”。這些紅色符號的建構反映出當時的革命特色和目標。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和社會建設的歷程,“紅色”作為政治符號被廣泛運用,譬如,組建的第一支軍隊被命名為紅軍,開辟的第一個革命根據(jù)地被稱之為紅都,還有南湖的紅船、井岡山的紅旗、抗日的烽火、閃閃的紅星以及與紅色文化一脈相承的“兩彈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在紅色精神的激勵下,中國實現(xiàn)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人們以穿紅、唱紅、演紅而感到無上榮光。
          象征符號作為一種人為符號,不僅能夠表示具體的事物,而且能夠表達觀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并且是可以通過傳統(tǒng)、通過學習來繼承的。政治傳播的起點是政治現(xiàn)實的符號化,將紛繁復雜的政治現(xiàn)象用符號來概括,再將符號化了的事物納入,從而使受眾形成統(tǒng)一的認知與意識。在視覺藝術里,色彩是情感元素,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紅色”就不再是單純的物理性元素,而是一種具有革命、戰(zhàn)火、流血、犧牲、信仰等象征意蘊在內的政治情感,被納入到中華民族的價值體系之中。“紅色”漸漸在重大場合使用,并被冠以了“中國紅”的稱號。
          新時代,新征程,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就必須對“紅色”這一象征符號有正確的認知,深刻把握“紅色”象征符號的意蘊與內涵。
    (節(jié)選自張改《兵團黨校學報》)(1)下列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革命文化與紅色文化不是完全等同的兩個概念,二者在內涵上各有側重,文化歷史也有所不同。
    B.革命文化和紅色文化都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都是革命事業(yè)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的力量源泉。
    C.革命文化和紅色文化同源、同向同行,這一特點始終貫穿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征程中。
    D.“紅色”作為政治符號被廣泛運用,既與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相關,也與我們黨的革命目標相關。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五四精神”是革命文化與紅色文化最早的精神文化形態(tài),所以也是革命文化與紅色文化的根源。
    B.革命文化與紅色文化關聯(lián)交織,革命文化是紅色文化的歷史根基,紅色文化是革命文化的當代呈現(xiàn)。
    C.革命文化和紅色文化具有一致性,因此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tài)工作時要發(fā)揮其協(xié)同效應。
    D.只要正確認知并深刻把握“紅色”這一象征符號的意蘊與內涵,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上取得偉大勝利。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不屬于堅持和弘揚紅色文化的做法的一項是
     

    A.我們每個人都要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加強革命歷史,傳統(tǒng)文化,國情社情等愛國主義教育的宣傳力度。
    B.從自身做起,盡自己的努力為國家的富強貢獻力量,做一個愛黨、愛國家、愛腳下這片土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C.媒體應持續(xù)做好輿論導向,學校、機關單位定期組織學生和國家工作人員參觀革命斗爭遺址,了解紅色傳統(tǒng)的經(jīng)歷。
    D.全國各地普及愛國主義教育,看革命題材電影、書籍,在全社會形成一種愛祖國,敬仰先烈,敬重英雄的社會風氣。
    (4)“如果奇跡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边@是當下非常流行的一句話,國人對中國紅的喜愛由此可見一斑,中國紅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請結合材料二,簡要說明“中國紅”這一民族認同心理的形成原因。

