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學高二(下)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近來接連出現(xiàn)的爆款文化創(chuàng)新節(jié)目,無不證明了藝術創(chuàng)作“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具有令觀眾驚艷的力量。屢屢對這些節(jié)目贊美、驚嘆的同時,我們也不禁思考,這類既叫好又叫座的文化創(chuàng)新類節(jié)目是如何煉成的?河南衛(wèi)視推出的《唐宮夜宴》《天地之中》《祈》等致力于激活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基因、依托現(xiàn)代技術、精心制作的節(jié)目對此做了很好的詮釋。
追溯歷史,破解傳統(tǒng)密碼。與眾多新興媒體及其文化產物不同,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新節(jié)目與生俱來裹挾著厚重的歷史感和歷經歲月沉淀的獨特“包漿”韻味,這使它在文化節(jié)目存在形式同質化、制作淺表化等問題的當下依然具有先天的吸引力。而如何從卷帙浩繁的歷史典籍中攫取“文化亮點”并提煉出新奇創(chuàng)意,是制作文化創(chuàng)新類節(jié)目面臨的首要問題。
河南衛(wèi)視在這方面可謂別出心裁,表現(xiàn)不俗。端午節(jié)目開場舞《祈》以洛神、飛天為原型,采用真人水中起舞的形式再現(xiàn)曹子建筆下“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苦流風之回雪”的曼妙,舞出文化的“回歸”;《麗人行》借老杜詩名,給每位演員畫上花鈿、斜紅、面靨齊全的唐朝妝容,以重現(xiàn)“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大唐盛世……顯然,在深入挖掘傳統(tǒng)題材的基礎上,選取最能觸發(fā)受眾民族自豪感、最能喚起受眾文化認同和民族自信的文化元素,是這類文化創(chuàng)新節(jié)目頻頻“出圈”的關鍵所在。
以文馭娛,依托現(xiàn)代技術。任何一種傳統(tǒng)藝術的重新演繹都離不開現(xiàn)代元素的融入。《離騷》曰:“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比绻f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挖掘賦予文化創(chuàng)新節(jié)目以“內美”,那么現(xiàn)代化科技手段則起到了“修能”之用。以《天地之中》的設計為例。演員們于一片星河隕石中起手舞太極,再加上3D效果下配合磅礴背景音樂出現(xiàn)的張衡渾天儀、從飛船內部向外看到的祖國大好河山等等,無一不給人帶來沉浸式的觀賞體驗。在短短的時間內,編導依托現(xiàn)代聲光電技術,綜合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航天的精神內核,提供了豐富、深刻、可視化的藝術樣態(tài),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交織中傳達了中國傳統(tǒng)美學。
值得注意的是,聲光電技術如若運用得當,自有錦上添花之效,但若一味迎合觀眾對于聲色的需求,則難免為博眼球而匠氣過重,甚至淪為純粹“炫技”的媚俗之作。在這一點上,近年來但凡出彩的文化創(chuàng)新節(jié)目,都能做到主次分明、“道術合一”,在領悟傳統(tǒng)文化內核的基礎上運用科技手段,實現(xiàn)對觀眾審美品位和價值觀念的正向引導。它們在真正意義上做到了以文“馭”娛,讓現(xiàn)代聲光電技術服務于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本質與內核,從而實現(xiàn)精神價值的輸出和供給。
沉潛鉆研,踐行工匠精神。《祈》的意外破圈,再次證明了尊重文藝、精心制作的重要性。同時,也從另一個角度提示了文化創(chuàng)新類節(jié)目在當下面臨的一些問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一片豐沃溫厚的土壤,從中擇取一點加以發(fā)揮,往往能長出一片生機盎然的綠意。然而,如若創(chuàng)作者缺乏“工匠精神”,只是套一頂文化創(chuàng)新的帽子生搬硬套,粗制濫造,不僅吸引不了觀眾,還易造成受眾對傳統(tǒng)文化的疏離甚至逆反心理。
《祈》的意義其實更在于,啟示藝術創(chuàng)作者認識到任何流量的吸引和宣傳的噱頭都無法長久地留住大眾的目光,唯有沉潛鉆研,用心經營,花大成本、大工夫打磨作品,才有可能創(chuàng)作出令觀眾滿意的好節(jié)目。例如,為了能在水下起舞,《紅》的演員張婭姝先花了整整三年學會了潛水。為保證鏡頭完整性,工作人員不僅需要在每次拉完紅綢后迅速游到光照不到的水池角落,而且因水下無法溝通,每拍一條,制作組都需上岸交流改進方案,就這樣共下水400余次。質量之魂,存于匠心。辛勤耕耘的文藝工作者們在各傳統(tǒng)領域筑匠魂、塑匠韻、持匠心,才使廣大觀眾發(fā)自內心為之折服,并從中接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當下,文化創(chuàng)新類節(jié)目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依舊任重道遠。一檔成功的節(jié)目并不是簡單地為傳統(tǒng)而傳統(tǒng),不是將古代文化和現(xiàn)代技術機械結合,也絕非純粹為迎合觀眾而產生的媚俗之作,而是需要團隊用心發(fā)掘,用情演繹,關注到每一處細節(jié),才能深入傳統(tǒng)精髓,用舊瓶釀出新酒,真正做到如清代沈宗騫在《芥舟學畫編》中所言之“自出精意,自辟性靈,以古人之規(guī)矩,開自己之生面”,并引領觀眾深切理解民族精神內核,在復興傳統(tǒng)文化之路上邁出更堅實的步伐。
