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重慶市巴蜀中學高三(上)適應性語文試卷(五)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材料一:
          中國古代敘述文學中的小說、戲劇、說唱,統(tǒng)稱傳奇。傳奇者,以情節(jié)新奇、豐富、多變?yōu)樘厣!端疂G傳》等諸多小說的傳奇性,正是傳統(tǒng)審美意識在小說藝術中的突出特征。
          傳奇就意味著藝術在對生活的把握中,摒棄了那些平凡的、了無生氣的素材,而是擷取那些富于戲劇性的、不一般的、跌宕多姿的生活,并以巧合(即諸多偶然性)的形態(tài)顯現(xiàn)。它總是通過曲折復雜的故事情節(jié)或直接表現(xiàn)或暗示出生活中特異的事件。《水滸傳》中,魯智深的故事,是通過三拳打死鎮(zhèn)關西、火燒瓦罐寺、大鬧野豬林,特別是倒拔垂楊柳等一連串驚人的情節(jié),來描繪這位英雄人物不平凡的經(jīng)歷和英雄性格。而武松的傳奇故事,又是通過景陽岡打虎、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等傳奇情節(jié),來勾畫這位大英雄極度奇異的生平經(jīng)歷。作者正是這樣把英雄人物放在矛盾沖突的焦點上,通過曲折復雜的故事,環(huán)環(huán)緊扣,一浪接一浪,逐步把他們不平凡的人生經(jīng)歷敘述出來;而英雄好漢豐富的性格特征也在這一過程中被鮮明、生動、活潑地揭示出來。
    《水滸傳》這種善于描寫豐富而奇異的情節(jié)的技法,把中國小說善于編織傳奇性故事的技巧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所以《水滸傳》中的故事,絕無一覽無余、看頭知尾的毛病,很少有板滯枯澀之痕跡。小說的大部分,特別是英雄人物史的故事編織,大都夭矯變幻,搖曳多姿,即使情節(jié)的一個片段,也往往是一波三折,極盡曲折之能事。至于“無巧不成書”的運用,充分把“奇”與“巧”的辯證的藝術思維處理得十分自然。巧則奇,奇則巧,“奇”才能傳,“巧”才能書。傳奇之“奇”,是出奇制勝;“巧”則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由此,我們可以在中西小說比較中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性現(xiàn)象:西方小說以寫人為主,人中見事,擅長追魂攝魄地刻畫人物心靈的流變;而中國古典小說——以《水滸傳》為例——則側重于記事,事中見人,善于聲情并茂地展示事件發(fā)展的過程。簡單地說,西方小說善于雕刻心靈,中國古典小說則善于編織搖曳多姿的故事。當然這只是相對而言。
    (摘編自寧宗一《淺談<水滸傳>的民族審美風格》)材料二: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開篇即:“話說當日林沖正閑走間,忽然背后人叫?;仡^看時,卻認得是酒生兒李小二……”故事以說書藝人常用的套路開篇,徐徐道來,節(jié)奏平緩??此埔蚤e話開篇,其實一點也不閑,故事的背景、人物、因由、線索都在此得以呈現(xiàn)。閑話之中交代了李小二的身份特點:林沖的舊相識,曾在東京打工(見多識廣),人生有污點(偷過店主家錢財),受過林沖之恩,娶了店主女兒,現(xiàn)為茶酒店老板。這幾個身份特點在故事發(fā)展中有重要作用,后文處處關合此身份。正是李小二推動著故事向前發(fā)展,他是故事的線索人物。林沖滄州街頭閑走巧遇李小二,是文本的第一個“巧合”。這個“巧遇”看似巧合,其實是作者的精心設計,是小說講故事的傳統(tǒng)套路——把故事的基本架構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這是小說的結構邏輯。