    組卷:0引用:2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題。

    孫 犁
          ①趙莊村南有三間土坯房,一圈籬笆墻,面臨著滹沱河,那是趙老金的家。
          ②自從敵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樓,老人整天到河邊去,有魚沒魚,就在這里待一天??纯刺爝叺纳接埃纯翠镢訌奶斓倪吘壞抢锇酌C5亓飨聛?,像一條銀帶,在趙莊的村南曲斂了一下,就又奔到遠遠的東方去了。
          ③“五一”以后,這里一向是常住八路軍和工作人員的。這些日子,每逢趙老金睡下了,母親和女兒小菊到了東間,把窗戶密密地遮起來,一盞小小的菜油燈掛在機子的欄桿上,女兒登上機子,母親就紡起線來。
          ④現(xiàn)在是九月底的天氣,夜深了,河灘上起了風,聽見沙子飛揚的聲音,窗戶也呼打呼打的響。屋里是紡車嗡嗡和機子挺拍挺拍的合奏。
          ⑤母親忽然聽見窗戶上啪啪地響了兩下,她停了一下紡車,以為是風吹的,就又紡起來。立時又是“啪啪啪”的三下,這回是這么清楚,連機子上的女兒也聽見了,轉眼望著這里。
          ⑥母親把耳朵貼到窗紙上去,外面就有這么一聲非常清楚、熟悉又親熱的聲音:
          ⑦“大娘!”
          ⑧“咳呀!李連長來了!”母親一下就出溜下炕來,把紡車也帶翻了。女兒又驚又喜地把機子停止,兩手接著柱板,囑咐著母親:“你看你,小心點?!?br />      ⑨母親摘下燈來,到外間去開了門,老李一閃進來,隨手又關了門,說:“大伯在家嗎?”
          ⑩“在家里。干什么呀,這么急?”
    ?“我們有十幾個人要過河,河里漲了水,天氣又涼不好浮。看見河邊有一只小船,我們又不會駛,叫起大伯來幫幫忙?!?br />?小菊聽著,連忙從機子上下來到西間去了。
    ?“十幾個人?他們哩?”大娘問。
    ?“在外邊。我是跳墻進來的?!崩侠钫f。
    ?“那你就快點吧!”大娘向著西間喊了一聲。
    ?“來了。走吧,同志。”趙老金已經(jīng)穿好衣服,在外間等候了。
    ?大娘掩好門,回到屋里,和女兒坐在炕上。她聽著,河灘里的風更大了,什么聲音也聽不見。風殺了,一股寒氣從窗子里透進來。
    ?趙老金回來,他的胡子和鬢角上掛著一層霜雪。他很憂愁地說:“變天了,趕上了這么個壞天氣!要是今黑間封了河,他們就不好過來了。”
    ?一家三口,惦記著那十幾個人,放心不下。
    ?早晨,天沒亮,大娘就去開了門。滿天滿地霜雪,草垛上,樹枝上全掛滿了。樹枝垂下來,霜花沙沙地飄落。
    ?當大娘正要轉身回到屋里的時候,在河南邊響起一梭機槍。這是一個信號,平原上的一次殘酷戰(zhàn)斗開始了。
    ?機槍一梭連一梭,響成一個聲音。中間是清脆沉著的步槍聲。一家人三步兩步跑到堤埝上,朝南望著。
    ?趙老金忘記了那飛蝗一樣的子彈,探著身子望著河那邊。他看見那一小隊人退到了河邊。當他們一看出河里已經(jīng)結了冰,中間的水又是那么兇的時候,微微躊躇了一下。但是立刻就又轉過身去了,他們用河岸作掩護,開始向三面的敵人瘋狂地射擊。
    ?趙老金看見就在那煙火里面,這一小隊人鉆了出來,先后跳到河里去了。
    ?他們跳進結冰的河里,用槍托敲打著前面的冰,想快些撲到河中間去。但是腿上一陣麻木,心臟一收縮,他們失去了知覺,沉下去了。
    ?趙老金他們冒著那么大的危險跑到河邊,也只能救回來兩個戰(zhàn)士。他們那被水濕透的衣裳,叫冷風一吹,立時就結成了冰。
    ?“你們昨晚上過去了多少人?”
    ?“二十個。就剩我們兩個人了!”戰(zhàn)士們說。
    ?“老李呢?”
    ?“李連長死在河里了?!?br />?這樣過了兩天,天氣又暖和了些。太陽很好,趙老金吃過午飯,一句話也不說,就到河邊去了。他把網(wǎng)放在一邊,坐在沙灘上抽一袋煙。河邊的冰,叫太陽一照,乒乓地響,反射著太陽光,射得人眼花。趙老金往河那邊望過去,小麥地直展到看不清楚的遠地方,才是一抹黑色的樹林,一個村莊,村莊邊上露出黃色的炮樓。趙老金把眼光收回來。他好像又看見那一小隊人從這鋪滿小麥的田地里渡過來,縱身到這奔流不息的水里。
    ?他站立起來,站到自己修好的一個小壩上去。他記得很清楚,那兩個戰(zhàn)士是從這個地方爬上岸來的。他撒下網(wǎng)去,他一網(wǎng)又一網(wǎng)地撒下去,慢慢地拉上來,每次都是嘆一口氣。
    ?他在心里祝告著,能把老李他們的尸首打撈上來就好了,哪怕打撈上一支槍來呢!幾天來只打上一只軍鞋和一條空的子彈袋。就這點東西吧,他也很珍重地把它們鋪展開曬在河灘上。
    ?這些日子,大娘哭得兩只眼睛通紅。小菊卻是一刻不停地織著自己的布,她用力推送著機子,兩只眼狠狠地跟著那來往穿送的梭轉。她用力踏著蹬板,用力卷著布。
    ?有時她到河岸上去叫爹吃飯,在傍晚的陽光里,她望著水發(fā)一會兒呆,她覺得她的心里也有一股東西流走了。
    ?老頭固執(zhí)得要命,每天到那個地方去撒網(wǎng)。一直到冬天,要封河了,他還是每天早晨攜帶一把長柄的木錘,把那個小魚場砸開,“你在別處結冰可以,這地方得開著!”于是,在冰底下憋悶一夜的水,一下就冒了上來,然后就又聽見那奔騰號叫的流水的聲音了。這聲音使老人的心平靜一些。他輕輕地撒著網(wǎng)。他不是打魚,他是打撈一種力量,打撈那些英雄們的靈魂。
