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廣東省廣州市真光中學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里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扎,幾扎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里都屬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會亂的。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fā)生聯(lián)系。
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系就是這種丟石頭形成同心圓波紋的性質(zhì)。親屬關系是根據(jù)生育和婚姻事實所發(fā)生的社會關系。從生育和婚姻所結成的網(wǎng)絡,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無窮的人,過去的、現(xiàn)在的和未來的人物。這個網(wǎng)絡像個蜘蛛的網(wǎng),有一個中心,就是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這么一個以親屬關系布出去的網(wǎng),但是沒有一個網(wǎng)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個社會里的人可以用同一個體系來記認他們的親屬,所同的只是這體系罷了。當我們用這體系來認取具體的親親戚戚時,各人所認的就不同了。我們在親屬體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卻不是你的父母。再進一步說,天下沒有兩個人所認取的親屬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兩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兒女。因之,以親屬關系所聯(lián)系成的社會關系的網(wǎng)絡來說,是個別的。每一個網(wǎng)絡有個“己”作為中心,各個網(wǎng)絡的中心不同。
在我們鄉(xiāng)土社會里,不但親屬關系如此,地緣關系也是如此。在傳統(tǒng)結構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圍劃出一個圈子,這個圈子是“街坊”??墒沁@不是一個固定的團體,而是一個范圍。范圍的大小也要依著中心的勢力厚薄而定。有勢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窮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鄰的兩三家。這和我們的親屬圈子一般的,所謂“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中國人也特別對世態(tài)炎涼有感觸,正因為這富于伸縮的社會圈子會因中心勢力的變化而大小。
在這種富于伸縮性的網(wǎng)絡里,隨時隨地是有一個“己”作中心的。這并不是個人主義,而是自我主義。個人是對團體而說的,是分子對全體。在個人主義下,一方面是平等觀念,指在同一團體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個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權利;一方面是憲法觀念,指團體不能抹煞個人,只能在個人所愿意交出的一份權利上控制個人。在我們中國傳統(tǒng)思想里是沒有這一套的,因為我們所有的是自我主義,一切價值是以“己”作為中心的主義。在西洋社會里爭的是權,而在我們卻是攀關系、講交情。
(摘編自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差序格局》)材料二:
進入21世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鄉(xiāng)土社會逐漸出現(xiàn)離鄉(xiāng)、離土、離家等生活形態(tài),“陌生化社會”逐漸取代了傳統(tǒng)圈層化的“熟人社會”。然而,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特別是以微信為代表的即時通訊軟件的普及,塑造了一個個微信社交圈層,變革了傳統(tǒng)社交方式,將人們傳統(tǒng)的社交路徑由“線下”演變至“線上”,將人們重新拉回到“熟人社會”。
微信圈層作為網(wǎng)絡聚合社交空間,它的參與主體無論是個體還是組織,都是基于熟人關系而連接起來的?!凹游⑿藕糜选钡那疤崾呛蛯Ψ绞煜?,微信朋友圈的點贊、轉(zhuǎn)發(fā)、評論往往也是在熟人之間進行。微信圈層相互交叉,不斷重疊,但都是以“己”為中心,不斷拓展出去。微信圈層建立的目的是信息交互,情感溝通。在費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論中,社會圈子具有很強的伸縮能力,這種伸縮能力簡單概括就是“推”,同樣的,在微信圈層亦如波紋一般向外“推出”大大小小不同類型的“微信圈層”。微信圈層迎合了人們多樣化的社交需求,其呈現(xiàn)了一種公域與私人、現(xiàn)實與虛擬線上與線下混雜互嵌的“網(wǎng)絡差序格局”移動場景,也由此開啟了新型社交互動方式。