          在牢城營前經(jīng)營茶酒店的,可能不止李小二一家,陸謙恰巧就選擇了李小二的店作為密謀之地,還讓李小二去牢城營請管營、差撥兩個來參與謀劃,這是文本的第二個“巧合”。為什么密謀地點是李小二的茶酒店?陸謙此行受高太尉差遣,要想盡辦法除掉林沖,他在滄州人生地不熟,需要得到當?shù)厝说呐浜?;再加之高太尉捎有書信,管營、差撥必須協(xié)助陸謙完成此項密令。為了安全、保密、便捷,合謀地點不能離牢城營太遠,酒菜的品質也不能差,店里應有東京口味的菜品。綜上,李小二的茶酒店就成了首選之地。讀者以為這是“無巧不成書”,其實卻是作者的匠心安排。這一“巧謀”交代了故事的根源和線索(暗線),林沖處處被人設計,遭人陷害,處境危險。由此,故事的氣氛陡然緊張起來。故事就是按照這一線索緊針密線,精巧布置開去。這是小說的線索邏輯。
          管營安排林沖去照看草料場,當天的天氣“彤云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信步投東,那雪正下得緊”“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緊了”……陸謙等人密謀后為何六天里沒有任何動靜?密謀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讀者一無所知。而林沖趕赴草料場,偏偏遇上風雪天氣,這是文本的第三個“巧合”。風雪不期而至,林沖被調(diào)往草料場,密謀的內(nèi)容一步步展現(xiàn)。然而,林沖沽酒御寒,躲過草廳坍塌;古廟避寒,躲過草場大火。陸謙的陰謀步步緊逼,林沖的行為處處退守,最后退入山神廟。林沖被逼得無路可走無處可逃,剩下的只有絕境、死路。由此,小說“逼上梁山”“官逼民反”的主題就被充分體現(xiàn)出來。因而,風雪天氣林沖經(jīng)歷的種種巧合,甚至“風雪”本身,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故事發(fā)展的必然。所有的設計都指向火燒草料場,“風雪”是推動故事發(fā)展的基本前提。這是小說的事理邏輯。
          這些情節(jié)看似處處“巧合”,其實處處有設計。所有“巧合”的情節(jié)皆統(tǒng)攝于嚴謹?shù)臄⑹逻壿嫿Y構之下,讀來自然合理,顯示出作者高超的講故事技巧和精妙的敘事藝術。這些“巧合”更是將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與敘事技巧有機地融為一體,不見斧鑿痕跡,讀來令人嘆為觀止!
    (摘編自張萬利《<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情節(jié)“巧合”背后的敘事邏輯》)(1)下列對材料結構與相關內(nèi)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
     

    A.
    B.
    C.
    D.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審美風格,體現(xiàn)在小說、戲劇、說唱等古代敘述文學中,主要表現(xiàn)為敘事的傳奇性。
    B.《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史被講述得夭矯變幻,搖曳多姿,完全得益于“無巧不成書”這一敘事技巧的運用。
    C.《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看似以閑話開篇,實則為后文處處設伏,照應了材料一中“‘巧’才能書”的說法。
    D.“風雪”不期而至,使小說后面的種種巧合順理成章,天衣無縫,這既是對事理的把握,又是藝術的斟酌。
    (3)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評價,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在對中西小說的比較中總結了中國古典小說的長處與不足,但也只是相對而言,不排除一些特例。
    B.材料一認為《水滸傳》的敘事技巧對中國小說貢獻巨大,“奇”與“巧”的辯證運用,開創(chuàng)出一種民族審美風格。
    C.《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敘事邏輯結構既充滿敘事的藝術張力,又處處關合故事情節(jié),使情節(jié)與技巧渾然一體。
