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陜西省渭南市杜橋中學高三(上)第二次段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天倫之癢        “有沒有人像我一樣,明明很心疼媽媽卻總是跟她吵架?”由全球熱門排行榜微博發(fā)布的這句話,20多字,被轉(zhuǎn)發(fā)1萬2千多次,評論大多是“舉手”“我也是”這般字眼,感同身受之情躍然紙上。
          在成年獨生子女與空巢父母之間,有這樣一種“天倫之癢”正在悄悄發(fā)生。當獨生子女離家求學工作數(shù)年,再以獨立的社會人姿態(tài)回歸,常常驚覺,在他們與曾經(jīng)最為親密的父母之間,空白的歲月已悄然劃下鴻溝。
          因價值觀念、思維行為、道德標準等不同而帶來的兩代人差異,通常被稱為代溝,并不稀奇,然而,沒有哪一個國家像今日中國這樣,農(nóng)業(yè)社會、工業(yè)社會、后工業(yè)社會三個時代和社會階段的社會結構并存于當下,生活在不同社會形式下的父母與子女之間,由于經(jīng)濟、歷史、教育等原因,形成了奇特的代際差異--雙方既渴望親密,卻只能疏離;疏離之中,亦有無法剪斷的現(xiàn)實羈絆,以及從經(jīng)濟到心理的相互依賴。
          在我國,由計劃生育政策所造就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已經(jīng)長大成人。統(tǒng)計表明,獨生子女人口已超過1億?!蔼毶优彝ニ哂械摹谥摇奶卣魇沟米呦蛏鐣那嗄戟毶优c他們父母之間的關系顯得更加突出”,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風笑天如此表示。
          獨生子女與父母之間,是時空壓縮了的社會,穿越時代般的差異;也是彼此唯一的現(xiàn)實,羈絆日益加深,距離卻被迫拉近,就像兩塊不同形狀的木板,不得不捆綁到一起,掙扎與碰撞由此產(chǎn)生。
          在獨生子女成長的這30年間,中國變化可謂風云激蕩、波瀾壯闊。改革開放讓社會充滿著計劃與市場、公平與效率、精神與物質(zhì)的攻守起伏,時至今日,身處國家的不同地方,幾乎可能造就身處不同的時代,差異巨大的生活方式、道德觀念、文化習俗等,在同一時空內(nèi)相互作用--社會學者孫立平稱之為“斷裂社會”。
    當城市像歐洲、農(nóng)村像非洲時,橫亙在50、60后父母與80、90后獨生子女之間的時代鴻溝,可能達到300年?!蔼毶优透改附涣魉枷氲碾y度,基本等于一個美國普通青年和獨立戰(zhàn)爭時代的先人交流”,一位網(wǎng)友評論說。
          思想上的鴻溝,大多反映在類似的生活小事上:50后、60后父母們接受到的祖訓是,不能分梨吃,筷子不能插在飯上,食物不能倒進廁所,右眼皮跳會有災,更加會引起爭端的,則是關于生活方式上,如:坐月子不能洗頭、不能吃生冷、小孩子就是要多吃多穿……
          父母退休后,操心獨生子女和孩子家里的事兒,就成了他們生活的重要內(nèi)容。除了孩子,父母沒有別的依靠,也不太可能依靠國家。然而,一旦兩代人不可避免地要長期同住,各種矛盾亦隨之而來。有調(diào)查顯示,與父母分住的青年的親子關系,明顯比與父母同住青年的親子關系更緊密一些;子女與父母住在一起,雖便于交談和互動,但也可能形成更多親子沖突。悲哀的是,許多80后仍然不得不繼續(xù)“啃老”。他們勢單力孤,沒有父母支援,實在是難以應付這個洶涌變化的社會。
          獨生子女與空巢父母,或許注定便是這樣沖撞與傷害、和解與依賴的兩代人。盡管艱難,但還是要相互陪伴著、攙扶著走完。   
    (節(jié)選自《中國新聞周刊》)(1)下列對于“天倫之癢”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很多獨生子女和父母雙方既渴望親密,卻只能疏離;疏離之中,亦有無法剪斷的現(xiàn)實羈絆,以及從經(jīng)濟到心理的相互依賴。
    B.80后獨生子女與父母之間是“斷裂社會”中的兩代人,身處不同的地方,可能形成差異巨大的生活方式、道德觀念、文化習俗等。
    C.許多80后不得不繼續(xù)“啃老”,因為他們勢單力孤,沒有父母支援,實在是難以應付這個洶涌變化的社會。
    D.這種“天倫之癢”又體現(xiàn)在獨生子女和父母很難融洽相處,互相沖撞,互相傷害,卻又互相和解和依賴。
