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湖南省衡陽八中高三(上)月考語文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4/9/2 13:0:8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1(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材料一:“孤陳的城市在長夜中埋葬/他們記憶著最美麗的皇后/飄零在西落的太陽下/要先做一場夢”,這是機器人小冰寫的一首詩。人工智能“詩人”小冰經過兩年不斷的深度“學習”,如今已具備強大的“創(chuàng)作”能力。在研發(fā)過程中,工程師們曾用27個化名,在豆瓣、貼吧和天涯等多個網絡社區(qū)的詩歌討論區(qū)中發(fā)布小冰的作品,在此過程中,沒有人發(fā)現作者是個機器人。后來,小冰研發(fā)團隊從小冰寫成的數萬余首詩中挑出139首結集出版,取名《陽光失了玻璃窗》。
          據介紹,為了掌握寫詩技能,小冰學習了1920年以來519位詩人的現代詩,被訓練了超過10000次。一開始,小冰寫出的詩句毫不通順,后來慢慢變得“風格獨特、有偏好和行文技巧”。
          如果說“詩人”小冰的“創(chuàng)作”仍是基于對海量文字的統(tǒng)計和計算,那“畫家”小冰的模型開始基于情感計算框架。換句話說,“畫家”小冰不僅具有IQ(智商),還開始具有EQ(情商),并且其“創(chuàng)作”開始基于情感激發(fā)。這個模型有這樣非常鮮明的特點:會大量使用誘發(fā)源,是讓機器把一種已有的視覺元素進行復制、拼接,再轉成另外一種風格重新生成,而是要求在誘發(fā)源的幫助下,激發(fā)人工智能進行獨立創(chuàng)作。該模型通過對過往400年藝術史上236位人類畫家畫作的學習,已能獨立完成100%原創(chuàng)的繪畫作品。
          此前世界上大多數人工智能的開發(fā)都是圍繞著任務驅動型、知識型的路線來架構。但近些年,各大科技公司越來越重視對人工智能EQ(情商)的開發(fā)。除了微軟的小冰,亞馬遜開始希望Alexa能夠有同理心,百度也提出“智能體”的概念,要求人工智能更加有個性,更加有“人設”。人工智能的構建已經從單純的IQ開始向“IQ+EQ演變。從長遠看,人工智能將不僅具備人類的智慧,或許還將擁有人類的情感。藝術是人類情感符號化的表現形式,當人工智能擁有情感,并且能夠依靠情感激發(fā)來進行文藝創(chuàng)作,那人類獨有的文藝創(chuàng)作能力的確會受到極大的挑戰(zhàn)。
    (選自韓業(yè)庭《人工智能會取代人類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嗎》)      材料二:現在的人工智能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以其閃電般的創(chuàng)作速度、高超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多彩的表現手法、充沛的情感表達、豐富的想象力、自如的風格轉換能力、精準的接受者預測、明察秋毫的藝術鑒定判斷使眾多文學家和藝術家相形見絀。應該說,從之前所進行的圖靈測試效果來看,人工智能所創(chuàng)作的文學藝術作品,已經達到或超過了一般作家和藝術家的水準,機器人讓文學藝術家們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恐懼和驚慌。悲觀主義者甚至認為,藝術家賴以養(yǎng)家糊口的崗位很快就會被這些聰明絕頂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取代,人類的文學藝術將會壽終正寢。人工智能讓人徹底墮落,失去創(chuàng)造力,喪失人類的終極理想,它挑戰(zhàn)了人類作為智慧生命的尊嚴。
          然而,事情并非像悲觀主義者所想象的那么糟糕。人工智能在文學藝術領域中并非完全超越了人類。目前為止,人工智能依然沒有人類甚至其他一些高級智能動物所具有的自主意識。人類的意識不僅能反思自己的身體,還能反思自己的思想,考慮人生的計劃、情感、信仰、終極命運等。而人工智能就無法像人類一樣,它不能意識到自身的存在,思考自己的思想。人工智能依然不具備人類的生理性身體,也就無法擁有人類因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等而產生的情緒和感情。人工智能無法形成人類天生基因所決定的、獨特的后天經歷所培育的人格個性,也就不可能具有人類那樣因不同的生活經驗而積累的人生獨特體驗、生活常識以及情感蘊藉。機器人小冰只存在于互聯網之中,無法像真正的人類一樣體味人生的真諦,自然也創(chuàng)作不出能傳世的佳作。人工智能機器人拘泥于所處的環(huán)境,不會主動適應環(huán)境,拘泥于設計者的單一任務指向,寫詩的不能畫畫,畫畫的不能彈琴,更無法像人類一樣行動自如,應付復雜的環(huán)境變化。這就意味著,人工智能在文藝方面的“造詣”尚處在“低幼”階段,離人類的文藝創(chuàng)作水平還差很遠,并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然難以跟人類匹敵。
    (選自李輝《人工智能文學藝術的多維審視》)      材料三:人工智能的發(fā)展為人類的藝術世界帶來了活力,增添了別樣的色彩,但是人工智能創(chuàng)作的文學藝術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人工智能導致了文學藝術的模式化。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科學家能夠完全洞察人工智能機器人的自我學習機制,但人工智能機器人受制于科學家給它設定的算法和數據庫,不可避免地呈現出模式化的趨勢。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創(chuàng)作以速度快而制勝,但仔細閱讀就會發(fā)現,不計其數的人工智能文學藝術作品總是讓人感到似曾相識。人工智能機器人可以揣摩學習任何才華橫溢的文學藝術家的風格,甚至可以創(chuàng)作出魚目混珠的作品。但人工智能機器人始終無法突破人類文學藝術所達到的水平和高度,形成自己別具一格、境界高超、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作品。而這恰恰是人類藝術家所能實現的,也是人類社會迫切需要的。