    D.材料二以“巧合”為分析點,先分后總,論證結構精巧嚴密;材料一則先提出觀點,然后分而論之,最后再行總結。
    (4)摘要又稱概要、內(nèi)容提要,是以提供文獻內(nèi)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nèi)容的短文。假如材料二擬在雜志上刊載,請你為其寫一則摘要。
    (5)《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除了滄州巧遇、茶酒店巧謀、風雪巧至等“巧合”,還有林沖上街尋仇的“不遇”,沽酒路上與仇敵的“不逢”,山神廟門口雙方的“不見”等各種“不巧”。這些“不巧”,其實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巧合”。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請結合材料進行分析。

    組卷:6引用:1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在阿吾斯奇
    董夏青青
          云靄封鎖了雪峰之間偶爾顯露的天際遠景。陰冷徹骨的北風越刮越大。靶場上掀起沙塵,落到正在一座墓地上揮動鐵鍬、鐵鏟的幾個人身上。殷營長弓起背使勁鏟開沙石,刨飛的塵土打在旁邊人的衣褲上嘭嘭作響。七八個人手腳不停地挖了一個多小時,才在坑深兩三米的地方碰到棺材。停頓幾秒,大伙放緩的動作又快起來,知道要搶在暴雨之前將遺骸裝箱。
          露出棺蓋時,站在幾米外的一家人走到近前。
          這家人是埋在靶場東頭這位烈士的家屬。來靶場之前教導員跟殷營長講,上世紀七十年代連隊騎乘巡邏,一個戰(zhàn)士在山口甬道的雪崩中犧牲了。當時連隊給戰(zhàn)士老家的民政局拍了封電報,一個月后民政局回信給連隊,表示家屬已知悉,并轉達將孩子葬在連隊繼續(xù)守護邊疆的意愿。上個月,這位烈士的弟弟輾轉聯(lián)系到團部,說想來接大哥的遺骸回家與父母合葬。
          拾撿骨殖裝箱時,大家發(fā)現(xiàn)烈士腳上黃膠鞋的布面已經(jīng)風化,橡膠鞋底還在。烈士的弟弟跪倒在地,放聲慟哭。
          闔棺前,殷營長爬出坑外。烈士的弟弟上前將他從地上挽起??此痉€(wěn)了,松開手倒退兩步,向他鞠了一躬。“您是這兒的營長?”烈士的弟弟問。
    “忘了介紹?!苯虒T說,“這是南疆軍區(qū)來指導工作的殷營長,他弟弟是咱們連隊的三班長。”
    “那這正好能跟兄弟見面了?!绷沂康牡艿苷f。
    “三班長……不在這里……”教導員的聲音有些哽咽。
          回到招待室,殷營長聽見沙發(fā)背后的窗戶被風撞得嗡嗡作響。四月末,南疆的白天已經(jīng)熱起來,北疆山上還潮濕陰冷,棉被蓋在身上又潮又重。
          這兩年不知承諾過多少回要來北疆的阿吾斯奇看望小弟,可想不到有一天終于來這兒了,竟然是幫小弟收拾放在連隊的被褥衣物和儲藏室的行李,然后帶走。
          去年阿吾斯奇的雪下得早、下得多。連隊自己燒鍋爐,攢的煤渣子多了沒地方放,入冬就找鄉(xiāng)里派拖拉機來運煤渣。拖拉機上山的時候沒油了,駕駛員給連隊打電話求助。小弟一聽就開著皮卡去給拖拉機送油,送完油頂著風雪往回跑時,對面駛來一輛拉糧食的大半掛車,司機沒剎住……
          殷營長端起熱水瓶沖了杯茶,起身拉上窗簾。這時屋門被推開,教導員走進來。
    “我跟指導員說了,下午你跟他們一塊去巡邏。到界碑看看,你弟去年剛帶人上去描的字,那里有太多他留下的足跡。”教導員說。
          他點點頭。
    “你弟帶的就是下午去巡邏的這個班,三班。”
    “他跟我說過,三班都是他兄弟。”
          坐在巡邏車的副駕駛上向外看,雨前灰暗、陰沉的天空,已經(jīng)被清澈明亮、瞬息萬變的光芒沖破,無垠無底的草野上閃耀著星星點點。
    “殷營長,這是您頭一回來北疆邊防嗎?”指導員在后座問。
    “對?!彼f。
    “南疆那邊的邊防什么樣?”指導員問。
    “挺高的,每年上山駐訓的平均海拔都在三千米以上?!彼f。
          后座一陣驚嘆。
          他一時沒話,腦海里卻晃動著小弟的身影。