    (2)有關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獨生子女與父母在巨大差異的社會現(xiàn)實中,他們可能有矛盾,有距離,但割不斷的血緣關系仍使他們彼此分不開。
    B.生活在農(nóng)業(yè)時代的父母與成長在工業(yè)社會的獨生子女由于經(jīng)濟、歷史、教育等原因,形成了奇特的代際差異,這種代際差異自然造成了“天倫之癢”。
    C.全球熱門排行榜微博發(fā)布的“有沒有人像我一樣,明明很心疼媽媽卻總是跟她吵架?”這句話說出了獨生子女的心聲,讓他們都產(chǎn)生了同感。
    D.父母們總操心不能分梨吃,筷子不能插在飯上,食物不能倒進廁所……這樣小事,常常引發(fā)父母與獨生子女之間的爭執(zhí),加劇了“天倫之癢”。
    (3)根據(jù)原文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80后獨生子女與父母的矛盾本來不大,卻會因為累積時間久了,最終一次性爆發(fā),并且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強化和激化。
    B.只要政府發(fā)揮好引導作用,弘揚傳統(tǒng)“孝道”文化,營造家庭和睦、孝親敬老的良好社會氛圍,“天倫之癢”自然會變成“天倫之樂”。
    C.原本該是共享天倫之樂的兩代人,反倒將之演化成了“天倫之癢”,這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家庭的事,而是某個時代特有的情感傷痛。
    D.由于兩代人思維觀念的分歧和溝通上存在一些問題,原本就矛盾重重的兩代人之間,許多不愉快便悄然發(fā)生了。

    組卷:4引用:2難度:0.7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重檐之上的月光,曾照進古人的宮殿;城墻上綿延的燈彩,映出了角樓的瑰麗。今夜,一群博物館人將我點亮,我在北京的中央,獻給團圓的你們,一座壯觀的城?!?br />      2019己亥年正月十五18時30分,故宮博物院在其官微向世界表白。半個小時后,紫禁城成為北京老城最亮的點——350盞紅燈為9米多高的城墻涂上一抹胭脂;暢音閣二層開戲,演員的水袖一甩一撥,柔婉纏綿;燈光為筆,在金色琉璃瓦上繪出《千里江山圖》和《清明上河圖》,展現(xiàn)山河壯麗和市井繁華……這座城“嗨”了,從黑夜到白晝。這恐怕是明成祖朱棣在下令營造它時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的。599年后,他的家成了世界上年客流量最大的一座博物館,文創(chuàng)年銷售收入過10億元,甚至連他自己都戴上了墨鏡,唱著“RAP”,成為一名為故宮助陣的“網(wǎng)紅”。
    (摘編自《動起來的故宮》,《北京日報》)      材料二:
          15日,故宮博物院和華為在北京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共同開展打造5G應用示范、建設故宮智慧院區(qū)、舉辦人工智能大賽等方面合作,進一步推動故宮博物院的數(shù)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建設。單霽翔暢想,“讓遠在世界各地的觀眾都能夠隨時身臨其境體驗到實地參觀故宮博物院的樂趣;讓每一位來到故宮博物院的觀眾能夠享受到更高速的網(wǎng)絡服務和高清視頻內(nèi)容,瞬間獲取眼前的古建筑、文物知識鏈接和服務設施信息:對文物出入庫、修復、運輸、展覽的全流程進行隨時隨地的安全監(jiān)控;邀請世界各地的文物醫(yī)生和考古學家遠程開展文物修復的會診或考古調(diào)查;利用更強大的人工智能技術為文物的鑒定、修復和青少年教育提供更寬廣的平臺和更強有力的知識支撐……”
    (摘編自《600歲紫禁城要打造“5G智慧故宮”》,中國新聞網(wǎng))      材料三:
          近年來,我國的博物館正迎來多年罕見的參觀熱潮。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每年參觀博物館的人數(shù)突破10億人次。這也意味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具備了更好的群眾基礎。不過,對觀眾而言,參觀博物館也應回歸初心。博物館是知識寶庫,也是社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了解歷史、認識現(xiàn)實、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有效途徑。因此,在參觀之前做一點功課,充分利用博物館官網(wǎng)上的相關介紹,對館藏特點、重要展品的歷史背景、意義價值等做一些學習,再去參觀,感受就會大不一樣。但顯然有這樣良好參觀習慣的觀眾是很少的,大多數(shù)人只滿足于來過、看過、拍過。借助《國家寶藏》等成功的電視節(jié)目,許多以往罕為人知的國寶變成了大眾熟知的明星,各館的相關藏品觀者如堵。今年春節(jié)期間,河北博物院連續(xù)多日參觀者超過3萬人,迫使館方采取限流措施,而觀眾主要就是想來看看在《國家寶藏》里出鏡的三件國寶。但實際上,單件器物所能展示的歷史是有限的,如果能由此及彼,舉一反三,通過對某一件器物的參觀擴展到對某一類器物的歷史考察上,收獲就要大得多。器物本身固然寶貴,但器物背后所承載的歷史、文化乃至民族精神才更加值得體味與追尋。
    (《讓博物館熱走向深入》,《人民日報》)(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明成祖朱棣在建造紫禁城之初,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的如今的故宮博物院隨著時代的節(jié)拍舞動起來。
    B.《國家寶藏》等電視節(jié)目成功的將許多以往罕為人知的國寶變成了大眾熟知的明星寶藏。
    C.故宮博物院和華為簽署協(xié)議,共同開展打造5G智慧故宮,致力于推動故宮博物院的數(shù)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建設。
    D.近年來,我國參觀博物館的人數(shù)不斷增加,這意味著人們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關注度不斷提升。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宮博物院因元宵節(jié)亮燈儀式,首次成為世界上年客流量最大的一座博物館,文創(chuàng)年銷售收入高達10億元之多。
    B.參觀博物館正在成為一種日益流行的生活方式和休閑方式,但如何使之成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途徑,仍需進一步思考。
    C.智慧故宮的打造將有助于故宮寶藏的鑒定、修復和研究,以及參觀者充滿趣味性和知識性的體驗學習。
    D.三則新聞報道語言風格不一,材料一輕松活潑,材料二平實客觀,材料三較為理性,都具有可讀性。
    (3)根據(jù)以上材料,如何促進博物館的健康發(fā)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組卷:1引用:1難度:0.6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3.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永不凋零的鳳仙花
    彭時美
          弟弟3歲多的時候,一次意外,被開水嚴重燙傷,右半身的皮膚全層受到損傷。傷愈后,留下了堅硬的、邊緣形狀不規(guī)則的疤痕。醫(yī)生說,這娃兒命大,燙成這樣都沒有死,必有后福。父母頓時眼淚盈眶,不知是劫后余生的慶幸還是對未知世界的憂慮。
          因經(jīng)濟拮據(jù),父母只好帶弟弟離開醫(yī)院回到小鎮(zhèn)上,讓一個鄉(xiāng)村醫(yī)生繼續(xù)給弟弟醫(yī)治。弟弟的手在慢慢生長,而從大腿上移植上去的一塊皮膚卻是死的,它緊拽著生長的幾根手指,他的右手就這樣畸形地長成了大手。父親時常愁眉不展,對弟弟在學習上的要求也愈發(fā)嚴格。
          我上高二時,在上海打工的父親對我說:“家里錢緊得很,你看你弟弟馬上就要讀初中了,他身體那個樣子,不多讀點書以后怎么生存呢?你跟他不一樣,這個高中你就不要再念了,行不行?”
          我心里是拒絕的,從小到大,所有好的東西都留給了他,現(xiàn)在連我讀書的權利也要剝奪,但同時我也明白,目前的家庭條件確實容不得我說不。
          輟學后,我也前往上海打工。幾年里,我沒有主動聯(lián)系過父親一次,還果斷辭了他托人給我找的工作,從此消失在他的視線中。他偶爾知道我的消息,也是輾轉(zhuǎn)從母親那里得知。我就是要讓他知道我還在生他的氣。每到年底,母親就在電話里勸我回去,說父親也要回來,大家都很想我。我每每就決絕地說:“那我就更不想回去了!”