          人工智能對于人類生存現實基礎的改變,迫使人們不得不重新思考藝術與現實的關系、作家和藝術家在藝術活動中的地位、藝術存在的意義及其終極走向等一系列問題。正如藝術批評家李心沫所言,在人類的繪畫作品和運用人工智能程序繪制的作品已經很難被人區(qū)分的今天,我們已經無法對人工智能視而不見,一味地唯我獨尊或排斥是沒有意義的。
          從積極的角度看,人工智能的迅速發(fā)展,雖然給文學藝術的發(fā)展帶來了空前的挑戰(zhàn),但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人類從現在開始就可以很好地利用人工智能來豐富自己的文藝創(chuàng)作。李開復在《人工智能》一書中就指出,人工智能時代,程式化的、重復性的、僅依靠記憶與練習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將是最沒有價值的,基本可以由機器完成。最體現人的綜合素質的技能,比如人對于復雜系統(tǒng)的綜合分析、決策能力,文化藝術的審美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基于愛、恨等情感與他人互動的能力,則在人工智能時代最有價值,也是最不容易被替代的。
          對文藝家而言,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助其一臂之力,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效率,使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內閱遍人間所有的藝術精華,達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效果。人工智能機器人還可以為藝術家錦上添花,分析素材,豐富藝術表現手法,讓他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更上一層樓,給人類的文學藝術世界增添更加絢麗的色彩,讓文化消費者能體味更為賞心悅目的藝術之美。
    (選自《社會科學報》等)(1)下列對機器人小冰的相關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小冰經過多次訓練后能快速寫出“風格獨特、有偏好和行文技巧”的詩作,其作品藝術成就超越真人。
    B.“詩人”小冰創(chuàng)作的數萬余首詩歌中,被挑選出一百多首結集出版,這些詩歌的創(chuàng)作是基于對海量文字的統(tǒng)計和計算。
    C.“畫家”小冰已有智商和情商,其創(chuàng)作除了可以把已有視覺元素復制、拼接,還能大量使用誘發(fā)源進行獨立創(chuàng)作。
    D.機器人小冰存在于互聯網中,不具備人類藝術創(chuàng)造的情感,其文藝創(chuàng)作能力只能處于“低幼”階段。
    (2)根據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類具有人工智能所不具備的自主意識、人生獨特體驗、藝術鑒定判斷力和文化藝術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
    B.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藝術家創(chuàng)作可以在豐富表現手法和想象力、自如轉換風格等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C.人工智能可幫助藝術家提高學習和創(chuàng)作效率,并促使人類重新思考藝術與現實的關系等一系列問題。
    D.兩則材料對文藝創(chuàng)作要有人類情感看法、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類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的看法均是一致的。
    (3)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在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同頻共振的趨勢之下,藝術世界的邊界將會重塑。
    B.百度提出“智能體”的概念,要求人工智能更加有個性,更加有“人設”。
    C.人工智能是理性的,其創(chuàng)造出的藝術作品必定基于人的參與和設計。
    D.基于主觀情感上“一時難以接受”,人類對人工智能文藝創(chuàng)作能力多持抗拒和排斥態(tài)度。
    (4)從三則材料的整體論證嚴謹性的角度來看,材料三的第一段是否可以刪去?請加以分析。
    (5)三則材料針對“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類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這一問題分別表達了什么觀點?請簡要概括。

    組卷:5引用:3難度:0.5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奇人與奇石
    談歌
          于瑞軍是一個普通的男人,但在觀賞石這一個行當里,他卻極不普通。
          2008年國慶長假,于瑞軍去內蒙阿左旗看望幾個哥們兒。吃飽喝足后,準備打道回府前,他決定去阿左旗的古玩街逛逛——阿左旗是個出產奇石的地方。
          游逛了幾家店鋪,都沒什么惹眼的物件,他信步踱進了一家“徐家古玩店”。小店不大,只見一個六十多歲的男人,正束身站在柜臺里,埋頭寫毛筆字,見于瑞軍進來,點頭道:“歡迎光臨。”說罷又埋頭寫字。于瑞軍四下里打量,目光黏在了東墻貨架上的一塊石頭,心下悄然一動,走近細看,果然是一塊奇石,外形酷似紅燒肉,和臺北故宮博物院里的館藏珍品“東坡肉”極為神似。
          于瑞軍的心開始咚咚急跳。他穩(wěn)了穩(wěn)神兒,走上前去,做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與老板搭訕:“這塊石頭有點意思呢,賣多少錢呢?”