微信圈層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原生圈層,是基于血緣、地緣等傳統(tǒng)關系而組建的社會交往圈子,工作在不同地區(qū)的親屬常常通過這些微信群組建成跨越時空的交流平臺,拉近了親情關系。二是拓展圈層,是通過廣泛的社交而新組建的圈層。拓展圈層主要包括學緣、業(yè)緣、趣緣等圈子。學緣關系圈層,指的是以外出求學或外出學習而有著共同生活經(jīng)歷的朋友之間建立的關系網(wǎng);業(yè)緣關系圈層,指的是工作中的同事圈子,或者是由于某項工作而有了工作交集的群體;趣緣關系圈層,指的是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朋友而建立起的圈層。所謂“拓展”,是指作為圈子中心的“己”通過個人努力和其他影響力而擴大圈子,以贏得更多的社會資源。這是費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國傳統(tǒng)社會以“己”為中心的“差序格局”在微信圈層中的變遷。如果去重溫費孝通1948年所出版的《鄉(xiāng)土中國》一書,可能會發(fā)現(xiàn),即使70多年過去了,書中所描述的那個中國社會結構似乎依舊沒有什么根本性的改變。
(摘編自方楠《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新差序格局”》)(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一項是
A.費孝通想用“捆柴”的比喻來表明,西洋社會結構往往由若干人組成一個個的團體,團體之間有清楚的界限,不會模糊。
B.中國傳統(tǒng)社會結構是以“己”為中心,以親屬和地緣作為主要關系組建的社會交往圈子,圈子的范圍取決于個人勢力的大小。
C.費孝通認為,西方的“個人主義”與中國“自我主義”,一個爭“權”,一個講“情”,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模式。
D.作為新型社交方式,微信圈層雖然以線上取代了線下,但它仍然與傳統(tǒng)社會圈層一樣具有很強的伸縮性。
(2)結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中不能支持費孝通“差序格局”相關觀點的一項是
A.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做商人婦。
B.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C.遠親攜厚禮登門祝賀窮親戚家孩子獲得冠軍。
D.蘇秦潦倒歸來,妻不以為夫,嫂不以為叔。
(3)結合材料二相關內(nèi)容,下列微信群不屬于微信拓展圈層的一項是
A.班主任創(chuàng)建的“每日作業(yè)繳交”群
B.居委會創(chuàng)建的“遠親不如近鄰”群
C.工會創(chuàng)建的“緣來就是你”相親群
D.體育部創(chuàng)建的“天姥山窮游攻略”群
(4)請結合材料,從閱讀的現(xiàn)實意義角度,為《鄉(xiāng)土中國》這本書設計一句腰封推介語,不超過30字。
(5)人們一面說著“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同時又提醒自己“老鄉(xiāng)老鄉(xiāng),背后一槍”。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理解。組卷:6引用:1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六月的話題
鐵凝 5月2日,省報在頭版右下角,刊出一封讀者來信。信中揭發(fā)S市文化局四位局長借現(xiàn)代戲調(diào)演之機,大搞不正之風。來信者署名:S市文化局莫雨。
當S市文化局傳達室的達師傅把這天的報紙分送到各個辦公室后,局內(nèi)不免出現(xiàn)了一陣不大不小的騷動。
S市文化局沒人名叫莫雨。這一點達師傅比誰都清楚??蛇@位寫信人莫雨,對當時的一切卻了如指掌。哪位局長攜同夫人在賓館住了多少天,哪位局長驅(qū)車游山玩水,甚至哪位局長少交了幾頓飯費他都一清二楚。很快,省里派來了調(diào)查組,局長們在“鐵的事實”面前,不僅做了檢查,還掏出自己腰包補缺。
事情了結后,局里表面上安靜了下來??捎址置鞲械揭环N壓抑著的激動,都在互相打聽:誰是莫雨?莫雨是誰?
莫雨自然是化名,這一點達師傅也不比別人傻。解放前他在城里做過地下黨的交通員,比一般人更懂得化名在非常時期的重要意義。
6月2日,達師傅收到一張報社寄給莫雨的稿費匯款單。按慣例,達師傅接到匯款單后,應在小黑板上寫明:“某某取匯款”,然后將匯款單貼著玻璃靠在傳達室窗臺上。這次,他迅速塞進了抽屜。鎖子咔嗒一響,達師傅留心了一下四周,傳達室只有他一人。
晚上,達師傅躺在床上翻身。翻一次身,眼前出現(xiàn)了一個莫雨,那是司機大劉。那次調(diào)演,從頭至尾他都是局長們的司機。
達師傅又翻一次身,眼前又出現(xiàn)一個莫雨,這次是財務科長杜彥榮,賬面上的事她最清楚。調(diào)演,什么開支不下賬?
達師傅不斷翻著身,眼前不斷出現(xiàn)著莫雨。他愿意憑自己這雙老眼,不動聲色地認出莫雨,又不動聲色地把匯款單悄悄塞給他(或她)。就像當年搞地下工作那樣,他的任務是傳遞,臨走連個眼神都不須留下。
第二天一上班,達師傅心中的莫雨一個也沒出現(xiàn),主管文物的副局長史正斌卻破例來到傳達室。他漫不經(jīng)心地掃了一眼靠在窗臺上的信件說:“今天的信好像比昨天來得早呵?!?br />“那是昨天的。今天的還沒到,得九點鐘。”
史副局長走了,達師傅覺得他出門時分明又掃了一眼那只帶鎖的抽屜。難道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達師傅把通常都靠在窗臺上的東西鎖進了抽屜?如果那樣,在史副局長眼里,達師傅豈不成了莫雨?