    ?那渾黃的水,那卷走白沙又鋪下肥土的河,長年不息地流,永遠叫的是一個聲音,固執(zhí)的聲音,百折不回的聲音。站立在河邊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紀念碑。
    一九四六年春于冀中(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講述了趙莊村普通村民趙老金幫助八路軍戰(zhàn)士渡河,戰(zhàn)士們被敵軍圍堵,大多命喪冰河,趙老金執(zhí)著地打撈戰(zhàn)士遺體遺物的故事。
    B.母女倆夜間紡線前“把窗戶密密地遮起來”,母親“把耳朵貼到窗紙上”等細節(jié)照應上文“敵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樓”,暗示形勢緊張。
    C.小說寫到多種聲音,“機槍一梭連一梭,響成一個聲音。中間是清脆沉著的步槍聲”表明兩軍力量懸殊,揭示八路軍此次戰(zhàn)敗的必然性。
    D.小說精心穿插多處環(huán)境描寫,比如“樹枝垂下來,霜花沙沙地飄落”就既寫出了天氣的惡劣,也體現(xiàn)出大娘擔憂戰(zhàn)士的沉重心情。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在構思和表達上都有“以少勝多”的藝術效果。比如李連長只出場一次,他與趙老金一家的親厚已然傳遞出來。
    B.小說兩次寫戰(zhàn)士們跳進冰河的場景,一實一虛,強化了八路軍戰(zhàn)斗的艱苦和犧牲的悲壯,表現(xiàn)了趙老金的悲痛之情。
    C.小說獨具匠心運用了部分方言詞語,比如“出溜”“風殺了”“黑間”等,呈現(xiàn)出較為鮮明的地域特色。
    D.滹沱河是貫穿小說的物象。結尾處“永遠叫的是一個聲音”運用比擬手法,使這個物象意蘊豐富,寄寓了擊退敵軍的決心。
    (3)同為表現(xiàn)戰(zhàn)士犧牲后群眾的悲情,描寫小菊悲情的語句能不能用在大娘身上?為什么?請結合小說具體分析。
    (4)小說以“碑”為標題,有何寓意?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組卷:175引用:13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46分)(一)課內文言文(本題共5小題,10分)

  • 3.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0引用:1難度:0.5
  • 4.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h2>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5.下列各項中,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h2>

    組卷:4引用:1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

  • 15.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70個字。
          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于4月24日在國家航天局網(wǎng)站舉行。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在啟動儀式上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后續(xù)行星任務將依次編號。據(jù)介紹,該名稱源于屈原長詩《天問》,體現(xiàn)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間的文化傳承,寓意追求科技創(chuàng)新永無止境。而象征“攬星九天”的任務標識,展現(xiàn)出中國航天開放合作的理念與態(tài)度。

    組卷:309引用:55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1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有人認為,道德底線低的人有時比道德底線高的人占優(yōu)勢,你做不出來的,他做得出來,所以他們總能如魚得水。但師長告誡我們:要堅持“高線”,守住“底線”,只有守住“底線”,才是守住了為人的根本。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思考和啟發(fā)?請以“底線”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組卷:14引用:5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