          2009年,在少林寺學武6年的小弟給正在部隊里的他寄來一封信,信中說身邊很多師兄弟已開始尋求未來更好的出路。有師兄回家鄉(xiāng)辦武術培訓班,有的去給企業(yè)老總當保鏢。和自己關系最好的同學去拍了電影《新少林寺》,拜入香港洪家班門下,以后待在橫店當專業(yè)替身。小弟說,他有兩條路可選,一是大師兄推薦他去美國曼哈頓的華人街當私人武術教練;另一份工作,也是自己比較傾向的,是和同班一個德國同學回他在巴伐利亞的老家支教。信的末尾小弟問他,到底是選美元還是歐元。
          他在信里拉雜說了很多,說童年的趣事,說兒時的夢想,說了兩頁紙才切入正題。他說,希望小弟參軍,為家庭爭得榮譽,為祖國貢獻力量。小弟練過武功、見過世面,進部隊立功受獎的機會比他更多。信寄出后的第三個月,小弟入伍進疆。先在團里的步兵營待了幾年,后被調(diào)往阿吾斯奇。阿吾斯奇,意為開滿小黃花的地方,位于新疆塔城地區(qū)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的中哈邊境線上。這里冬季風大雪多,封山期達半年以上,邊防官兵巡邏要翻雪山、過冰河、穿密林,生活非常艱險……
          待車隊從濃蔭覆蓋的崖壁下穿行而過,他眼前連天漫地的帕米爾高原的黑夜,被天頂一輪皓月照亮。墨色山體,鋁灰的積雪。少頃,車隊再次駛入峰巖夾峙的狹長山道,他眼前仍舊留有剛才一幕的清輝。
          這晚在阿吾斯奇的圖書室,軍醫(yī)從書柜里拿出一幅字贈給殷營長。說知道他要上南疆來,特意練習了寫來送給他的。
    “三班長的東西都收拾好了?”軍醫(yī)問。
    “剛從儲藏室上來。”他說,“想著收拾一下,結果也沒什么可收拾的?!?br />“三班長有一回給我說殷營長要他多看書,他就來問我該看啥書。我就推薦了曾國藩的傳記和家書,還有大學士蘇東坡的傳記。曾國藩和他的兄弟連心,仗打得好。蘇東坡和他的弟弟蘇轍,兩個人同朝做官,官做得明白,文章也寫得好。”
          他接過字在桌上展開。寫的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軍醫(yī)拍了拍他的肩膀:“蘇軾七年沒見著蘇轍了,蘇軾想他的弟弟啊。”
    (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那這正好能跟兄弟見面了”,既抒發(fā)了烈士的弟弟對兄長已逝的無盡傷痛,又表達出他對殷營長真摯的祝福。
    B.教導員邀請殷營長同三班戰(zhàn)士一同去巡邏,是希望殷營長能親身體驗其小弟的軍營生活,明白小弟工作的艱辛不易。
    C.在職業(yè)選擇上,小弟放棄出國賺錢的大好機會而成為一名光榮的軍人,這個選擇里飽含著他對哥哥的崇敬和信賴。
    D.軍醫(yī)給三班長推薦曾國藩的傳記、家書以及蘇軾的傳記,既出于對曾、蘇二人的敬仰,也是希望他兄弟倆連心衛(wèi)國。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的景物描寫中,云靄、雪峰、北風、沙塵等展現(xiàn)了邊地的蒼涼悲壯,交代了烈士犧牲的背景。
    B.小弟習武6年,最后在哥哥的鼓動下進疆參軍,作者用回憶的方式寫下這些內(nèi)容,使情節(jié)更加緊湊集中。
    C.教導員、指導員、軍醫(yī)等人物的出現(xiàn),對情節(jié)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同時作為群體他們讓讀者對軍人有了更多的認識。
    D.阿吾斯奇,意為開滿小黃花的地方。而艱險惡劣環(huán)境下頑強生長出來的小黃花,則帶有明顯的象征意義。
    (3)軍醫(yī)贈給殷營長一幅字“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一細節(jié)有著豐富的意蘊,請結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
    (4)小說中的主人公均沒有出現(xiàn)具體的姓名,一個用“他”和“殷營長”來稱呼,一個用“小弟”和“三班長”來稱呼,請結合文章簡要分析作者這樣設計的意圖。