(摘編自《文化創(chuàng)新節(jié)目的內美與修能》)(1)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唐宮夜宴》既叫好又叫座,是因為文化創(chuàng)新類節(jié)目具有令觀眾驚艷的力量。
B.《天地之中》的設計,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挖掘與現(xiàn)代化科技手段完美地交織融合。
C.《祈》啟示藝術創(chuàng)作者認識到,任何流量的吸引和宣傳的噱頭都無法留住大眾的目光。
D.《紅》的舞蹈演員水下起舞,作者使用此例是為了證明沈宗騫“開自己之生面”的觀點。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新節(jié)目所具有的厚重的歷史感和獨特的“包漿”韻味,使得它具有先天吸引力。
B.文化創(chuàng)新節(jié)目中的“內美”,指的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本質與內核,亦可理解為“道術合一”中的“道”。
C.以文馭娛,指文化創(chuàng)新節(jié)目運用科技手段,依托現(xiàn)代聲光電技術,來展現(xiàn)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D.踐行“工匠精神”是文化創(chuàng)新節(jié)目避免生搬硬套、粗制濫造,使觀眾折服的必要條件。
(3)下列選項,最能全面而準確概括原文主要觀點的一項是
A.沒有優(yōu)秀的文化基因,我們就不能賡續(xù)地域精神血脈,也就無法創(chuàng)造出令人贊美和驚嘆的文化創(chuàng)新類節(jié)目。
B.文化創(chuàng)新類節(jié)目需要領悟傳統(tǒng)文化內核,現(xiàn)代化科技手段則起到了服務助力的作用,二者相得益彰。
C.一檔成功的節(jié)目不是簡單地為傳統(tǒng)而傳統(tǒng),不是刻意炫耀現(xiàn)代技術的先進與精湛,也不是純粹為了迎合觀眾。
D.成功的文化創(chuàng)新類節(jié)目,需要破解傳統(tǒng)密碼,依托現(xiàn)代技術,沉潛鉆研,去引領觀眾深切理解民族精神內核。
(4)請簡要分析文章的論證特點。
(5)當下,一些文化創(chuàng)新類節(jié)目錯字連篇,漏洞百出,甚至歪曲歷史來博得觀眾眼球。請結合文章,談談你對這些現(xiàn)象的看法。組卷:64引用:9難度:0.2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套不住的手
趙樹理 白云崗公社大磨嶺大隊有個教練組,任務是教初參加農業(yè)生產的人學技術,兩個做活質量最高的老農民當教師,陳秉正兼任組長,王新春兼任副組長。組員是流動的,經常分配在各小隊。
組長陳秉正已經是七十六歲的老人了,按照慣例,這樣大歲數(shù)的人本來早就該不參加主要勞動,可是這老頭身體特別強健,在年輕時候一個人可以抵一個半人做活;如今雖說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還有點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規(guī)格,而且要教架勢。因為規(guī)則太多,徒弟們記著這樣忘了那樣,有時候腰太直了,有時候步子亂了,有時候下鋤沒有計劃……陳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著這一個,招呼著那一個,也常常隨時打斷他們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們練架勢練得累了,老組長陳秉正便讓他們休息一陣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邊溝岸上教徒弟們種田地的副組長王新春過來閑談一會。陳秉正一見王新春就伸出手來和他握手,王新春卻常是縮回手去躲開。王新春比陳秉正小十來歲,和陳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為被他握住就像被鉗子夾住那樣疼。
陳秉正的手確實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頭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頭都展不直,里外都是繭皮,圓圈的指頭肚兒都像半個蠶繭上安了個指甲,整個看來真像用樹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對周圍的青年人說:“沒有那兩只手,咱們現(xiàn)在種的這塊地恐怕還是荒坡里!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們現(xiàn)在的大隊長父子倆一攫頭一攫頭剜開、一條堰一條堰壘起來的?!?br /> 一次,有個年輕人練架勢練得不耐煩了,說:“怨不得我們學不會,誰讓我們沒有長那樣一雙手哩!”陳秉正一本正經地說:“是叫你們學成我這手,不是叫你們長成我這手!不是開山,我這手也長不成這樣;不過上輩人把山都開了,以后又要機械化了,你們的手也用不著再長成這樣了!”
