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學年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市黃橋中學八年級(上)物理C類作業(yè)(1)
發(fā)布:2024/10/28 12:0:2
一、選擇題
-
1.發(fā)生地震災難時,被困在建筑屋廢墟中的遇險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種好方法是敲擊就近的鐵制管道,這種做法主要是利用鐵管能夠( ?。?/h2>
A.傳聲 B.傳熱 C.導電 D.通風 組卷:90引用:27難度:0.9 -
2.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由空氣柱的振動而發(fā)聲的是( ?。?/h2>
A.講話發(fā)聲 B.敲鐘發(fā)聲 C.蟬發(fā)聲 D.吹豎笛發(fā)聲 組卷:133引用:12難度:0.9 -
3.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A.在真空中聽不到聲音是因為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 B.人說話是靠舌頭振動發(fā)聲的 C.只要物體在振動,人耳就能聽到聲音 D.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組卷:273引用:13難度:0.9 -
4.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事例是( ?。?/h2>
A.我們聽到雨滴打在雨傘上的“嗒嗒”聲 B.我們聽到樹枝上小鳥的“唧唧”聲 C.將要上鉤的魚被岸邊的說話聲嚇跑 D.人在小溪邊聽到“嘩嘩”的流水聲 組卷:1410引用:215難度:0.9 -
5.下列的實驗和實例中,能說明聲音的產生或傳播條件的一組是( ?。?br />①把發(fā)聲的音叉放進水盆里看到濺出水花;
②二胡發(fā)聲時用手按住琴弦,琴聲就消失了;
③拿一張硬紙片,讓它在木梳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較兩次的不同;
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員,對著對方“大聲說話”,對方也不能聽到聲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組卷:847引用:61難度:0.9 -
6.以下幾個實驗現(xiàn)象,能說明聲音產生原因的是( ?。?/h2>
A.放在玻璃鐘罩內的電鈴正在發(fā)聲,若從玻璃鐘罩內抽氣,鈴聲明顯減弱 B.把正在發(fā)聲的收音機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聽到收音機發(fā)出的聲音 C.拉小提琴時,琴弦的松緊程度不同,發(fā)出的聲音不相同 D.撥動吉他的琴弦時,琴弦看上去好像變粗了 組卷:181引用:29難度:0.9 -
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A.只要有物體振動,我們就一定能夠聽到它發(fā)出的聲音 B.月球上的宇航員可直接用語言交談 C.不論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都能夠傳播聲音 D.以上說法都不對 組卷:27引用:17難度:0.9 -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調高 B.“細聲細語”指的是音調 C.“尖聲細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調 D.“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響度 組卷:240引用:29難度:0.9 -
9.聽音樂時,要判斷是什么樂器在演奏,依據(jù)的是( ?。?/h2>
A.聲音的響度 B.聲音的音色 C.聲音的音調 D.聲音的節(jié)奏 組卷:54引用:52難度:0.9 -
10.小明在家往保溫瓶里灌開水過程中,聽聲音就能判斷壺里水位的高低,他是根據(jù)什么來判斷水是否滿的?( )
A.隨著水位升高,音調逐漸升高 B.隨著水位升高,音調逐漸降低 C.水位升高音調不變,響度越來越大 D.水位升高音調不變,響度越來越小 組卷:298引用:42難度:0.9
三、實驗與探究題
-
31.觀察下表,試寫出兩個與聲音傳播速度有關的結論。
結論:例: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是不同的。在空氣中 在氣、固、液體中(0℃) 在15℃空氣中 溫度/℃ 聲速/m?s-1 介質 聲速/m?s-1 頻率/Hz 聲速/m?s-1 0 330 氧氣 316 2000 340 15 340 水 1450 1000 340 30 349 冰 3160 500 340 100 386 鐵 4900-5000 256 340
(1)
(2)組卷:271引用:39難度:0.5 -
32.某同學用5只粗細相同而高矮不同的瓶子做如下實驗:如圖甲所示,用嘴分別對著5只瓶口吹氣,發(fā)現(xiàn)瓶子越高,發(fā)出的音調越低。由此現(xiàn)象,你認為:
(1)嘴對5只瓶口吹氣,5只小瓶均發(fā)出聲音的原因是什么?
(2)5只小瓶產生不同音調的原因是什么?
(3)應用上述實驗結論,說明吹笛子時,用手指堵住笛孔(如圖乙所示)能產生不同音調聲音的道理。組卷:130引用:17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