    組卷:5引用:1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一九四一年八月七日,日機開始對重慶進行日夜不停的“疲勞轟炸”,幾乎每日一百多架分炸四川各地,其目的在摧毀中國人的抗戰(zhàn)心防。至十三日,一周之間,日以繼夜,無六小時之間隔。重慶市內(nèi)飲水與燈光皆斷,人民斷炊,無家可眠,如在煉獄,但在這種凌虐下,抗戰(zhàn)意志卻更為堅強。
          有一日,日機轟炸沙坪壩,要摧毀文化中心精神堡壘,我家屋頂被震落一半,鄰家農(nóng)夫被炸死,他瘦弱的母親坐在田坎上無休無止地哭了二天三夜。我與洪嬋、洪娟(我爸爸好友洪蘭友伯伯的女兒)勇敢地回到未塌的飯廳,看到木制的盆中白飯尚溫,她們從厚厚的炮灰中摸出碗筷,竟然吃完了一碗才回學校。當天晚上,下起滂沱大雨,我們?nèi)野胱胩桑瑪D在尚有一半屋頂?shù)奈輧?nèi)。那陣子媽媽又在生病,必須躺在自己床上,全床鋪了一塊大油布遮雨,爸爸坐在床頭,一手撐著一把大油傘遮著他和媽媽的頭,就這樣等著天亮……
          那就是我最早的青春歲月的場景。死亡可以日夜由天而降,但幸存者的生命力卻愈磨愈強,即使只有十七八歲,也磨出強烈的不服輸精神,也要發(fā)出怒吼。
    (摘自齊邦媛《巨流河》)
    (1)選文第一段寫敵寇的轟炸時間用了“至十三日”,而不是用“到13日”,作者為何這樣寫?
    (2)文中畫橫線部分,強有力地回應了前文“其目的在摧毀中國人的抗戰(zhàn)心防”,請從句間關系的角度分析這一表達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3)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運用了哪種藝術手法?請結合原文分析其表達效果。

    組卷:3引用:1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2022年11月1日,結構生物學家顏寧在2022深圳全球創(chuàng)新人才論壇上以“歸去來兮”為題發(fā)表演講,告訴大家,她即將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辭職,回國創(chuàng)建深圳醫(yī)學科學院。據(jù)悉,顏寧2000年清華大學本科畢業(yè);2004年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2007年,學成歸國,成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最年輕教授;2017年,離開清華,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首位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
          在此次演講中,顏寧在概括描述完自己從清華到普林斯頓再到深圳的人生經(jīng)歷之后,總結到:第一階段是吸納:努力學習充實自己;第二階段是證明:努力工作獲得認可;第三階段是輸出:把自己的所學所感傳遞給更多人、幫助更多人、扶持更多人。
          這如同樹的生長,枝葉無限伸展的高度,是來自于向下扎根的深度。果實或綠蔭的存在證明了泥土下力量的巨大。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才使人與自然的生態(tài)呈現(xiàn)出活性,顏寧也說了,做出更多成果,培養(yǎng)下下代科學家,那種傳承的成就感,甚至已經(jīng)超越了她自己做出科研突破時的快樂。
          以上材料中提到的“吸納、證明、輸出”,不只適用于做學問、搞科研,也能在更廣泛的領域給人以啟示,引發(fā)深入思考。請你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或處事經(jīng)驗,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7引用:3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