陳老人雖然不希望別人的手長成那樣,可是他對他自己已經長成那樣的一雙手,仍然覺著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陳秉正老漢家里的收入也豐裕起來了。兒孫們?yōu)榱吮Wo老人那雙勞苦功高的手,給他買了一雙毛線手套,他接過來一看說:“這雙手可還沒有享過這個福!”向手上試著套了一套,巴掌不夠寬,指頭也太細、太長,勉強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撐成方的了,指頭的部分下半截都撐粗了一,點,上半截卻都還有個空尖兒。兒子陳滿紅說:“慢慢用著就合適了!”老人帶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說:“還好!”說罷,脫下來交給滿紅媳婦說:“暫且給我放過去吧!”兒媳婦也說:“爹!你就帶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說:“戴上它搬石頭不利落!”說著就放下走了。
以后別的活兒又陸續(xù)接上來——鍘干草、出羊圈、窖蘿卜、捶玉米……哪一種活兒也不好戴著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還有一雙手套。
一天,白云崗有個物資交流會。滿紅媳婦勸老人說:“現(xiàn)在這些雜活計又不用您教多少技術,您還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應了。老人換了一件新棉襖,用新腰帶束住腰。滿紅媳婦說:“這回可帶上您的手套吧!”說著把手套給他拿出來,他帶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崗,逛了半條街,剛走過公社門口,看見山貨部新運來一車桑杈①,售貨員忙著正往車下搬。這東西在這地方已經二年不見了,不論哪個隊原有的都不夠用。他以為機會不可錯過。轉眼工夫,就來了十來個人,每人拿著一柄看;見買杈的越來越多,他把手套卸下來往懷里一裝,胡亂搶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別人拿完了。他付了錢,把杈捆起來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崗村。一出了村,他伸手到懷里摸他的手套,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籃子和桑杈,解開腰帶抖摟了一下,也仍然不見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丟在山貨部里了。他想:“丟就丟了吧!拿上它也沒有多少戴它的時候!”可是走了不幾步,就又想到“孩子們好心好意給買上了,丟了連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對不起他們”,這才又扭回頭來重新返回白云崗物資交流大會上的山貨部來。幸而售貨員早已給他拾起來放在賬桌上,見他來找就還了他。
隔了好久,陳秉正老人又被評選為本年的勞動模范,要到縣里去出席勞模大會。他除換上新棉襖和新腰帶外,又把他的手套帶上。
會議一共開三天半,老人又是聽報告、又是準備發(fā)言,和大家一樣忙個不了,直到第四天上午聽罷了縣委的總結報告,才算了結了一宗事。下午吃過午飯,人們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帶,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間。他住的招待所因為剛剛裝修完,院子還來不及清理。院里有兩截剩余木料礙著路,他總覺著不太順當。他想:“把它轉過一邊不就好走了嗎?”他把手套卸下來放在階臺上,就來動手轉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發(fā)現(xiàn)手套又丟了?!八懔耍徽宜?!這手套對我也沒多大用處!”老人干脆放棄了。后來還是招待所的員工幫他找到,洗干凈還給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換過衣服之后便把手套還給兒媳婦說:“這副手套還給你們吧!我這雙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摘編自《人民文學》1960年,有刪改)文本二:
我也曾寫過一些篇小說,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讀到趙樹理同志的小說,我總得到一些啟發(fā),學到一些竅門兒。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滿心歡喜,情不自禁地想寫出點個人的體會。
作品文字極為樸素嚴整,他好像一點力氣也沒費,事實上可是字斟句酌,沒有輕易放過一個字去。這篇作品相當細致地描寫了不少農村勞動的經驗,這些經驗非久住農村而又熱愛耕作的人不會寫出。不過,假若不拿一雙手套貫串起來,恐怕就顯著瑣碎一些。這雙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聯(lián)綴起來,有起有落,頗為巧妙。事情本來不相干,而設法用一條線穿上,就顯出些藝術的手段。我看得出:樹理同志知道多少關于老農陳秉正的事,假若他高興,他可以寫一大本《老農陳秉正傳》??墒牵挥墒痔讓懙嚼先说氖帧?br /> 有了這雙手,我們也就看見陳老人的最可愛的性格與品質。這也就夠了,既不需要手套,也無須寫一本傳記。不過是一雙手啊,可是創(chuàng)造世界的不是別的,而的的確確是仗著這么一雙手。這篇作品不是小題大作,而是大題小作,篇幅不長,而意義很大。
