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蘇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五單元》2017年單元測試卷(A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運用.(30分)

  • 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7引用:1難度:0.9
  • 2.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書在我們面前展開一個廣kuò
     
    的世界,一個蒼茫的宇宙。古今中外文人的智慧通過文字進入我們的視野,豐富貧瘠的大腦,擦亮蒙bì
     
    的眼睛,冷卻急躁的情緒,撫慰受傷的靈魂,浸潤干hé
     
    的心田,陶yě
     
    高潔的志趣。

    組卷:2引用:1難度:0.9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dāng)?shù)囊唤M是( ?。?br />①夏秋之交,長江水位        漲了上來。
    ②在冷酷和仇恨充斥社會生活的那些歲月,我們民族的精神道德受到了嚴(yán)重的       。
    ③好風(fēng)景固然可以打動人心,但若得幾個情投意合的人,相與      其間,那才真有味。

    組卷:3引用:1難度:0.9
  • 4.下列各句中,標(biāo)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h2>

    組卷:27引用:3難度:0.9
  • 5.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h2>

    組卷:8引用:1難度:0.7

二、閱讀理解.(60分)

  • 15.閱讀《沙棗》(梁衡),回答問題。
          沙棗是農(nóng)田與沙漠交錯地帶特有的樹種,研究黃河沙地和周邊的生態(tài)不能不研究沙棗。
          記得我剛從北京來到河套時就對沙棗這種樹感到奇怪。1968年冬我大學(xué)畢業(yè)后分到內(nèi)蒙古臨河縣,頭一年在大隊勞動鍛煉。我們住的房子旁是一條公路,路邊長著兩排很密的灌木叢,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第二年春天,柳樹開始透出了綠色,接著楊樹也發(fā)出了新葉,但這兩排灌木卻沒有一點表示。我想大概早已干死了,也不去管它。
          后來不知不覺中這灌木叢發(fā)綠了,葉很小,灰綠色,較厚,有刺,并不顯眼,我想大概就是這么一種樹吧,也并不十分注意。只是在每天上井臺擔(dān)水時,注意別讓它的刺鉤著我的袖子。
          6月初,我們勞動回來,天氣很熱,大家就在門前空場上吃飯,這時隱隱約約飄來一種花香。我一下就想起在香山腳下夾道的丁香,清香醉人。但我知道這里是沒有丁香樹的。到晚上,月照窗紙,更是香浸草屋滿地霜。當(dāng)時很不解其因。
          第二天傍晚我又去擔(dān)水,照舊注意別讓棗刺刮著胳膊,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香味是從這里發(fā)出的。真想不到這么不起眼的樹叢能發(fā)出這么醉人的香味。從此,我開始注意沙棗。
          認識的深化還是第二年春天。那是4月下旬,我參加了縣里的一期黨校學(xué)習(xí)班。黨校院里有很大的一片沙棗林,房前屋后也都是沙棗樹。學(xué)習(xí)直到6月9日才結(jié)束。這段時間正是沙棗發(fā)芽抽葉、開花吐香的時期,我仔細地觀察了全過程。
          沙棗的外表極不惹人注意,葉雖綠但不是蔥綠,而是灰綠;花雖黃,但不是深黃、金黃,而是淡黃;個頭很小,連一般梅花的一個花瓣大都沒有。它的幼枝在冬天時為灰色,發(fā)干,春天灰綠,其粗干卻無論冬夏都是古銅色??傊?,色彩是極不鮮艷引人的,但是它卻有極濃的香味。我一下想到魯迅說過的,牛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它就這樣悄悄地為人送著暗香。當(dāng)時曾寫了一首小詞記錄了自己的欣喜:干枝有刺/葉小花開遲/沙埋根,風(fēng)打枝/卻將暗香襲人急。
          1972年秋天,我已調(diào)到報社,到杭錦后旗的太榮大隊去采訪,又一次見識了沙棗的壯觀。
          這個大隊緊靠烏蘭布和大沙漠,為了防止風(fēng)沙的侵蝕,大隊專門成立了一個林業(yè)隊,造林固沙。十幾年來,他們沿著沙漠的邊緣造起了一條20多里長的沙棗林帶,沙棗林帶的后面又是柳、楊、榆等其他樹的林帶,再后才是果木和農(nóng)田。我去時已是秋后,陰歷十月了。沙棗已經(jīng)開始落葉,只有那些沒有被風(fēng)刮落的果實還稀疏地綴在樹上,有的鮮紅鮮紅,有的沒有變過來,還是原來的青綠,形狀也有滾圓的和橢圓的兩種。我們摘著吃了一些,面而澀,倒也有它自己的味道,小孩子們是不會放過它的。當(dāng)?shù)厝税阉蛳聛懋?dāng)飼料喂豬。在這里,我才第一次感覺到了它的實用價值。