達師傅不是莫雨,也從來沒有充當莫雨式人物的打算。如果領導真盯住你的抽屜,那就是對你的懷疑,七懷疑八懷疑,就可能把自己的飯碗葬送。想到這些,達師傅還是從腰里出了開抽屜的鑰匙。
九點鐘,傳達室門口掛出了人們熟悉的那塊小黑板。在幾個領掛號、匯款的人名中,也排列著莫雨。
五十九天過去了,小黑板上的名字更換了五十九遍,只有莫雨的名字凝結在那里。
傳達室本是人們過路留步的小天地,但在這五十九天里,傳達室突然變得冷清起來。常找達師傅“殺”兩盤的研究室主任不來了。那個頭發(fā)剪得短短的、最愛跑傳達室的打字員孔令蘭也有意無意地躲著達師傅。
日月如梭,明天,是匯款單抵達文化局兩個月整。匯款單上寫得明白,兩個月不取匯款,郵局就要退回寄款人。一想起明天,達師傅忽然一陣焦躁不安。他關掉半導體,長久地注視著窗臺上那張小紙片。他抱歉地瞧著它,懊悔兩個月來自己對它的疏遠、畏懼和冷落。
……
第二天早晨八點鐘,當人們陸續(xù)走進文化局大門時,幾乎同時發(fā)現(xiàn)傳達室的玻璃窗忽然變得敞亮起來。那張焦黃的小紙片不翼而飛了。一方薄紙的消失,使大家不約而同地松了一口氣,現(xiàn)在人們最關心的一件事是問清誰認領了匯款單。
達師傅出現(xiàn)了,他蹬著一輛平板三輪進了大門,車上裝的是一車擦地板用的墩布。他把車停在傳達室門口,看看眾人,立刻明白了大伙圍在這里的意圖。他跨下車座,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塊灰不溜秋的小毛巾擦著汗,只等人們發(fā)問了。
“達師傅,匯款單有人取走了?”還是史副局長先開口,他一字一板地問道?!安诲e,領走了?!?br />“那,莫雨……”
“莫雨就是我,我就是莫雨?!边_師傅說完,靠在身后毛茸茸的墩布上。
人群一陣騷動,各種眼光紛紛落在達師傅身上。史正斌也久久盯住達師傅,但誰也沒有覺察到他眼光的異常。
當人們散盡后,史副局長才又悄悄問達師傅:“那……信是你寫的?”
“你怎么還不信,看我文化淺是不是?不客氣說,當年教我文化的那個排長,現(xiàn)今在中央當部長?!?br />“是你寫的,可那信的筆體……”
“你見過?寫給報社的信,莫非也會落到你手里?那可真成了大怪事兒?!?br /> 達師傅從車上抽出一把墩布塞進史副局長手里。史正斌沒再說話,接過新墩布,向辦公樓走去。本來,這些天他最忌諱人們說筆體。
10月,幾位老局長離職另作安排,史正斌被任命為S市文化局正局長。上任以來,他總想再找達師傅深談一次,但總是被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所耽誤。他找他談話,是想就勢向他說明,寫信人不是達師傅,是……是誰?他又覺得已經(jīng)失去了在全局披露那次事件真相的必要,他現(xiàn)在是局長。
勇士身上常常存在著懦夫的弱點。史正斌不相信這個不能稱為邏輯的邏輯,可每天路過傳達室的窗口時,他心中還是常常泛起這個不倫不類的邏輯。
(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局里壓抑著的激動的氛圍,表明人們對莫雨真實身份的好奇,大家紛紛想要當面表達對莫雨舉報行為的贊賞與崇敬。
B.史正斌破例出現(xiàn)在傳達室,是因為他按照寄信時間推算到匯款單到達的日期,當達師傅說沒有時,他還疑惑地看了看抽屜。
C.研究室主任和打字員孔令蘭不太愿意去傳達室,是因為他們多少猜測出達師傅就是莫雨,減少與達師傅的接觸,避免日后惹麻煩。
D.史正斌作為副局長,卻暗地搜集其他四位局長的罪狀,并化名揭露,最終如愿當上局長。這體現(xiàn)了他工于心計、擅用權術的形象。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一開頭交代了文化局四位局長被揭發(fā)的事件,不僅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也為后文收到報社匯款單等情節(jié)做鋪墊。
B.“匯款單”是全文線索,圍繞“匯款單”對各色人物進行描寫,表現(xiàn)了史正斌的怯懦、達師傅的勇敢、圍觀人群看熱鬧的心理。
C.小說以“勇士身上常常存在著懦夫的弱點”一句收尾,既高度提煉了史正斌、達師傅的形象特征,也給人思考的空間,含蓄蘊藉。
D.文章語言充滿暗示意味,不論是“他眼光的異?!?,還是“他最忌諱人們說筆體”,這些反常言行暗示史正斌莫雨的身份。
(3)請簡要分析達師傅對莫雨的態(tài)度產(chǎn)生了怎樣的變化。
(4)請閱讀下面關于圓形人物的論述,據(jù)此標準,判斷“達師傅”是否為圓形人物,并闡明理由。
檢驗一個人物是否圓形的標準,是看它能否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讓我們感到意外。如果它從不讓我們感到意外,它就是扁的。假使它讓我們感到了意外卻并不令人信服,它就是扁的想冒充圓的。
——E.M.福斯特《小說面面觀》組卷:39引用:5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蘇子楸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節(jié)選自《赤壁賦》)材料二: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嘉佑二年,試禮部,主司歐陽修驚喜,殿試中乙科,后以書見修,修語梅圣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变洌浌獾撠<瘸龁?,還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創(chuàng)行新法,軾上書論其不便。新政日下,軾于其間,每因法以便民,民賴以安。徙知密州。司農(nóng)行手實法,不時施行者以違制論。軾謂提舉官曰:“違制之坐,若自朝廷,誰敢不從?今出于司農(nóng),是擅造律也?!碧崤e官驚曰:“公姑徐之?!蔽磶?,朝廷知法害民,罷之。元祐元年,軾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賜銀緋,遷中書舍人。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nèi)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 四年,積以論事,為當軸者所恨。