          兩年多的時間,我斷斷續(xù)續(xù)給家里寄回去不少錢,余下的一些錢,我報考了一個電腦培訓班。翌年,我進了一家大型工廠做品檢文員。
          20歲生日那天,按照往年慣例,母親又給我打來電話,問我有沒有慰勞自己特別加餐。我不耐煩地打斷她的話:“我報考了成人自考大專,就是送給自己最好的生日禮物,你們不供我讀書,我供我自己讀。”電話那頭一時語塞,良久沉默,然后又響起老生常談的話:“身體最重要,不要太辛苦?!?br />      弟弟高二暑假來上海玩,我陪他參觀了當?shù)貛讉€著名的景點,給他買了好幾身衣服。試衣服的時候,他有些拘謹,欲言又止。
          后來聽母親說,弟弟將我給他買的一件短袖T恤衫給了父親。我才知道原來他從來不穿短袖衣服,是害怕暴露他疤痕猙獰的右臂。
          我忽然想起來,每次給他拍照時,他總是左邊身體側(cè)對著我。想到這里,我倏地潸然淚下,這些年我心有腹誹,抱怨父母不公,使我在最好的年華錯失受教育的機會,卻不曾想過弟弟走出自卑的心理陰影競?cè)绱死щy。
    “你跟他不一樣”,想起當年父親的話,我若有所思:親情不是一桿缺少公平的秤,只是我心里少了一個“理解的砝碼”。
          一個夏天,我回家了,這是我離家多年之后第一次見到父母。母親接過行李箱,笑得合不攏嘴。父親看上去蒼老了許多,見到我,眼神中雖滿是疲憊,卻掩飾不住喜悅,囁嚅著:“你總算回來了。”
          我聽了有些心酸,但是依然面無表情,把頭扭到一邊,打量著重建的新房。
          我走出院子,發(fā)現(xiàn)當年那棵柑橘樹不見了,莖肉粗壯的鳳仙花依然還在,一片綠茵茵的花葉緊密簇擁。弟弟跟在身后說:“去年砌房子、修院子的時候,媽特意叫工人師傅不要毀了這塊花圃,說你要是夏天回來看見那些盛開的花兒,一定會歡喜的?!?br />      這時,母親走過來,遞給我一個破舊的小冊子:“這些年你往家里寄的每一筆錢,還有你給弟弟買東西的花費,你爸讓我都一筆一筆記好。我們對不起你,計劃等你出嫁的時候,一并還給你,我們沒有重男輕女的意思。”
          打開小冊子,我一頁一頁翻看,數(shù)字旁邊批注著歪歪斜斜的漢字。我的心突然顫抖起來,似乎在父母眼里,小冊子上的那些阿拉伯數(shù)字是他們對我的良心債。瞬間,我多年的執(zhí)拗被眼前的數(shù)字擊打得粉碎。
    “媽,你們這是干什么!”我把小冊子撕成條,輕聲說,“都是一家人,他是我弟弟,我心甘情愿的,從來沒想過要你們還。”
          一時觸景生情,想起小時候,我和弟弟在柑橘樹下摘鳳仙花,遠遠傳來父親的聲音:“你是姐姐,要帶著弟弟,不要欺負他……”
          盯著那塊花圃,我怔怔發(fā)愣。鳳仙花也叫女兒花,又叫指甲花,一首叫《鳳仙花》的歌中唱道:鳳仙花盛開的花瓣染著你的指尖,父母的教導印染你的心智,你試試,你可以數(shù)盡天上星斗,然而你數(shù)不盡的是父母的教導……
    (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題目“永不凋零的鳳仙花”一語雙關,既指父母為“我”保留了花圃,讓鳳仙花在夏天盛開;又指“我”與父母弟弟的親情永遠存在。
    B.父親偏袒弟弟,為了讓弟弟多讀書,用知識改變命運,而讓“我”中途輟學,到上海打工掙錢養(yǎng)家,這表明父親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嚴重。
    C.“我”被迫輟學工作后,不僅給家里寄了不少錢,還陪弟弟游上海,為弟弟買衣服,表明“我”雖對輟學心有不甘,但卻真心疼愛弟弟。
    D.小說運用第一人稱敘述,敘述過程中不斷插入“我”的內(nèi)心活動,表現(xiàn)“我”的情感變化,拉近了讀者與作品的距離,更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2)結合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簡要分析“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3)作者以《鳳仙花》的歌詞結尾有何用意?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組卷:6引用:4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9.請整合下面四條信息,擬寫一則一句話新聞。(必須是一個單句,不得遺漏信息,可增刪部分詞語)
    ①引黃入洛工程于2015年12月16日開始試通水。
    ②引黃入洛工程是由我市自籌資金、自主設計建造的。
    ③引黃入洛工程全長20余公里,歷經(jīng)5年又5個月的艱苦施工。
    ④引黃入洛工程可滿足城市的生態(tài)用水需求,為洛陽建設北方水城提供了有力的水源保障。

    組卷:10引用:3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二戰(zhàn)結束后,英國皇家空軍統(tǒng)計了在戰(zhàn)爭中失事的戰(zhàn)斗機和犧牲的飛行員數(shù)量以及飛機失事的原因和地點。其結果令人震驚--奪走生命最多的不是敵人猛烈的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急風暴雨,而是飛行員的操作失誤。更令人費解的是,事故發(fā)生最頻繁的時段,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緊急撤退時,而是在完成任務歸來著陸前的幾分鐘。
          心理學家說這一心理現(xiàn)象就是典型的“虛假安全”現(xiàn)象,人們處于臨近成功的階段常常出現(xiàn)這種情況。
          要求: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組卷:8引用:6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