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遼寧省沈陽市市級重點高中聯(lián)合體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
-
1.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的設計原型是國寶大熊貓,目前我國建立了多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qū),形成了大熊貓棲息地保護網(wǎng)絡體系。但中國科學家發(fā)表論文指出:未來100年內仍有18個大熊貓種群的滅絕風險高于50%,15個大熊貓種群的滅絕風險高于90%。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68引用:7難度:0.5 -
2.在對待地球家園的問題上,人類再也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保護;更不能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9引用:2難度:0.6 -
3.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記載泡菜制作的方法,泡菜使用低濃度的鹽水,再經(jīng)乳酸菌發(fā)酵,制成一種帶酸味的腌制品,只要乳酸含量達到一定的濃度,并使產品隔絕空氣,就可以達到久貯的目的。下列關于泡菜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9引用:1難度:0.8 -
4.下列有關無菌技術的說法,其中正確的有幾項( ?。?br />①無菌技術的關鍵是殺滅實驗室中所有的微生物
②煮沸消毒法中100℃煮沸 5-6 分鐘可以殺死微生物細胞和所有芽孢、孢子
③經(jīng)巴氏消毒法處理的食品因微生物未被徹底消滅,所以不能在常溫長期保存
④用紫外線消毒前,適量噴灑石炭酸,可以加強消毒效果
⑤將接種環(huán)直接在酒精燈火焰的充分燃燒層灼燒,可以迅速徹底地滅菌
⑥培養(yǎng)皿、吸管可用干熱滅菌法滅菌組卷:23引用:2難度:0.7 -
5.柴旺公司在新冠疫情期間推出一款新型免洗洗手凝膠。為衡量該凝膠的效果,研究人員檢測了凝膠洗手前后手部細菌的含量(如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br />
組卷:12引用:4難度:0.7 -
6.下列對發(fā)酵工程及其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有幾項( ?。?br />①生產谷氨酸需將pH調至酸性
②生產檸檬酸需要篩選產酸量高的黑曲霉
③發(fā)酵工程的產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謝物及菌體本身
④利用發(fā)酵工程生產的根瘤菌肥作為微生物農藥可以促進植物生長
⑤啤酒的工業(yè)化生產過程中,酒精的產生積累主要在后發(fā)酵階段完成
⑥可用誘變育種或基因工程等方法選育出性狀優(yōu)良的菌種并進行擴大培養(yǎng)
⑦用單細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飼料,可通過發(fā)酵工程從微生物細胞中提取組卷:11引用:5難度:0.7 -
7.2017年,某國批準了首例使用細胞核移植技術培育“三親嬰兒”的申請。其培育過程可選用如下技術路線。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4引用:3難度:0.6 -
8.抗PD-L1單克隆抗體能與癌細胞膜表面的PD-L1特異性結合,因而具有治療某些癌癥的作用。如圖是制備抗PD-L1單克隆抗體的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 />
組卷:37引用:7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24.雙特異性抗體是指一個抗體分子可以與兩個不同抗原或同一抗原的兩個不同抗原表位相結合,目前最常利用雜交瘤雜交法來制備。長春花是原產于非洲東海岸的野生花卉,其所含的長春堿具有良好的抗腫瘤作用。如圖 1 是科研人員通過雜交—雜交瘤細胞技術(免疫的 B 淋巴細胞和雜交瘤細胞雜交技術)生產能同時識別癌胚抗原和長春堿的雙特異性單克隆抗體的部分過程。圖 2 是某雙特異性抗體作用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與植物體細胞雜交相比,圖 1 中過程②特有的誘導融合的方法是
(2)對③篩選出的雜交瘤細胞,還需進行
(3)圖 1 中①步驟注射癌胚抗原的目的是
(4)假設圖 2 中雙特異性抗體分子是由若干個氨基酸形成的,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該特異性抗體能與人體內各類腫瘤細胞結合
B.雙特異性抗體可以在人體內持續(xù)發(fā)揮作用
C.該雙特異性抗體的制備過程中只用到了動物細胞融合技術
D.雙特異性抗體能與藥物和腫瘤細胞結合,因而不具有特異性組卷:12引用:1難度:0.7 -
25.利用微生物分解廢紙是一種環(huán)保的方式,但廢紙中的纖維素分子量大,不能直接進入酵母菌,且酵母菌無法分解利用環(huán)境中的纖維素。為解決這一難題,科學家將纖維素酶基因通過重組質粒導入酵母菌。其所用質粒及其酶切位點如圖 1,外源 DNA 上纖維素酶基因及其酶切位點如圖 2。
(1)為使纖維素酶基因能夠與質粒有效組合,應選用最合適的限制酶是
A.BamHⅠ和 PstⅠB.HindⅢ和 PstⅠC.PstⅠD.BamHⅠ和 HindⅢ
(2)科學家進一步構建了含 3 種不同基因片段的重組質粒,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如圖 3 是酵母菌轉化及纖維素酶在工程菌內合成與運輸?shù)氖疽鈭D。圖 3 中已導入重組質粒的菌株有
(3)設置菌株Ⅰ作為對照,是為了驗證
(4)將 4 株菌株分別置于以纖維素作為唯一碳源的培養(yǎng)基上,其中菌株Ⅰ、Ⅱ不能存活,請解釋菌株Ⅱ不能存活的原因組卷:2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