(摘編自老舍《讀<套不住的手>》,有刪改)【注】①桑杈:農具名。用桑木做的杈,柔韌耐用。
(1)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通過對一個飽經滄桑的老農民手的真切描繪,刻畫出一位農業(yè)生產技術、思想覺悟都很高的農民形象。
B.小說的語言質樸又生動,口語化明顯,達到了通俗化和藝術化高度統(tǒng)一,如“真像用樹枝做成的小耙子”。
C.小說情節(jié)可分為兩個部分,先集中刻畫陳秉正的“手”,再集中講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對前者的延伸。
D.小說通過贊美陳秉正和像他這樣的人,歌頌了勞動者的美好品德,間接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歧視勞動的現(xiàn)象。
(2)下列與文本有關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套不住的手》注重從農村生活和勞作中選取題材,語言樸素嚴整,看似平常,實則精雕細琢,具有獨特的藝術韻味。
B.老舍認為,《套不住的手》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對“手”進行特寫,比寫一本《老農陳秉正傳》的藝術效果要好。
C.《套不住的手》通過運用一定的“藝術的手段”,避免了故事敘述的瑣碎、零散,有助于集中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與品質。
D.標題“套不住的手”既指陳秉正老人的手不能被毛線手套套住,也指他不被一切困難套住,這樣的表達言簡而義豐。
(3)趙樹理是如何刻畫陳秉正這一人物形象的,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4)老舍讀趙樹理的小說,總能“學到一些竅門兒”。請結合文本一,分析作者在謀篇布局上的“竅門兒”。組卷:9引用:8難度:0.1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絲綢一直伴隨著中華文明,還沿著絲綢之路走向了全世界。在物質層面,① ;精神層面,它是一種文化符號。絲綢這么重要,它的起源在哪?是否起源于中國?中國人對世界的原創(chuàng)性貢獻能不能得到確鑿的證明?要想回答這些問題,就要靠考古學實證。
( ?。?012年起,中國絲綢博物館就與浙江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完成了系列基于免疫學原理的絲織品微痕檢測課題研究。該項課題② 。這種方法,適用于降解非常嚴重的樣品,比如已經泥化、碳化、灰化、礦化了的脫離了紡織品物質實體的絲綢。免疫分析法的優(yōu)點是非常精準,即使絲綢化成泥③ 采用中國絲綢博物館首創(chuàng)的免疫分析法,考古人員在仰韶村遺址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墓葬和三星堆的祭祀坑中,證明了絲綢制品的存在。
(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如果絲綢制品在漫長的時光中已經降解,化成灰,碾成泥,考古學家還能看出它是什么嗎?
B.如果絲綢制品在漫長的時光中已經降解,化成灰,碾成泥,考古學家還能判斷出它是什么嗎?
C.在漫長的時光中,如果絲綢制品已經降解,化成灰,碾成泥,考古學家還能判斷出它是什么嗎?
D.在漫長的時光中,絲綢制品如果已經降解,化成灰,碾成泥,考古學家還能看出它是什么嗎?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3個字。組卷:99引用:5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近年來,從“拯救男孩”到“擔憂小鮮肉”,相關討論不斷出現(xiàn)。細思之,與其說這是一種對男孩兒“不夠陽剛”的性別憂思,不如說其代表了一種更為廣泛和深層的社會性反思,包括對過度娛樂化的生活狀態(tài)的焦慮,對重應試輕素質的教育模式的批評、對“媽寶”“啃老”等現(xiàn)象所反映出的青少年獨立生存能力缺失的擔憂,……正因如此,在這個急速發(fā)展、千變萬化的時代,人們呼喚志存高遠、壯氣如云、堅毅拼搏、銳意進取的美好品質,而這些品質常被視為是一種“陽剛之氣”。
請結合材料,從以下任務中任選一個寫作。
任務一:選擇男生或女生的身份,以“陽剛之氣與當下青年”為主題,給全校同學寫一份倡議書,表達你的思考與建議。
任務二:給你喜歡的一位學科老師寫一封信,談談你對“學科培養(yǎng)陽剛之氣”的感受與思考。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切合身份,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7引用: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