          首先,長長的沙棗林帶鎖住了咆哮的黃沙。你看那浩浩的沙海波峰起伏,但一到沙棗林前就止步不前了。沙浪先是兇猛地沖到樹前,打在樹干上,但是它立即被撞個粉碎,又被風(fēng)卷回去幾尺遠,這樣,在樹帶下就形成了一個幾尺寬的無沙通道,像有一個無形的磁場擋著,沙總是不能越過。而高大的沙棗樹帶著一種威懾力量巍然屹立在沙海邊上,迎著風(fēng)發(fā)出豪壯的呼叫。沙棗能防風(fēng)治沙,這是它最大的用處。
          沙棗還有頑強的生命力。無論怎樣干旱,只要插下苗子,就會茁壯生長,雖不水嫩可愛,但頑強不死,直到長大;它的枝條上長著尖尖的刺,動物不能傷它,人也不能隨便攀折它,正因為這點,沙棗林常被栽在房前屋后當(dāng)墻圍,或在地邊護田;它的根扎在白色的鹽堿土上,枝卻那樣紅,葉卻那樣綠。因為有這些優(yōu)點,它在嚴(yán)酷的環(huán)境里照樣能茁壯地生長。
          過去我以為沙棗是灌木。在這里我才發(fā)現(xiàn)沙棗是喬木,它可以長得很高大。那沙海前的林帶,就像巨人手挽手站成的隊列,那古銅色的粗干多么像男人健康的臂膀。我采訪的林業(yè)隊長是一個近60歲的老人,20多年來一直在栽樹?;ò椎念^發(fā),臉上深而密的皺紋,古銅色的臉膛,粗大的雙手,我一下就聯(lián)想到,他像一株成年的沙棗,年年月月在這里和風(fēng)沙作戰(zhàn),保護著千萬頃的莊稼不受風(fēng)沙之害。質(zhì)樸、頑強、吃苦耐勞,這些可貴的品質(zhì)就通過他那雙滿是老繭的手在育苗時注到沙棗秧里,通過他那雙深沉的眼睛在期待中注到沙棗那紅色的樹干上。
          不是人像沙棗,是沙棗像人。
          第二年的端午節(jié),我到離沙地稍遠一點的一個村子里采訪。這個地方幾乎家家房前屋后都是沙棗,就像成都平原上一叢竹林一戶人家。過去我以為沙棗總是臨沙傍堿而居,其葉總是小而灰,色調(diào)總是暗而舊。但在這里,沙棗依水而長,一片蔥綠,最大的一片葉子居然有一指之長,是我過去看到的三倍之大。清風(fēng)搖曳,碧光閃爍,居然也不亞于婀娜的楊柳,加上它特有的香味,使人心曠神怡。沙棗,原來也是很秀氣的。它也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能上能下,能文能武,能防沙,能抗暴,也能依水梳妝,繞檐護蔭,接天蔽日,迎風(fēng)送香。多美的沙棗!
          那年冬季,我移居到縣城中學(xué)來住。這個校園其實就是一個沙棗園。一進校門,大道兩旁便是一片密密的沙棗林。初夏時節(jié),每天上下班,特別是晚飯后,黃昏時,或皓月初升的時候,那沁人的香味四處蒸起,八方襲來,飄飄漫漫,流溢不絕,讓人陶醉。這時,我感到萬物都融化在這清香中,充盈于宇宙間。
          宋人詠梅有一名句“暗香浮動月黃昏”,其實,這句移來寫沙棗何嘗不可?這浮動著的暗香是整個初夏河套平原的標(biāo)志。沙棗飄香過后,接著而來的就是八百里平原上仲夏的麥香,初秋的菜香,仲秋的玉米香和晚秋糖菜的甜香。
          沙棗花香,香飄四季,40多年了還一直飄在我的心里。
    (1)作者對沙棗的態(tài)度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
    (2)文章第十一自然段,從哪些方面寫沙棗頑強的生命力?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其中兩個方面。
    (3)請從修辭方法的角度對“那沙海前的林帶,就像巨人手挽手站成的隊列,那古銅色的粗干多么像男人健康的臂膀”這句話的表達效果進行評析。
    (4)如何理解結(jié)尾句“沙棗花香,香飄四零,40多年了還一直飄在我的心里”的含義?
    (5)沙棗花香長留在作行心里,生活中也會有一種植物觸動過你的心,清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出來。(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方法)

    組卷:12引用:2難度:0.3

三、作文(60分)

  • 16.請以“下次,你會做得更好”為題寫一篇文章。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摯,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現(xiàn)真實的學(xué)校和姓名。

    組卷:8引用:2難度:0.1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