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重慶市渝北中學高三(上)月考歷史試卷(8月份)

發(fā)布:2024/7/29 8:0:9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24個選擇,有且只有一個最佳選項,請用2B鉛筆將答案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每題2分,共48分)

  • 1.中國原始文化星羅棋布,多姿多彩。龍山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1928年首次發(fā)現(xiàn)于山東章丘龍山鎮(zhèn),廣泛分布于黃河中下游等地區(qū)。該文化的代表器物是( ?。?/h2>

    組卷:130引用:15難度:0.5
  • 2.伊尹曾輔佐商湯滅夏,建立商朝。下表為不同文獻關于伊尹的歷史敘述。據(jù)此,能夠被認定的歷史事實是( ?。?br />
    敘述 出處
    商湯死后,伊尹繼續(xù)為相。商湯之孫太甲即位后,暴虐無道。伊尹將太甲放逐,令其閉門思過。三年后,太甲悔改,伊尹又迎他回來執(zhí)政。 (漢)《史記?殷本紀》
    商相伊尹流放太甲后,篡權奪位,自立為王。七年后,太甲逃出并殺了伊尹,成功復位。 (戰(zhàn)國)《竹書紀年》
    辛亥卜,至伊尹,有一牛。甲戌卜,其執(zhí)伊,侑,歲。(甲骨文記錄顯示,伊尹死后的300余年間一直受到商王的尊崇,祭祀地位介于殷先王與先公之間) (商)甲骨卜辭

    組卷:19引用:4難度:0.6
  • 3.經(jīng)學者考據(jù),商代甲骨文卜辭中“王臣”一詞僅指在商都附近的商王私兵或為商王服務的人,而到西周晚期的金文和傳世文獻記錄中,“王臣”的內涵擴展為周王之外所有的人。這一變化反映了( ?。?/h2>

    組卷:47引用:7難度:0.5
  • 4.秦漢時期,地方長官要每年定期派計吏向中央?yún)R報本地情況,相關文書稱為“計簿”,內容包括戶口、墾田、賦役、治安和自然災害等。這些原始數(shù)據(jù)經(jīng)核實后,朝廷會根據(jù)結果對各級官吏予以黜陟賞罰,也會根據(jù)結果編制財政預算。據(jù)此可知,秦漢時期的上計制度( ?。?/h2>

    組卷:66引用:15難度:0.5
  • 5.漢代法律中特設了“取息過律”罪,把放高利貸視為嚴重的犯罪,并予以嚴懲。漢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旁光侯劉股犯“取息過律”罪,被免除了爵位。這主要反映了漢代政府( ?。?/h2>

    組卷:5引用:3難度:0.6
  • 6.兩晉時期參預中央決策的官員出身統(tǒng)計表
    朝代 高門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晉 48% 19.1% 32.9%
    東晉 78.4% 7.4% 14.2%
    上表的變化反映了( ?。?/h2>

    組卷:243引用:34難度:0.6
  • 7.根據(jù)長沙走馬樓出土的吳簡記載統(tǒng)計,孫吳時期臨湘縣鄉(xiāng)吏總數(shù)的26%、縣吏的40%,縣卒的33%都出身自“潘”、“蒸”、“鄧”、“黃”、“謝”姓五大家族,這說明了當時( ?。?/h2>

    組卷:8引用:8難度:0.6
  • 8.唐初,三省長官是當然的宰相,他們常在政事堂共商國家大事。后來,皇帝又時而指定某些級別略低的官員參加政事堂會議,這些人事實上已加入宰相集團。會議所作決議以文字形式報呈皇帝批準,付外執(zhí)行?;实鄞伺e的主要目的是(  )

    組卷:352引用:48難度:0.6
  • 9.史家常用“內重外輕”和“外重內輕”論述中國歷史上的集權與分權。“內”指中央政府和中央集權,“外”指地方政府和地方分權。由外重內輕引發(fā)割據(jù),加速王朝瓦解的是( ?。?/h2>

    組卷:17引用:15難度:0.5

二、主觀題,下列大題請按要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其中25題18分,26題12分,27題10分,28題12分,共52分。

  • 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菁優(yōu)網(wǎng)
    材料二 大別山中山面積約占全部山區(qū)15%,其余多為低山丘陵,山間谷地寬廣開闊,并有河漫灘和階地平原。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型,溫暖潮濕,降水豐富,南北兩側水系較為發(fā)達,分別注入長江和淮河。植物生長茂密,種類復雜,是主要農耕地區(qū)。
    ——摘編自《中國地理百科叢書——大別山》1927年八七會議后,中共發(fā)動黃安(今紅安)、麻城起義,逐漸建立起僅次于中央蘇區(qū)的第二大革命根據(jù)地——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
    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的有利條件。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紀初,梁啟超發(fā)表《新民說》,認為要使我國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賴“民德”的培育。民德分為私德與公德,“人人獨善其身者謂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謂之公德”。他將春秋以來的“民德”按優(yōu)劣分為第一至第六共6個等級,認為東漢儒學最盛,士人崇尚氣節(jié),民德最優(yōu)。其所作《中國歷代民德升降表》如圖:
    菁優(yōu)網(wǎng)
    ——摘編自梁啟超《飲冰室合集》選取中國古代史整體、部分或某個朝代,對材料中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闡述。(要求:看法具體明確,史論結合,論據(jù)充分,表達清晰。)

    組卷:10引用:1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6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