軾恐不見容,請外,拜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饑疫并作。軾請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復得賜度僧牒,易米以救饑者。明年春,又減價糶常平米,多作饘粥藥劑,遣使挾醫(y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軾曰:“杭,水陸之會,疫死比他處常多?!蹦速隽w得二千,復發(fā)橐中黃金五十兩,以作病坊,稍畜錢糧待之?;兆诹ⅲ笊?,遂提舉玉局觀,復朝奉郎,軾自元祐以來,未嘗以歲課乞遷。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國元年,卒于常州。軾師父洵為文,既而得之于天。嘗自謂:“作文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zhì),但常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可不止。”雖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其體渾涵光芒,雄視百代,有文章以來,蓋亦鮮矣。
(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有刪減)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輔內(nèi)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
B.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輔內(nèi)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
C.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輔內(nèi)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
D.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輔內(nèi)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蜉蝣是浮與酒面上的泡沫,生存期極短,古人常常用它比喻微小的生命。
B.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項事務的官員,又可特指科舉的主試官,文中指后者。
C.殿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在殿廷舉行,由皇帝主持。
D.當軸,指做官處在極重要位置,當軸者則指身居顯赫職位的當權官員。
(3)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由景入事,主問客答??腿耸紫染脱矍翱澙@的山水發(fā)問,接著回顧起歷史,連用短句寫曹魏軍隊攻占江陵時的盛況,進而為后面的感嘆張本。
B.材料一客人思想消極,情感低迷。因為就連曹操這類英雄,也只能顯赫一時,不能永恒,何況我輩只是普通人,生命和理想都是如此地短暫、遙遠。
C.材料二蘇軾直面饑疫,解救受災百姓。他在任職杭州時遭遇旱災病疫,減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紓緩災情,同時又集貯錢糧、建造治病場所以防備疫病。
D.材料二蘇軾天賦異稟,為文得心應手。他從父習文,又極具才華,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最終成為一代文宗。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②其體渾涵光芒,雄視百代,有文章以來,蓋亦鮮矣。
(5)主司歐陽修對梅圣俞說:“吾黨避此人出一頭地。”他這樣說的目的是什么?組卷:6引用:1難度:0.7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8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科學與人文都尊重客觀事實??茖W當然是如此,______。李白過廬山,寫出“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的詩句。后人批評李白:“煙”怎么是紫的呢?應是七彩繽紛,不可能是紫顏色。但是,光在行進中,遇到阻礙物時,______,如透射、繞射、衍射、反射、折射、漫射等。( ?。?,而物體的粒子長度方向跟光波的長度差不多相等的時候,光波就發(fā)生了漫射。而漫射強度同光波波長的4次方成反比,紫光在可見光中光波又最短。李白看香爐峰時,水珠直徑很可能與光波的長度差不多相等,才導致了紫光的“全漫射”,“生紫煙”自然就不足為怪了。任何偉大的藝術家,必定是從實際出發(fā)的,他們的作品首先必須是來源于生活的,然后,______。
(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光在行進時遇到阻礙物體
B.物體成為光行進時的阻礙
C.光在行進時與阻礙物相遇
D.當物體阻礙了光的行進時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組卷:10引用:6難度:0.6
四、寫作(60)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生活中,許多人并非因為知道自己欠缺什么,然后去彌補,而是受他人或社會的影響而做出決定。
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定文體;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組卷:3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