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新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2章 我們周圍的空氣》2018年單元測試卷(45)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總計40分.請將唯一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寫在表格內(nèi))

  • 1.2018年中國環(huán)境日的主題是“魅力中國,我是行動者”,每一位同學都應具有環(huán)保意識,成為建設(shè)“美麗中國”的行動者,下列做法與之相違背的是( ?。?/h2>

    組卷:232引用:17難度:0.9
  • 2.小紅在峨眉山旅游到達金頂時,感覺身體不適,可能發(fā)生了“高原反應”,主要是因為高海拔地區(qū)的空氣稀薄,不能給人體提供足量的( ?。?/h2>

    組卷:1159引用:32難度:0.9
  • 3.人的生存離不開空氣,如圖為空氣成分示意圖,其中R指的是( ?。?/h2>

    組卷:163引用:35難度:0.9
  • 4.鎂粉在焰火、閃光粉、鞭炮中是不可少的原料。工業(yè)上制造鎂粉是將鎂蒸氣在某種氣體中冷卻,有下列氣體:①空氣、②二氧化碳、③氬氣、④氮氣,其中可作為冷卻氣體的是(  )

    組卷:1237引用:8難度:0.9
  • 5.秋冬季節(jié),我國北方霧霾天氣頻發(fā),PM2.5顆粒物是形成霧霾的罪魁禍首.霧霾天氣導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為霧霾可使空氣中增加大量的(  )

    組卷:618引用:16難度:0.9
  • 6.2018年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的主題是“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h2>

    組卷:533引用:12難度:0.9
  • 7.如圖裝置常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對該實驗的認識正確的是(  )

    組卷:206引用:4難度:0.9
  • 8.存放一瓶氧氣,正確的方法是( ?。?/h2>

    組卷:1335引用:33難度:0.9
  • 9.小明同學在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用一根紗窗上的細鐵絲在自己收集的氧氣中進行實驗,結(jié)果沒有觀察到火星四射的現(xiàn)象。造成實驗失敗的原因不可能是( ?。?/h2>

    組卷:308引用:5難度:0.9

三、實驗探究題(共16分)

  • 28.小柯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濃度是否有差異,做了如下實驗:加熱高錳酸鉀固體,分別用兩種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氣,并使用傳感器測定收集到的氧氣濃度,數(shù)據(jù)見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氣法  排水法
     氧氣濃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氣平均濃度%  79.7  89.7
    (1)小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以能使放置在集氣瓶瓶口的帶火星木條復燃為氧氣集滿的標準;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以觀察到
     
    為氧氣集滿的標準。
    (2)以上兩種方法中,
     
    法收集到的氧氣更純凈。
    (3)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到的氧氣濃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
     
    。
    A.氧氣的密度略大于空氣的密度
    B.加熱高錳酸鉀固體產(chǎn)生氧氣的濃度只有80%左右
    C.當觀察到帶火星木條復燃時,集氣瓶內(nèi)還有空氣
    D.當氧氣進入集氣瓶時,瓶內(nèi)空氣與進入的氧氣相互擴散

    組卷:1724引用:19難度:0.5
  • 29.小明同學欲通過實驗證明“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受熱分解的催化劑”這一命題.他設(shè)計并完成了如表所示的探究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jié)論或總結(jié)
    各步驟結(jié)論總結(jié)
    實驗一將氯酸鉀加熱至融化,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氯酸鉀受熱分解產(chǎn)生氧
    氣,但是
     
    二氧化錳
    是氯酸鉀
    受熱分解
    的催化劑.
    實驗二加熱二氧化錳,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木條不復燃二氧化錳受熱不產(chǎn)生氧氣.
    實驗三
     

    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木條迅速
    復燃
    二氧化錳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1)請你幫小明同學填寫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實驗中,實驗一和實驗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學認為僅由上述實驗還不能完全得出表內(nèi)“總結(jié)”,她補充設(shè)計了兩個方面的探究實
    驗,最終完成了對“命題”的實驗證明.
    第一方面的實驗操作中包含了兩次稱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實驗目的是
     

    組卷:305引用:3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