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6-2017學年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友誼縣紅興隆管理局第一高級中學高三(上)開學歷史試卷(文科)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6分)

  • 1.姓名是人的符號,中國人的姓總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樣,位于名字之后。中國人重視姓氏的現象體現了(  )

    組卷:35引用:18難度:0.9
  • 2.“凡未加蓋‘中書門下之印’,未經政事堂議決副署,而由皇帝直接發(fā)出的命令,在當時是被認為違制的,不能為下屬機關所承認。”這則材料說明唐朝三省制( ?。?/h2>

    組卷:19引用:6難度:0.9
  • 3.《劍橋中國史》中寫道:“在唐代,科舉考試不過產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數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團的10%.總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門望族,都來自書香門第。在唐朝滅亡以前,這種情況沒有改變?!辈牧戏从沉耍ā 。?/h2>

    組卷:30引用:15難度:0.9
  • 4.公元前127年,漢武帝頒布“推恩令”,規(guī)定諸侯王死后,嫡長子可繼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給其他子弟。對這項措施認識正確的是( ?。?/h2>

    組卷:32引用:24難度:0.9
  • 5.“據統(tǒng)計,當時希臘共有300多個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彈丸之地,人口不超過幾千,面積不過幾十平方千米或更小?!边@段材料能夠說明希臘城邦的特點是( ?。?/h2>

    組卷:47引用:55難度:0.7
  • 6.伯里克利時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當時的雅典公民廣泛參與城邦事務。但也出現了一些過激行為,如數千群眾聚在一起制定法律審查執(zhí)政官的行為,宣召伯里克利解釋其行為,不僅處死了蘇格拉底,更處死了在阿吉紐西海戰(zhàn)中打了大勝仗的六個將軍。這反映了(  )

    組卷:35引用:18難度:0.5
  • 7.公元前445年,羅馬廢除貴族與平民不能通婚的舊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與貴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權利……羅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h2>

    組卷:16引用:47難度:0.7
  • 8.在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過程中,1701年頒布的嗣位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該法規(guī)定,國王所作的任何決定必須由同意該決定的大臣簽署方能生效。這一規(guī)定的目的在于(  )

    組卷:41引用:30難度:0.5
  • 9.美國1787 年憲法規(guī)定“聯邦政府擁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大權,如征稅、募兵、發(fā)行錢幣、宣布對外和戰(zhàn)以及使用武力恢復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違背憲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權”。這段文字反映出(  )

    組卷:47引用:4難度:0.9
  • 10.《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總統(tǒng)有權召開兩院的特別會議。在會議的閉會期間,如果每院有絕對多數要求開會,總統(tǒng)也必須召集兩院。”這說明(  )

    組卷:14引用:78難度:0.7

三、請考生在31和32題中任選一題做答,如果多做,則按所作的第一題計分。(14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31.婚姻習俗的變化是社會進步的重要表現之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的文化習俗是從婚俗改革開始的,……拓跋貴族與漢族高門建立了廣泛的婚親關系?!投旮孽r卑復姓,在把宗族十姓改為漢姓的同時,還特別規(guī)定了十姓百世不通婚。
    材料二 宗教改革前,婚姻審判權掌握在天主教會手里?!瓪W洲盛行僧侶教士的獨身制度,推行禁欲主義成為羅馬教會公開標榜的政府目標,提倡不婚單身,并且規(guī)定不允許離婚。當時,有40%的婦女過單身生活?!R丁?路德發(fā)起了修女還俗、教士結婚運動,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規(guī),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權的教會法庭審核批準結婚。
    (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北魏孝文帝和馬丁?路德在婚俗方面的各自改革措施。
    (2)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婚俗改革作用的認識。

    組卷:20引用:17難度:0.3

四、(14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 32.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材料一 中國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個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選取功勛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廟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對該大臣的最高評價。北宋神宗時,王安石“變風俗,立法度”,主導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紹圣初年,詔“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廟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紹圣以來,學術政事敗壞殘酷,致禍社稷,其源實出于安石”。于是,“罷安石配饗神宗廟庭”。
    --摘編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
    材料二《宋史》記熙豐(宋神宗年號熙寧、元豐)事實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襲之,皆反對黨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荊公(王安石)處,皆一一詳辯之……荊公不僅為中國大政治家,亦為中國大文學家。
    --摘自梁啟超《王荊公》(1908年)(1)根據材料一,分別指出兩宋對王安石的評價及其主要理由。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梁啟超重新評價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

    組卷:88引用:6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