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七年級(下)期末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8/8 8:0:9

一、選擇題(本大題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

  • 1.楊堅“代周立隋”后,“除入市之稅”“罷酒坊、通鹽池,與百姓共之”,設立官倉,貯存糧食,建廣通渠,便利關中漕運,又于民間設義倉,人民捐納糧食以防兇年。其中“除入市之稅”措施有利于( ?。?/h2>

    組卷:15引用:3難度:0.5
  • 2.隋煬帝即位后,為了加強對華北、江南的控制,開始在洛陽營建東都,復以東都為中心開鑿大運河。隋朝這些措施(  )

    組卷:21引用:5難度:0.7
  • 3.“在大運河的修建過程中,古人們遇到了許多難題,如所連接的海河、黃河等五大水系的海拔不同,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等。但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難,修成了直到今天我們都為之驕傲的大運河”。此材料重點強調大運河( ?。?/h2>

    組卷:43引用:4難度:0.8
  • 4.詩人杜甫在《北征》一詩中寫道:“煌煌太宗業(yè),樹立甚宏達?!毕铝袑儆凇盎突吞跇I(yè)”的一項是( ?。?/h2>

    組卷:22引用:4難度:0.7
  • 5.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指出:漢代有宰相一人掌握全國行政大權,而唐代則把相權分別操掌于幾個部門,由許多人來共同負責,凡事經各部門之會議而決定?!痹摬牧戏从沉耍ā 。?/h2>

    組卷:64引用:10難度:0.7
  • 6.學者毛漢光根據中國古代正史所載官員的出身背景資料,對統(tǒng)治階層的社會成分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其中“寒素”(門第寒微)類官員占所載官員比例在東晉后期、隋朝和唐朝初期分別為6.1%、17.3%和28.4%。這一變化有利于( ?。?/h2>

    組卷:105引用:7難度:0.7
  • 菁優(yōu)網7.如圖是唐朝時期中日兩國的貨幣。日本的和同開珎銀幣的形制和重量與唐開元通寶完全相同。這反映出當時兩國( ?。?/h2>

    組卷:27難度:0.7
  • 8.史料是認識歷史的主要依據。表中的史料可共同用于佐證唐朝( ?。?br />
    文獻史料 少年兒女重秋千,盤巾結帶分兩邊。
    身輕裙薄易生力,雙手向空如鳥翼。--(唐)王建《秋千詞》
    實物史料 菁優(yōu)網
    彩繪打馬球女俑
    菁優(yōu)網
    彩繪狩獵騎馬俑
    菁優(yōu)網
    《弈棋仕女圖》(局部)

    組卷:467引用:25難度:0.3
  • 9.下列是唐朝人口統(tǒng)計表(表),造成人口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br />
    年份  唐中宗神龍
    元年(705年)
     唐玄宗開元
    十四年(726年)
     唐玄宗天寶
    十四年(755年)
     唐肅宗乾元
    三年(760年)
     唐憲宗元和
    十五年(820年)
     人數  約3714萬人  約4141萬人  約5291萬人  約1699萬人 約1576萬人

    組卷:4引用:3難度:0.7
  • 10.宋太宗時期,有宰相九人,但在實際政治運作過程中,有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等五十多人參與這個宰相群體。該舉措( ?。?/h2>

    組卷:158引用:23難度:0.8
  • 11.澶淵之盟后,宋在河北沿邊陸續(xù)開放雄州、霸州、安肅軍、廣信軍四榷場,遼也設場多處,與宋朝互市。這說明澶淵之盟( ?。?/h2>

    組卷:60引用:9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31題14分,32題14分,33題12分,共40分)

  • 32.2021年,“泉州:宋元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泉州歷史年表(部分)
    朝代 泉州歷史概況
    唐朝中后期后,受戰(zhàn)亂影響,原本東西方交往通道(陸上)絲綢之路受阻。泉州開始發(fā)展為中國南方重要港口,勾連傳統(tǒng)印度洋貿易。
    1087年,在泉州設置了專門管理對外貿易的機構市舶司,當時主要出口的商品有絲綢、瓷器、茶葉、紙張等。大量落客開始定居在泉州,形成了獨特的藩客社群。
    海外貿多達到全盛,進出口商品多達百種。1352年,泉州城擴建,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等都逐漸定居在泉州城中。
    ——摘編整理自今日泉州網文章《泉州歷代大事年表》
    材料二:泉州文化遺產(部分)及價值貢獻表。(注:●核心貢獻;〇輔助貢獻)
    文化遺產 價值貢獻
    制度保障 多元社群 運輸網絡 生產基地
    官方制度 海神信仰 社會精英 宗教人士 中外商人 產業(yè)平民 碼頭 航標 制瓷 冶鐵
    市舶司遺址
    天后宮(媽祖)
    泉州文廟及學宮
    開元寺
    伊斯蘭教圣墓
    德化齋址
    安息冶鐵遺址
    江口碼頭
    六勝塔
    ——摘編整理自《泉州商貿中心》材料三: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13世紀末歷泉州時,盛贊那是一個“漲海聲中萬國商”的國際化大都市。唐宋以來,作為“天下貨倉”的泉州制桐港,與東亞的高麗、日本,南亞的南洋諸國,以及波斯、阿拉伯半島及東非地區(qū),都有商船貿易往來。泉州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向海外輸送茶、絲綢,中國工藝技術,通過民間互動傳播儒家、道家思想。
    —摘編自林華東《利益驅動,文明交匯-海上絲路的文化闡釋》(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泉州成為宋元時期“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的歷史背景。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任選一種類型的泉州文化遺產并說明其價值貢獻(仿照示例)。
    示例:德化窯址、安溪冶鐵遺址;反映泉州地區(qū)制瓷、冶鐵等手工業(yè)發(fā)展是對外貿易的物質基礎。
    (3)根據上述材料,分析宋元時期泉州在中外交流方面發(fā)揮了哪些作用。

    組卷:54引用:4難度:0.3
  • 33.閱讀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中國古代歷史大事記(部分)
    時間 事件 影響
    三國時期 孫權派衛(wèi)溫率萬人船隊到達夷洲 加強了大陸與臺灣的聯系
    隋朝 內地漢人開始移居流求 促進了臺灣地區(qū)的開發(fā)
    元朝 政府設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和琉球 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qū)正式建立行政機構
    明朝末期 荷蘭侵占我國臺灣 臺灣淪為荷蘭殖民地
    1662年 民族英雄率軍收復臺灣 臺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
    1684年 清政府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 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臺灣的管轄
    1885年 臺灣正式建省 臺灣成為中國的一個行省
    (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
    (2)閱讀以上材料,圍繞其主題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材料和所學中國古代史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
    (3)通過學習歷史和對臺灣的了解,你想對“臺獨”分子說些什么?

    組卷:10引用:4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