          徐老板抬頭看了看于瑞軍,淺淺一笑:“對不起,這塊石頭不賣?!?br />“為什么不賣呢……”
          徐老板拱拱手:“這塊‘東坡肉’是我多年的收藏。今天早上,我心血來潮,拿出來把玩了一下,就順手擺在貨架上了?!?br />“既是放在貨架上了,那您不妨說個價錢?!?br />“八十萬?!?br />      于瑞軍呆?。骸澳懿荒茏屪寖r錢呢?”他問得很無力。八十萬,即使讓出一半,他也買不起。
          徐老板擺手笑道:“不好再讓啊,它就值這么個價錢?!?br />      于瑞軍絕望地“哦”了一聲,又呆呆地打量了一下那塊石頭,告辭離去。
          坐在最后一班長途汽車上,他回頭望去,阿左旗越來越遠,那塊“東坡肉”也越來越遠了……
          一個月后,于瑞軍借用一個休息日,又來到阿左旗。上次回來后,他茶飯不香,那塊“東坡肉”,總在他眼前晃動。他此次再來,別無它念,只是想請求徐老板,給這塊石頭拍個照,留個念想。但徐老板一口回絕,沒有八十萬,啥都不行。
          回家后,他心里總怏怏不樂,日甚一日。
          自古知夫莫若妻。妻子憂郁地說道:“你若總是苦思苦想,你就買下來吧。”
          于瑞軍仰天嘆道:“哪里有錢呢?”
          妻子輕輕嘆息一聲:“咱們有兩套房子呢,賣一套吧。”于瑞軍驚奇地打量著妻子,妻子本是個精打細算過日子的人。
          冬天過去,大地回春,于瑞軍第三次去了阿左旗,帶著賣掉房子的四十萬和他收藏的兩塊雞血石。
          徐老板卻不在。那塊石頭也不在店里,看店的是徐老板的兒子——小徐老板。于瑞軍便問那塊石頭。小徐老板嘿嘿譏笑道:“我爸呀,天天把那塊石頭看得跟寶貝似的,鎖著。那石頭看著像是塊肉,可它畢竟不是肉啊。怎么能值那么多錢呢?我看不懂呢。你等我老爸回來吧。”
          于瑞軍等了幾天,徐老板仍沒有回來。因為還要上班,于瑞軍不好再等,正無奈欲走,有人叫住他,是徐老板。徐老板笑道:“不急走,我?guī)愕轿壹铱纯??!?br />      徐老板家住在郊外,一個很古舊的宅子。院中三棵蘋果樹,高高低低,錯落得別致。
          進了屋子,徐老板的家人已經擺好了一桌酒席。吃著飯,又說開了那塊石頭。
          于瑞軍把那兩塊雞血石掏了出來:“這兩塊石頭跟了我多年,如果徐老板能讓讓價錢,這兩塊石頭,再加上四十萬塊錢,我想換先生那塊石頭!”
          徐老板目光盯著于瑞軍:“于先生呀,我看得出,您是真喜歡這塊石頭?!?br />      于瑞軍苦笑:“徐老板呀,我為此跑了三趟了,也趕得上劉玄德了。”
          徐老板點頭說:“您說得不錯,這樣吧——這塊石頭,我就送給您吧?!?br />      于瑞軍聽得一愣:“您是說……您可以讓讓價了?”
          徐老板搖頭,說:“您沒有聽明白,我是說,我白送您了?!?br />      于瑞軍大吃一驚:“這怎么行呢?于某斷然不做這樣的事情?!?br />      徐老板想了想,嘆道:“于先生,這塊石頭,我就送您了。咱們交往了這些日子,我看得出,您是一個誠實君子?!毙炖习孱D了頓,又嘆道:“其實這里邊,已經沒有錢的事兒了。您和這塊石頭有緣。寶劍贈英雄,玉脂饋美人。這點古訓我還是懂的。您見過我兒子了,您一定看得出,他不好這個行當。我能想得出,一旦我不在了,他肯定拿這東西隨便就換了錢花了。那時,真不知道這塊石頭落到什么人手里,我到了地下也不會心安。所以,我決定把這塊石頭送給您了。這樣吧,兩塊雞血石,我收下了;這塊‘東坡肉’,就隨您去吧。你我之間,互不欠了?!?br />      于瑞軍徹底懵了,他沒有想到會是這個結果,登時口吃了:“徐老板……這……”
          徐老板仰天嘆道:“六十年前,有一個無兒無女的老人,落難到我家門前,當時我才七歲,給了他一頓吃食,他把這塊石頭送給了我。六十年了,我一直想找一個與它有緣的人。其實,我擺在店里,就是想找一個與它有緣的人,后來遇見您,您與它的緣分勝過我呀。快帶著它走吧,我怕一會兒后悔?!?br />      徐老板說罷,便起身:“您還得回去上班呢。我送你?!?br />      二人走出院子。
          四野無人,水流花開。萬古長空,一輪明月。
    (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徐老板本來無意出售“東坡肉”這塊奇石,他故意提出高價難為于瑞軍,目的是為了看于瑞軍是否對奇石真心誠意。
    B.于瑞軍的妻子本是精打細算的人,卻愿為奇石賣掉房子,可見她對丈夫愛石的理解與支持,體現出她的愛夫之心。
    C.徐老板埋頭寫毛筆字,住在古舊的宅子里,收下兩塊雞血石等細節(jié)均體現了他富有雅趣、不流于俗的特點。
    D.奇石由六十年前的前輩贈送給徐老板,又在六十年后被轉贈給素不相識的于瑞軍,體現了奇人與奇石的緣分。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于瑞軍普通又不普通作為開頭,引出下文“奇人與奇石”的故事,耐人尋味,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B.第三次到訪時,于瑞軍的表情從“苦笑”“一愣”到“一驚”的變化,反映了他從無奈、出乎意料到驚喜的心理轉變。
    C.小徐老板雖為次要人物卻很重要,不僅和愛石懂石的于瑞軍形成對照,而且使徐老板送石的情節(jié)更合情合理。
    D.小說以對話的形式呈現了于瑞軍獲贈“東坡肉”的過程,有利于突出人物形象,也使故事情節(jié)更為集中緊湊。
    (3)小說結尾處劃線部分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4)小說標題是“奇人與奇石”,請結合文本分析“奇”在哪里?

    組卷:22引用:6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1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人勤地不懶,出一分勞力就一定能有一分收成。驗證不遠,不出十天八天,你留心那平整濕潤的菜畦吧,就從那里會生長出又綠又嫩又茁壯的瓜菜的新芽哩。那些新芽,條播的行列整齊,撒播的萬頭攢動,點播的傲然不群,帶著笑,發(fā)著光,充滿了無限生機。一棵新芽簡直就是一顆閃亮的珍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詩句吧,清新極了;老圃種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詩?
          ①暮春,中午,踩著畦垅間苗或者鋤草中耕,煦暖的陽光照得人渾身舒暢。新鮮的泥土氣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陣陣沁人心脾。一會兒站起來,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額頭的汗,看看苗間得稀稠,中耕得深淺,草鋤得是不是干凈,那時候人是會感到勞動的愉快的。②夏天,晚上,菜地澆完了,三五個同志趁著皎潔的月光,坐在畦頭泉邊,吸吸煙;或者不吸煙,談談話;談生活,談社會和自然的改造,一邊人聲咯咯羅羅,一邊在談話間歇的時候聽菜畦里昆蟲的鳴聲;蒜在抽苔,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發(fā)脈脈的香氣: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種真正的田園樂趣。
    (1)文中有三個重疊形式“擦擦、談談、咯咯羅羅”,請說說它們和“擦、談、咯羅”相比,在語意上各有什么不同?
    (2)對文學作品來說,標點標示的停頓,有時很有表現力。文中有兩處畫橫線部分,請任選一處,分析其中的逗號是怎樣增強表現力的。
    (3)文中有兩處畫波浪線部分,結構大體相同,請簡要分析二者在修辭手法上的異同。
    ①一棵新芽簡直就是一顆閃亮的珍珠。
    ②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詩?

    組卷:13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樹的枝頭鮮花盛開,綠葉蔥翠,一陣風吹過,發(fā)出“嘩啦啦”的聲響,清脆悅耳,但古人造字時卻叫它“末”。
          樹根埋在地下,樸實無華,寂靜無聲,但古人造字時卻叫它“本”。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94引用:28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